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支部領辦合作社”開啟村強民富“致富鎖”
時間:2023-12-18 09:20:01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中國農村雜志社采訪組 字號:【

  茌平,地處魯西平原,是山東省聊城市唯一一個全國百強縣。

  這里物產豐富,不僅有全國最大的木單板生產基地,還有獨具特色的圓鈴大棗、十孔藕,耿店棚菜、菜屯松茸等特色農產品遠銷國內外。

  如何將產業的優勢轉化為集體經濟發展的動能,茌平區從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耿店村找到了“金鑰匙”,在全域推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當一個個村集體的“致富鎖”被逐漸打開,一幅村強民富的新圖景展現在世人面前,紅色領航把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富裕底色擦得越來越亮。

  找到金鑰匙,開啟更多村

  耿店村,被譽為“魯西小壽光”,“棚二代”是它的榮譽和特色。2023年又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第一批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村級典型案例,是山東省唯一入選的村莊。

  回看耿店村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黨建引領”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村民都在考慮要不要種蔬菜大棚時,黨支部帶領黨員建起了“黨員示范棚”;當大棚越搞越多,蔬菜產量多到賣菜難時,黨支部決定建設蔬菜批發市場;當一家一戶分散式的經營模式難以適應市場需求時,黨支部決定領辦合作社,采用“五統一”模式,提高蔬菜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水平。近兩年合作社又建起了蔬菜加工廠、科技示范園,蔬菜產業越做越大,村集體經濟也越來越強,農民收入更水漲船高。目前,耿店村集體累計資產達3000多萬元,合作社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60余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從不足3000元增加到4.6萬元,真正做到了集體農民雙增收。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在茌平區委副書記許德偉看來,耿店村的經驗充分印證這個道理,茌平區也將“打響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品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在全域推廣耿店模式。

  模式可以推廣,但產業不能照搬,怎樣讓更多的村莊找到合適的產業?茌平區鼓勵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先行先試建“試錯田”,并從組織、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抽調30多名骨干組建6個提升助力專班,整合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政策,幫助合作社找到正確的產業振興之路。

  干部先干一步,群眾才能少走彎路。茌平區還把“推動鄉村振興,做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農村黨支部評星定級的加分項,根據合作社業績,分別對領辦的黨支部和村干部進行正向激勵,激發他們“闖”的精神。同時,又建立容錯糾錯和澄清保護機制,讓他們放手去闖。

  “一枝獨秀”帶動“百花齊放”。如今,在茌平,敢“闖”敢“試”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越來越多。全區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達到了326家,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基石更加牢固。

  迭代新版本,“形合”轉“心合”

  實現產業興旺,“單打獨斗”不如“抱團發展”。作為全國最大的木單板生產基地和黃河以北最大的木材交易、加工基地,菜屯鎮深知這其中的道理。從2020年起,就借鑒耿店村模式全鎮推行農村黨支部領辦木材加工合作社,將分散經營的木材加工戶進行統一管理。

  然而單個村成立合作社后,還存在合作社體量小、沒有議價權、村支書專業化低等問題。2022年,菜屯鎮順應聊城市行政村規模調整,抓住由原來規模較小的網絡行政村調整組建規模較大的新的行政村之機遇,整建制調整形成4個新村黨委領辦聯合社,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迭代升級。

  “聯合社統一聘用專業的鄉村‘職業經理人’跑市場、找銷路,大大降低了以往網格村黨支部書記專業欠缺帶來的經營風險,使資源配置更優、規模更大、管理更專業。”菜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許磊向記者解釋這其中的變化。據介紹,聯合社理事長由新村黨委書記擔任,新村黨委成員、網格村黨支部書記和木材加工戶主共同擔任理事會成員,將以往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升級到2.0版。

  新村黨委走向舞臺中央,效果如何?數據可以“說話”。2022年,4個新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且全部超過50萬元。今年前三季度,4個新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分別為:菜屯新村39.92萬元、鳳凰新村60.28萬元、雙河新村55.31萬元、林海新村37.91萬元。許磊說,今年也有望全部超過50萬元。

