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頭村位于浙江省樂清市北部山區,村域面積約2.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共計2064人。過去,下山頭村最大的產業就是水稻和番薯種植,曾有民謠反映當時的窘境:“金山頭、銀山頭,有女不嫁下山頭”。2003年,下山頭村委會決定在下山頭村建設工業園區,試圖通過建設廠房、租賃廠房的方式探索出一條集體經濟的發展之路。但由于土地性質所限,發展探索最終失敗。2013年,經過下山頭村委班子的努力,村民方玉友帶著發展思路、產業項目回歸,與下山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協議,成立浙江聚優品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自此拉開了下山頭村“村企共建”的發展帷幕。
找準支撐點。村企共建的前提基礎就是要消除分歧、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根本支撐在于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濃厚氛圍。一是支部共商。針對以往企業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縱向互不隸屬,橫向互不聯系”的現狀,由聚優品公司黨支部和下山頭村黨支部,聯合成立“石斛田園綜合體黨委”,共同審議綜合體建設重大事項,因地制宜制定村莊發展5年規劃。二是理論共學。村企聯手打造面積500多平方米的“甌江紅”石斛田園綜合體黨群服務中心,共同開展黨員學習教育和技術人才培訓等活動,創新打造“書記課堂”“理論學堂”“知識講堂”等學習品牌,做到思想理論同武裝、專業知識同學習、致富本領同提升。三是難題共解。借助“聚優品”公司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信息資源等優勢,推動“黨員力量全進入、群眾需求全收集”,共同做好關愛服務、文體服務、法律服務等“五類服務”。
找好切入點。村企共建的關鍵就是以企帶村、以產興村。下山頭村堅持以鐵皮石斛全產業鏈為主導,講好石斛故事打造主題文創IP,讓三產聯動成為鄉村發展的主引擎。一產石斛仿野生種植、百果園種植面積達1100畝,已建立安全溯源機制,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二產外打品牌、內保品質,有“植然方適”“楓之靈”“千斛雪”等多個品牌,涵蓋化妝品、保健品、石斛酒、洗護系列產品等多個品種。同時,藥食同源試點的獲批,讓下山頭也擁有了全新的發展軌道。三產圍繞石斛特色,投資22個億打造農耕樂園、石斛文創園、溜溜樂園三大“鐵定溜溜”主題園區,同步美化改造村居外立面、增加街角小品和庭院特色。現在有亞洲第二長的虎溜溜滑梯等網紅打卡點,還有石斛村長、石斛博士、溜溜精靈等主題文化代言人。開園至今營業收入2億余元,來訪游客100余萬人次,五一假期單日最高游客量達1.7萬人。
找對落腳點。“村企共建”的最終目的,是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創新“三金惠民”的共富路徑。創新推行“股金+租金+薪金”模式。股金方面,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折價入股,村集體和村民共占股33%,村民每人每年獲得1萬元股金,且每隔5年遞增10%;租金方面,村民每年每畝水田、旱地可得租金1000元和240元;薪金方面,通過鼓勵引導村民到綜合體工作,吸納就業500余人,人均每年可獲薪金3萬元。二是建立“三方聯動”的幫困機制。建立“村黨支部主導、鄉賢力量參與、社會組織協作”幫困機制,村黨員一對一結對幫扶,企業出資500萬元設立“村慈善救助基金”,解決困難群眾物質和精神需求。三是增強“三生融合”的幸福體驗。秉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在推動產業興旺的同時,以和美鄉村為主抓手推進鄉村風貌提升、幸福提質,特別是高水平打造智慧健康驛站、鄰里中心等“共享社·幸福里”10分鐘生活圈,讓村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生活。
(浙江省樂清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