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華農農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農公司”)是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投資創辦的科技型企業,成立于1993年,經歷了整合與改革,逐步聚焦到設施農業工程和裝備技術領域。作為設施農業裝備和現代溫室產業化技術的領軍企業,華農長期以自主研發為使命,堅持以創新驅動為發展根本,以引領我國溫室大棚工程裝備技術創新為己任,以服務產業為根本任務,為我國溫室裝備自主供給和國產替代發揮了積極作用。
引進研發并舉
實現環境調控設備國產化
設施農業是環境可控的農業,環境調控設備是溫室大棚的核心。自1995年起,華農公司的前身碧斯凱公司,在原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設施農業研究所的支撐和帶領下,廣泛與荷蘭、日本、韓國、美國等園藝發達國家合作,引進技術和產品,幫助國內企業開展溫室建設工作。我國溫室工程企業和種植企業由此開始接觸并逐步熟悉了齒輪齒條拉幕系統、鋼纜拉幕系統、連續開窗系統、交錯開窗系統、鋁合金密封材料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設備和材料,也逐步掌握了連棟溫室的環境調控應用技術,并部分擴展應用到日光溫室。
雖然有了應用,但當時全部關鍵設備均高度依賴進口。為此,自2003年起,公司在借鑒基礎上開始自主研發。到2006年,先后形成了拉幕系統、開窗系統、卷膜機構等成套設備,開發了減速電機、齒輪齒條、玻璃和陽光板鋁合金型材等關鍵材料與設備,擺脫了對國外的依賴。在技術推廣和帶動下,全國設施農業裝備企業如雨后春筍,迅速成長發展,到2010年基本實現了國產化替代。直到今天,溫室大棚領域常用的產品規格和名詞,如A型齒輪和B型齒輪、連續開窗和交錯開窗以及蝶形開窗,都源自華農公司的早期產品名稱。
勇攀技術高峰
開創智能裝備技術自主化
隨著智能化和數字化技術的成熟及其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擴展,溫室智能化生產裝備技術成為現代設施種植業的制高點,尤其是針對大型溫室的工廠化生產,在軟件統籌調度下的智能物流輸送系統成為提升效率的關鍵裝備。在這一領域,發達國家起步早,在本世紀初就開始應用,有著成熟穩定的成套裝備,而此時,我國在這一領域仍是空白,部分高效設施農業項目必須依賴進口。直到2012年,華農公司歷經四年的艱苦研發,推出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智能物流栽培系統,成為我國當時唯一可以替代進口的、自主研發的同類成套設備。在軟件硬件并舉,全面自主研發的基礎上,根據我國設施種植模式和需求,華農公司持續開發,形成了完全自主的調度管理軟件系統,全面打破了國外在該技術領域的壟斷,避免了我國設施種植企業生產數據的外流。
華農的研發,吸引了國內多家工業自控領域的企業,我國高效大型溫室智能物流裝備迅速實現了完全自主。以植物為管理和作業對象的智能物流裝備對大型溫室的生產效率影響極大,打通了工廠化生產的輸送血管,使流程化生產組織模式在設施種植業生產中得以充分運用,使工業生產理念植入設施種植之中,華農又一次引領了行業技術進步。
深研產業模式
創立移動植物全程自動化
華農公司長期對設施種植本身進行深入調研,密切關注和洞察產業需求。公司研發團隊發現,設施種植對象可分為移動與固定兩類。種苗和中小型盆栽植物為移動類作物,番茄、黃瓜等植株高大,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吊蔓的植物,均為固定類作物。移動類植物可以更深入地貫徹運用工業流水線生產組織理念,實現更高的效率和產出。由此,華農于2019年啟動了移動植物全程自動化裝備系統的研發工作,建立了關鍵環節智能化、管理全程數字化的設施農業全程自動化系統思路,研發了溫室生產管理軟件及移動植物種植智能化生產流水線裝備,實現了作物移動、作業定點,使單位面積產出率提高了35%,節約勞動力65%。
為解決我國大型溫室面臨的設施園藝種植作物多樣化需求,華農大膽突破,研發了AGV智能物流系統,全面替代了發達國家一直沿用的軌道式智能物流模式。AGV智能物流輸送系統的成功研發和應用,打破了我國大型溫室裝備研發長期借鑒國外的模式,不僅首次實現了我國設施農業大型成套裝備從原理到產品的完全自主,而且成為領先于發達國家的成套技術。
瞄準產業短板
引領種苗工廠全程數字化
種苗是我國設施種植業的短板,在設施種植的多種作物對象中,種苗是唯一供不及需的商品種類。商品種苗供給不足導致應用不足,成為設施種植持續提質增效的瓶頸。作為設施種植業裝備研發的領軍企業,華農公司及時把握產業需求,集成以移動植物全程自動化為核心的種苗生產技術裝備,延伸基于種苗生產獨特工藝和環境需求的溫室系統研發,將數字化技術全程貫穿其中,研發了針對蔬菜、中藥材、花卉、苗木和草業的系列種苗工廠。
