在湖北省國營五三農場何集潘臺的田間地頭,數十名工人與種植戶穿梭田間,一袋袋胡蘿卜裝滿了貨車,五三豐盛家庭農場的胡蘿卜又一次喜獲豐收。該家庭農場種植各類蔬菜2600畝,畝均純利潤3000元以上,帶動200余農戶增收2.5萬元以上。這是五三農場堅持走農業現代化道路,不斷在農業上下真功夫、下足功夫,爭做農墾糧食和農產品穩產保供“排頭兵”的真實寫照。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近年來,五三農場始終圍繞率先實現農業化、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的目標,以農墾精神為指引,緊抓農業生產毫不放松。2023年上半年生產小麥1.37萬噸、油菜0.33萬噸、蔬菜1.9萬噸,出欄生豬5.83萬頭、家禽6.64萬只,生產漁類1790噸。
擴規模建設施
現代農業生產基礎日益堅固
“以前每年夏天的時候,我們是既怕沒雨、也怕多雨,現在不怕了。去年大旱以為要絕收了,幸好田間水利基礎設施完備,政府協調水庫調水及時,我們老百姓仍然有了較好的收成。”一位老農民滿懷感激地說了實情。近年來,五三農場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鼓勵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集中,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建成南瓜、馬鈴薯、水生蔬菜等42處規模化特色種養殖配套基地7.4萬畝,土地流轉率達60%以上。在適度規模化經營的基礎上,五三農場加快高標準農田、河道綜合整治、水庫除險加固、水毀工程修復、排灌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凈增耕地345.1公頃。在省市重點項目資金扶持下,投資近3億元的高虎河泵站、漢北河流域綜合治理二期、司馬河綜合治理(二期)、小型水庫病險加固等小農水利工程全面建成。2022年湖北大旱,五三農場頂住壓力完成糧食產量任務。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五三農場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引技術強裝備
現代農業科技水平逐步提高
荊門綠普旺高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杜建峰,對農業產業化寄予了滿滿的信心:“我們公司以現代農業發展為導向,建成加工生產車間4棟,2噸單凍機生產線1條、VF低溫脫水生產線8條、自動化包裝生產線3條、5000噸低溫冷庫、1000噸地窖等。全年可加工速凍蓮藕、紅薯、蘿卜等9600噸、VF低溫脫水果蔬600噸,年創產值已達7000萬元。”綠普旺公司在五三農場梭墩隊有2780畝農業種養基地,與武漢市農業科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武漢輕工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了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和華中水生蔬菜良種繁育中心,這是“農場+企業+院校+合作社+農戶”模式的真實實踐。近年來,五三農場堅持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持續開展農業技術的試驗、推廣、應用和培訓,建設了多個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和成果轉化平臺。為確保水稻高產高效,五三農場加快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培育、引進,實施稻漁綜合種養,推廣高產穩產、附加值高、適宜機械作業及水肥高效利用的新品種,創建優質稻基地與標準化萬畝示范片2個,主要農作物優質品種種植比例達96%以上。
伴隨著一陣低沉的轟鳴聲,一架架無人機帶著種子和農藥緩緩升空,這是在五三農場經常見到的一幕。“采用無人機直接播種,不受地形限制,作業補給容易。結合無人機超強的下壓風場和離心機原理,種子播撒更加均勻,既能有效節約人力和物力,還避免了因陰雨天氣導致土地濕軟、機械無法作業的情況,400畝高油酸油菜的播種只需要兩天時間。”何集辦事處薛正華家庭農場負責人介紹。2012年以來,五三農場積極推動農業不斷邁向高效、高質的農業現代化。當前五三農場擁有各類農業機械3155臺套,實現18萬畝糧油全程機械化生產,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7%。
穩市場優服務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持續完善
“我們合作社提供全托社會化服務,機耕、機播、機收、植保等服務價格畝均費用比市場價低70元,化肥、種子、農藥服務價格畝均費用比市場價低60元,小農戶土地服務和農資全托畝均節本增收200元以上。”五三農場順豐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盧沖說。除了在生產基礎和科技水平上下功夫,遵循市場發展形勢、不斷優化服務也是五三農場持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五三農場堅持把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工作作為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加分項”來抓,充分利用小農戶閑置家用機械,組建成立“六有”(約定有合同、服務有標準、過程有記錄、人員有培訓、質量有保證、產品有監管)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50余家,服務對象滿意度95%以上,實現了承接主體的零散性兼業化經營向專業化職業化經營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有效降低小農戶生產成本,加強了主體與主體間、市場與主體間的有效聯結,促進互惠互利與增收增效。
“本來還以為損失大了,沒想到保險公司賠了。”由于低溫、連旱天氣影響,五三農場2000多畝甘藍受災,農戶利益嚴重受損,農業保險企業立即趕赴受災現場進行查勘,核定理賠給農戶78萬元(約等于1770畝甘藍收益),大幅降低了農戶損失。“今年五三農場在我司承保了0.58萬畝小龍蝦、2.7萬畝水稻、500余頭能繁母豬、7.7萬頭育肥豬及2.4畝露天蔬菜,上半年為農戶理賠達226萬元,切切實實發揮著為農業保駕護航的作用。”國元農險某負責人韓星介紹。近幾年,五三農場為農戶量身制定水稻、小麥、油菜、露地蔬菜、果樹等多種保險,在農業災害風險區劃、監測預警、防災減損和災情評估等方面不斷為農戶提供優質服務。經過多年探索與發展,五三農場成功建立市場化農業風險保障體系,保險范圍實現農場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全覆蓋,對穩定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五三農場緊緊圍繞“國之大者”扛穩政治責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常規水稻小麥油菜為核心、果蔬種植和梅花鹿特色養殖為兩翼,全力以赴提升糧食與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展現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農墾精神,為實現“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的偉大目標作出貢獻。
(作者:羅競,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工委辦公室;陳杰,屈家嶺管理區農業水利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