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石斛,素有天下第一“仙草”美譽。近年來,浙江省樂清市全面挖掘鐵皮石斛這棵“仙草”,將“生態資源”變成“致富財源”。目前,全市鐵皮石斛種植面積達1.2萬余畝,形成產銷旅一體化的全產業鏈,總產值超35億元,帶動5萬多農民致富增收。
解鎖“致富密碼” 推動綠色崛起
一是一攬子政策驅動一業發展。制定出臺《樂清市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暨“1115”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和《樂清市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集成今后3年產業獎補政策、繪就5年內發展藍圖,護航雁蕩山鐵皮石斛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二是一系列資金撬動一鏈集成。以財政資金為引,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2022年以來累計投入財政資金5200余萬元,撬動社會資本5.4億元,扶持培育了雁蕩山首草石斛栽培基地、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產業集聚區深加工、“鐵定溜溜”田園綜合體等項目。三是一整套模式帶動一方振興。創新推廣“企業+基地+農戶”經營模式,村民將閑置土地流轉給企業,村經濟合作社以土地入股,企業投入資金技術開發運營,并訂單式全量回收農戶種植的石斛進行加工、銷售,形成村企共建利益共同體。
堅持“項目引領” 打造百億集群
一是緊盯重大項目。以重大項目引領跨越式發展,積極招引總投資10.29億元的鐵楓堂石斛飲料、千斛雪酒廠、植然方適現代農業園區等3個項目落地,其中鐵楓堂為全省首家食藥物質管理試點企業,與世界500強廣藥集團合作生產王老吉牌石斛飲料,試點期間已生產40余萬瓶,預計產能達到3億元。二是打造石斛之窗。以大荊雙峰片區為主戰場,系統梳理石斛產業鏈條,大力建設雁蕩山鐵皮石斛小鎮、石斛一條街,建立生產端、銷售端、消費端無縫對接場景,“一站式”“窗口式”對外展示產業風貌,目前石斛一條街已入駐并投產石斛相關企業38家。全力講好石斛“仙草”故事,深入實施雁蕩山鐵皮石斛品牌戰略,采用“區域公用品牌+龍頭企業品牌”母子品牌聯動方式,在高速服務區、動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持續宣傳,力爭將“車流”“人流”轉化為“商流”“客流”。三是破解標準難題。不斷強化雁蕩山鐵皮石斛全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協助制定《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干制鐵皮石斛花》《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干制鐵皮石斛葉》等3個省級標準,鐵皮石斛花、葉成功納入地方特色食品管理,已出臺組培育苗、大棚種植、近野生種植、鐵皮楓斗加工等行業團體標準4個,申請實用新型專利30余項,以標準化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此外,面對土地要素制約瓶頸,研究推廣標準化連體大棚建設,通風、抗高溫等能力遠勝以往,土地利用率提高50%,目前已推廣300余畝。
植入“科技芯片” 插上騰飛翅膀
樂清牢記“品質興農”,嚴把種質種苗源頭關,打造品質過硬、質量穩定的道地藥材。一是專業化培育。緊盯種業這個“芯片”,培優一批具有樂清本土特色和辨識度的標志性品種,建立鐵皮石斛省級種質資源庫(圃)1個,收集石斛種質資源852份,為鐵皮石斛遺傳育種工作奠定基礎,鐵皮石斛組培繁育細分領域年產值近億元。二是數字化管理。打造鐵皮石斛全產業鏈大數據及應用平臺(鐵皮石斛產業大腦),實現產品流通全程溯源,為石斛產業監管與宏觀決策提供數字化技術支撐。三是道地化生產。以農產品地理標志為媒介,進一步強化產業核心產區品質保障,以準入門檻倒逼產業升級,推動鐵皮石斛從農產品、農商品向農禮品、農藝品轉型,截至目前共授權地理標志使用企業5批次161家,共計8100余畝。
(浙江省樂清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