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國營后湖農場肩負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國之大者”歷史使命任務,發揚“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農墾精神,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做大做強國有農業經濟,大力培養以蝦稻為主的市場主體,擴大農產品的流通供給,農業經營收入和產業產值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大幅提升,后湖農場正以勢如破竹之勢,向鄉村振興示范鎮蝶變躍升。
深入謀劃
將蝦稻由“小局”變“大局”
2014年,潛江掀起一股蝦-稻連作種養熱浪,自此潛江龍蝦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無論是從種養殖品種、規模,還是特色產業鏈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后湖農場也是如此,一開始農戶們都跟隨蝦-稻連作種養模式熱吃了一波紅利,但是慢慢也意識到資源利用不足、產品銷售市場流通不暢等問題。小龍蝦市場價格高、收益大,但產量有限,為突破“一稻一蝦”的固定模式,后湖農場打破常規,創新探索出蝦—稻共作高效生態種養模式,變“一蝦”為“兩蝦”,一季雙收讓小龍蝦產量和農戶收益翻倍。養殖農戶何達云1994年起就開始種植棉花,起早貪黑,有時候大冬天還在撿棉花,但縱使辛苦付出,也沒多少收入。為了改善生活,他嘗試過種南瓜、養黃鱔,但都因技術不成熟沒有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他開始進行蝦-稻共作種養,定期對蝦-稻田進行護理,每天下午四點給小龍蝦喂食,凌晨兩點收蝦,雖然辛苦,但干得起勁。像何達云一樣的村民開始富了起來,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2022年,農場強化“三品一標”提升行動,邀請巨金米業、蝦鄉稻等糧食加工品牌企業到田間地頭與農民面對面溝通洽談水稻訂單生產事宜,既穩定了農民收入預期,也助力潛江做強做優蝦稻品牌,實現多贏。今年為助力全國蝦-稻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建設,后湖農場加快推進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基地建設、蝦-稻共作立體模式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和1萬畝標準化蝦-稻共作基地建設,徹底由種養殖片區轉為種養殖標桿。
深究資源
將土地由“分散”變“聚集”
由于農墾土地性質特殊,后湖農場按照省農墾改革實施方案,開展“兩田制”改革,目前已通過第五輪“兩田制”方案。“兩田制”推行初期,農場土地固化,為打破局勢,經管理區領導反復斟酌,征求省市級多方意見,2016年職代會通過,在前湖分場開展改革試點,實施身份田、商品田分離,清理身份田分配亂象,引入市場競價機制,提高商品田租金,一舉扭轉了租金難收的局面,農場每年增收1600萬元。2020年,農場因勢利導出臺身份田流轉辦法,化“兩田”為“一田”,由分場、生產隊按每畝700元承攬職工群眾身份田,既保障了職工群眾利益,也打破了身份田、商品田分界。分場、生產隊再以每畝750元最低競價發包土地,加速土地流轉與整合,吸引招商項目整體落地。目前,全場土地集并面積達4.3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90%。
在土地管理辦法中對于土地租賃進行詳細分類,招商引資項目按照其對農場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分別簽訂10年、5年承包期的土地經營合同,其他承包租賃土地的全部簽訂1年期承包合同。對不按協議種植糧食、私自轉流轉土地的承包租賃戶,取消下一年租賃權;對欠款大戶和私自流轉國有土地且拒不還款、拒不退田的,農場依法依規起訴。目前,后湖農場正探索采用線上競拍方式,將零散田塊整合后掛網競拍,拓展競拍渠道、擴大競拍范圍、增加競拍價格,徹底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土地價值最大化。
深化改革
將體制由“政企社”變“企業”
為整合資源,坐實國有資產運管公司,農場領導班子主動申報將后湖農場納入農場企業化改革監測單位,并赴安徽農墾考察取經,開闊思想眼界,感受改革前景,尋找農場企業化改革“金鑰匙”。于2022年成為中國農墾理事單位,被潛江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潛江市農場企業化改革試點單位。同時,總結取經所得經驗,因地制宜創新集團化企業化模式,成立湖北潛泓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盤活了農場改制企業閑置資產,將商品田租賃收入納入國資管理,打造投融資平臺,現有土地2509.24畝,可調度資金2500余萬元。建立土地經營效益與農場干部薪酬掛鉤機制,鼓勵上項目、引資金、爭政策,改善農場生產條件,提高經營效益,實現多方共贏。
2021年以農場企業化全資公司——潛泓公司為基礎注冊成立湖北永火商貿有限公司、潛江莫家嶺民宿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2022年,依托綜管辦、農林技術推廣中心、自來水廠現有職能,分別注冊成立鑫城城市環境服務公司、林豐林業公司、露淼建設服務公司,以一套班子、分類承攬業務經營方式考核結賬,探索盈利增收的路子。各子公司分別承接場區農業綜合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技、招商服務等經營業務,逐步建立起“農場公司+子公司”企業組織架構,農場、農業統一經營功能和資產運營、資本運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水”。
深度融合
將產業由“小眾”變“大眾”
后湖農場提前謀劃,為解決小龍蝦銷售渠道和產業閉環問題,大力引進小龍蝦加工、交易和流通企業,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壯大市場主體,確保小龍蝦產業鏈發展暢通。匯聚有全國12家之一、2023年全省唯一的省部共建農產品專業大市場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潛網集團),集并土地搭建全國首家可視化小龍蝦垂直電商交易平臺“蝦谷360”和蝦谷快運物流服務平臺,占地面積173.33萬平方米,其中交易中心面積3.6萬平方米,有鋪面400多個、商戶800多家,年交易量25萬噸,年交易額116億元。運營期間吸納分揀工、打包工、搬運裝卸工、剝蝦工等近2萬人在此就業、經營。建成集電子商務、小龍蝦交易、物流配送、檢驗檢疫、小龍蝦大數據與小龍蝦價格發布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掌握了全國小龍蝦交易市場的議價權。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支持潛江中國小龍蝦交易中心百億級交易市場建設,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美譽度的國際消費目的地”。為進一步提高產業效能、輻射全市及周邊縣市物流產業,小龍蝦交易中心改擴建占地面積6300平方米小龍蝦交易E區、10000平方米的兩棟物流配送D區和E區,形成總部經濟的立體化運營模式。同時,引進有北京信良記、湖耕食品、柒染實業等多家小龍蝦加工企業。
為將三產深度融合,后湖農場將蝦-稻產業向農旅版塊延伸,聚集了“休閑觀光、文化創意、采摘體驗、科普教育、健康養生”于一體的產業業態,年游客接待量達100萬人次,成功承辦“美麗中國”2019潛江返灣湖濕地國際馬拉松賽事,并被中國田協評為“銀牌賽事”和“自然生態特色賽事”;2020年返灣湖運動休閑旅游線路入選國家級國慶黃金周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在2.3萬畝返灣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自然生態加持下,2023年榮獲省級第三批蝦谷特色小鎮。配套支持“莫嶺”民宿產業發展,現有9家莫嶺民宿實體化運營,58家民宿經營個體注冊登記。后湖農旅名聲在外,2022年吸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旅部聯合推出的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走進關廟社區莫嶺取景,成為湖北唯一、全國24個點之一;今年在后湖農場拍攝首部現代荊州花鼓戲戲曲電影《河西村的故事》。
“百舸爭流千帆競”,如今后湖農場緊緊圍繞“一區兩翼六后湖”的奮斗目標,鉚足干勁,全力以赴打造農場鄉村振興示范區,為全力建設鄉村振興四化同步先行區而努力奮斗。
(作者系湖北省國營后湖農場黨政辦主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