  鳳凰新村黨委書記黃淑華感觸最深:“這次成立新村聯合社后,我們幫助網格村的加工戶銷售木材,從銷售額中提取費用,大大填補了村集體經濟空白。”相比于以往個人中介提取5%的比例,新村黨委領辦聯合社突出為民服務宗旨,只從100萬元中提取4000元。但從前三季度的銷售額中,記者感受到新村黨委干部干勁十足。鳳凰新村會議室的一份表單顯示,銷售額從1月份的300萬元一步步躍升到9月份的上千萬元,7月份甚至達到了2300多萬元。銷售額越高,利潤就會越大,最終會統一納入到新村集體收入,并按一定比例向網格村分配。黃淑華說,她感受到8個網格村逐漸由“形合”向“心合”轉變,治村有了更多底氣!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合作社發展,菜屯鎮還成立合作社運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供開具發票、代理記賬、銷售運營、稅務管理、開拓市場、法律咨詢等服務,全面優化發展環境,解除木材加工戶后顧之憂。

  像菜屯鎮這樣由新村黨委領辦聯合社的模式,茌平區也在全域復制。“我們將千方百計做大新村增量作為新村融合的最大動力,目前全區62個行政新村,已成立新村黨委領辦合作社54個。鎮一級的合作社運營管理服務中心也在逐步建立中。”茌平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澤漢介紹,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持續激活新村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引領更規范,走向共富裕

  激活新村黨委領辦合作社“紅色引擎”作用,茌平區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在行業標準上,起草制定《行政新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設立規范》地方性標準;在人才培育上,建成耿店新村、鮑莊新村、平東新村等“示范村”現場教學基地,邀請高校教授專題開辦鄉村振興培訓班,將62名新村黨委書記、57名“第一書記”培養成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行家里手;在資金支持上,積極爭取市級壯大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用于新村產業項目;在示范試點上,聯合青島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合作社學院),探索“村校合作”,篩選14家新村黨委領辦合作社作為樣板社試點,全域推進新村黨委領辦合作社提質增效。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少新村黨委領辦合作社不僅找到了富民產業,而且還帶動了農民增收,累計為村集體增收4000余萬元。菜屯鎮引導林海新村、菜屯新村等4個新村黨委領辦了4家農業種植合作社,帶領30個村發展林下赤松茸規模化種植。僅半年時間,從無到有,發展了360畝赤松茸。“9月份種上,11月中旬出菇,上市后最高一斤能賣到18元/斤,畝均效益能達到5000元以上。”菜屯鎮現代農業(赤松茸)產業服務中心主任田維旺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產品主要銷往上海、天津、廣州等大城市,根本不愁賣,不少網格村也積極參股農業種植合作社,每年可獲得10%的收益分紅。

  在林中“掘金”,也讓老百姓沾了光。每到采摘季節,周邊的村民就開始在林地忙碌起來。菜屯鎮鳳凰新村村民于桂喜說:“我今年63歲了,在這干一天,能掙七八十元。”據統計,赤松茸林下經濟每年能讓菜屯鎮300余名“脫貧戶”“銀發族”實現家門口務工,主要從事采摘、裝箱等工作,老百姓也吃上了“生態飯”。

  無獨有偶,今年肖莊鎮棗鄉新村黨委領辦的“棗鄉家園農業專業合作社”也召開了股東分紅大會。合作社共募集資金42萬元,其中集體入股18萬元,個人入股24萬元,生產的速凍什錦蔬菜、速凍大豐收等產品主要銷往歐洲等地。社員謝遵國說:“以前怎么也想不到,足不出戶能掙到錢。”以“黨建引領定項目、群眾參與籌資金”的模式,肖莊鎮走出了一條富民富村的產業興旺之路。

  當“小耿店”變成了“大耿店”,耿店新村幫助周邊26個經濟薄弱村建起183個“共富大棚”,為每個村集體增收8萬元以上。新村又注冊成立誠贏農業發展集團,計劃推動全新村土地整合,做好耕、種、管、收、儲、加、銷全程托管,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

  (采訪組成員:苑體強、徐明、陳敬謙、付姓)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