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甘肅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認真落實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會議精神,切實強化政策支撐,完善發展舉措,發揮光熱水土資源優勢,突出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向光熱要品質,積極探索一體化推進生態保護、糧食安全和產業升級的有效路徑,有力推進了以戈壁設施農業為主的高效集約現代設施農業發展。
強化政策設計 明確發展思路
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全省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充分銜接國家支持政策,制定出臺了全省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指導意見、2023-2030年建設規劃以及設施種植、畜牧、漁業、冷鏈物流和糧食烘干5個專項實施方案,形成了推進設施農業發展的“1+1+5”政策制度體系,明確了全省未來8年發展設施農業的思路方法、目標任務、工程項目和時間路線。
科學規劃發展目標。提出到2030年全省現代設施農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科技裝備水平明顯提升的目標,設施種植業面積將發展到240萬畝(其中戈壁設施農業發展到70萬畝)、凈增50萬畝,并改造提升老舊設施20萬畝;設施畜牧業將建設45個肉牛、65個肉羊高效集約養殖場、10個奶牛智慧牧場、5個生豬高效標準化規模養殖場、5個家禽高效設施養殖場,并開展中小規模養殖場設施化改造;設施漁業將分別建設池塘設施、工廠化設施、鹽堿地設施漁業養殖場20個、4個、6個,提升漁業設施化水平;冷鏈物流方面將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1400個,新增冷藏保鮮庫容50萬噸以上;糧食烘干設施方面將聚焦糧食生產大縣建設一批烘干中心(點),推動糧食產地烘干能力提高到60%。
著力實施重大工程。結合全省寒旱優勢產業發展計劃,以項目化形式確立了發展設施農業的8大工程,保障設施農業向現代集約化方向發展。一是實施戈壁設施農業建設工程。重點在河西地區新建高標準日光溫室10萬畝以及鋼架(連棟)大棚、日光溫室等設施20萬畝。二是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工程。在傳統農區新建鋼架大棚、連棟溫室等設施20萬畝,并提升改造老舊設施20萬畝。三是實施現代設施集約化育苗(秧)工程。分別建設年產蔬菜種苗5000萬株以上、3000~5000萬株、2000~3000萬株的工廠化育苗中心10個、20個、30個。四是實施高效集約設施畜牧工程。聚焦肉牛、肉羊、奶牛、生豬、畜禽建設高效集約、智慧型、標準化養殖場130個。五是實施智能化養殖漁場建設工程。提升池塘、工廠化、鹽堿地漁業養殖的設施智能化水平。六是實施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建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設施1400個。七是實施糧食烘干倉儲工程。聚焦小麥、玉米(含制種)建設產地烘干中心(點)250個。八是實施現代設施農業科技保障工程。開展設施農業建設標準、種源改良、技術裝備等創新研究。
統籌推進綠色發展。發展設施農業,必須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水和環境資源,甘肅省堅持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并重,明確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不增加用水總量和環境承載力內,科學利用戈壁、沙漠等非耕地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努力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根據區位條件、環境容量、資源承載力、空間特征和產業分布等因素,指導各地因地制宜規劃設施農業發展任務,建設推廣先進性與實用性兼具的農業設施,力爭通過8年的規劃建設,全面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技術裝備先進、生產綠色、效益顯著的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格局。
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發展速度
統籌運用中央和省級財政項目資金,甘肅省對設施農業建設給予獎補和貸款貼息支持,推動形成“政府發揮引導作用,主要依靠市場力量,多方共同參與現代設施農業投資建設”的工作機制,大力引導和鼓勵地方財政和民間資本投資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實施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獎補政策。今年甘肅省統籌安排中央財政項目資金1.42億元,各地利用銜接補助資金8.37億元,對現代設施農業建設主體實施獎補政策,引導發展蓄熱保溫、無土節水戈壁設施農業、集約化育苗中心建設及老舊日光溫室改造提升等,兼顧發展現代設施畜牧業和設施漁業。為擴大政策受益范圍,政策規定對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設設施每座中央獎補資金不超過總投資的25%,每個合作社、家庭農場累計中央獎補最高不超過50萬元,每家龍頭企業累計獎補不超過200萬元;農戶自建(或改造)的設施每座(生產面積1畝以上)中央獎補資金不超過總投資的30%,單個主體累計中央獎補最高不超過15萬元;在上述獎補比例和限額內,由各市縣區分新建和改造提升等要求確定具體獎補金額。
開展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貸款貼息試點。甘肅省積極推廣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投貸聯動模式,今年以中央財政安排的2000萬元貼息資金為引導,地方財政配套安排2250萬元,在酒泉、張掖、金昌、平涼4個市開展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貸款貼息試點,至少撬動10億元的信貸資金投資設施農業建設。聚焦保障糧食、油料、蔬菜、畜禽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對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市場主體給予貸款貼息,貼息資金來源于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其中中央補助80%。為擴大貼息政策受益范圍,原則上規定單個主體當年獲得的中央和省級貼息資金最高不超過20萬元,同時當年累計獲得的貸款貼息比例不得高于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70%。
建立現代設施農業項目融資推送機制。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謀劃儲備的通知》精神,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等9部門出臺了《甘肅省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投資建設的實施方案》,加強現代設施農業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謀劃儲備,定期推送儲備項目融資需求,大力推動金融等政策傾斜支持現代設施農業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今年全省累計儲備推送現代設施農業融資項目206個,目前已獲得金融支持的項目79個,授信金額64.11億元,用信金額48.06億元,有效補充了發展設施農業的投資來源。
強化監督管理 確保發展質量
甘肅省在下大力氣建立完善政策制度及推進落實的同時,切實強化對各地設施農業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全力推動現代設施農業實現可持續、高效益發展。
加強組織領導。全省上下各級將現代設施農業作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切實強化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人民銀行、金融監管及金融機構的聯動協作,層層細化目標任務,科學謀劃建設項目,促進規范有序開展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動支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的用地用電用水融資等優惠政策落地生效。
嚴格項目管理。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鼓勵積極利用戈壁、灘涂等非耕地發展設施農業,享受到財政獎補資金支持的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必須納入到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項目庫中進行統一管理,并按季度開展監測調度,防范發生弄虛作假、截留挪用財政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鞏固“大棚房”整治成果,加強動態監測與監管,嚴禁違反耕地用途管控有關要求建設現代農業設施的情況發生。
推廣典型經驗。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充分調動政府部門、市場主體、農民群眾等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召開全省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現場推進會議,及時推廣各地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有益經驗、創新案例和典型模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進以戈壁設施農業為主要特色的甘肅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