2017年至2022年間,全程自動化的數字種苗工廠先后在內蒙古、貴州、天津、山東、山西等地落地,為當地設施種植產業規模擴大和質量效益提升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山西的中藥材種苗工廠,高效產出的中藥材種苗,避免了中藥材生產規模擴大過程中野生挖掘造成的生態影響,解決了中藥材種苗生產周期長、無法支撐農戶種苗的問題。
承擔領軍使命
推動行業合作交流
作為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的院屬企業,華農公司堅守行業領軍使命,在以自身技術引領行業進步的同時,積極推動行業合作交流。自2014年起,持續舉辦面向全國的設施農業融合發展交流會議,搭建平臺,使行業內的優秀企業匯聚在一起,共同學習產業政策和新興技術,共同探討聯合研發和聯合推廣,成為行業關注的年度盛事。
華農旗下的慧農公司,以促進行業專項技術交流和共享為使命,舉辦線上線下公益性培訓上百場,培訓溫室工程設計、溫室生產管理、栽培作業技術等各類人才累計4000多人次。疫情期間,組織線上園區觀摩考察交流達20場,為行業在疫情影響中保持活躍狀態并形成互助合作起到了顯著作用,也為很多企業在技術推廣和產品銷售上形成了重要幫扶,甚至幫助一些企業度過了疫情難關。
回顧近三十年的歷程,一直聚焦于服務產業健康發展、致力于設施農業產業化生產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廣,是華農取得成績的關鍵。在純觀光旅游服務的大型溫室熱度高漲時,華農保持著服務設施種植這一根本,堅守著“種植生產才是設施農業根本任務”的信念,堅持為專注從事設施種植的企業服務,堅守著“建設能盈利的園藝工廠”的目標。
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發,公司取得了近50件專利技術和10余件軟件著作權,取得了7件發明專利。榮獲“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和“中國節水獎”三等獎等榮譽。作為核心研發單位,參加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溫室智能化精細生產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2021年,華農研發的“種苗智能化立體物流運輸與管理系統”經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研發的目的是應用,是推動產業生產能力提升,要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華農公司堅持研發和推廣應用并舉,始終將應用于生產作為企業價值的真正體現。2010年,以毫無保留、全程幫扶的方式,幫助用戶建設了我國迄今單體面積最大,達到50公頃規模的天津東信玻璃溫室,實現了我國大型玻璃溫室國產化率超過85%的突破。2012年,在上海建設了我國第一座大型自動化種苗工廠。2016年,在內蒙建設了我國第一棟全程機械化草業種苗工廠。2017年,在山西建設了我國第一棟全程自動化中藥材種苗工廠。2020年,在貴州建設了我國第一棟全程自動化商品種苗工廠。三十年來,技術應用面積達6萬畝。今年,我國單體規模最大的全程智能化蔬菜種苗工廠即將在云南建設。每一座大型溫室的落成,都是一座技術進步的里程碑。
2023年6月10日,農業農村部下發了《關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指導意見》。這是自2008年《關于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意見》以來又一次推動設施農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必將成為我國設施農業現代化新征程的新起點,必將成為我國設施農業技術高度、產業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全面提升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建設規劃描繪的路線和藍圖,為產業送來了春風,更為設施農業企業和廣大設施種植農戶帶來了信心與斗志。華農公司將在新征程上踔厲奮發,為我國現代設施農業裝備技術進步不懈努力。
(北京華農農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