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鄉村振興發展資金的重要來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相關領域發展提出了“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更多投向農業農村”的明確要求。如何通過發展金融方式解決農村發展的資金來源問題,將“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聯系起來,調動各種資源促進產業發展,提升脫貧地區的經濟活力,推進產業振興,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在河北,依托河北股權交易所“金融扶貧板”的成功經驗所設立的“鄉村振興板”,作為全國資本市場首個省級“鄉村振興板”,成為這項課題的重要探索之一,可以讓中小微企業更好地通過資本市場獲得優質資源的配置,讓優質的中小微企業脫穎而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板”的情況
“鄉村振興板”是河北省唯一區域性股權市場河北股權交易所依托“金融扶貧板”的成功經驗所設立的,旨在通過統籌和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揮資本市場服務河北省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作用。該板塊已于2021年10月20日正式開板,為全國資本市場首個省級“鄉村振興板”。其主要面向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企業,尤其是對當地經濟發展有突出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以及其他地區具有明顯帶動效應的涉農企業。相關金融企業也可通過“鄉村振興板”平臺,提供包括“私募可轉債”的直接融資和“上市貸”的間接融資等在內的農業企業融資產品及針對性服務,有效幫助“鄉村振興板”企業規范發展、融資融智,并以此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推動河北省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板”掛牌企業具體財務標準為:企業收入不低于300萬元且無虧損,注冊資本不低于100萬元。
“鄉村振興板”的重要作用
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振興板”能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價值發現的重要功能,引導資本下沉、拓展融資渠道、改進管理水平、提升行業認可,推動掛牌企業依托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動能。
完善支農體系,引導資本下沉。“鄉村振興板”作為金融市場支農體系重要手段,利用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企業與資本市場溝通的橋梁,以及貼近縣域、貼近地方政府的優勢,引導更多資本市場資源向鄉村下沉,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河北省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支農力度。
運用金融工具,拓展融資渠道。專門針對“鄉村振興板”企業設計出“直接融資+銀行助貸”的多元化融資方式,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升直接融資效率,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2021年,河北子水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助“鄉村振興板”企業的間接融資產品“上市貸”,從建設銀行獲得100萬元資金供企業擴產,2022年又在河北股權交易所協助下面向合格投資者備案發行200萬元可轉債,借助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進一步補充運營資金,滿足了更多客戶的訂單需求,也使種苗產業帶動了更多當地的百姓增收致富。此外河北股權交易所還幫助河北戀鄉休閑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權轉讓600萬元,有力激活企業發展動力。
規范企業財務,改進管理水平。“鄉村振興板”通過幫助企業股份制改造,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財務管理、提高經營管理能力,使企業快速規范發展。為企業打通上下互聯互通的上市通道,會同專業服務機構指導、孵化企業轉板上市,進入更高層次資本市場。河北股權交易所也依托“鄉村振興板”推動“專家基層行”系列活動,金融導師、技術專家、管理導師“貼身”對“鄉村振興板”企業服務。給“鄉村振興板”企業上門問診、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幫助企業家提高管理水平,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實地調研中很多企業家都表示,財務合規是對企業家最好的保護,理清“糊涂賬”,找到“盈虧點”,才能讓企業基業長青、走得更遠。
依托掛牌上市,提升行業認可。企業掛牌或上市后,大都會自豪地將股票代碼及“鄉村振興板”掛牌上市等字眼印在產品醒目位置,通過這種“背書”行為提升合作企業及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度、信任感。企業掛牌上市后,營業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一方面是企業財務等方面更規范,運營效率更高的內因。另一方面是企業、產品認可度提升,有專家作相應指導的外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也讓企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鄉村振興板”的發展建議
“鄉村振興板”是河北省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重要實踐,在全國打響了“第一炮”,部分解決了長期以來面臨著的融資難、融資貴、直接融資渠道窄的困境,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給予了金融資源的支持。但是作為新生產物,目前還存在著縣域發展失衡、專家“問診”針對性不強、支持“鄉村振興”板掛牌企業政策不夠精準、企業產品知名度比較低、企業發展模式不夠多元化、部分企業可能出現金融違約風險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河北股權交易所、地方政府以及各類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需要進一步彌補不足、開拓創新、加快發展,讓股權交易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面上全覆蓋,板間有特色。目前“鄉村振興板”中的企業仍存在著“區域分布不均、實力差異明顯”的問題,并且有少許脫貧縣沒有企業在“鄉村振興板”掛牌。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一縣一業”強縣富民工程。所以,一方面“鄉村振興板”所依托的河北股權交易所應大力加強與目前的“零產業縣”交流,幫助縣域有條件的企業掛牌,實現從0到1的突破,在有必要的條件下臨時適當降低準入門檻,鼓勵先掛牌,再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學習廣東“鄉村振興板”經驗,將“鄉村振興板”再細化為現代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鄉村文化產業等方向,鼓勵每個方向的龍頭企業向該方向的其他企業傳授優秀經驗,鼓勵同方向企業互相學習交流借鑒。
精準重點培育,做到“對癥下藥”。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雖然河北股權交易所依托“鄉村振興板”給了企業與專家交流的機會,但是更多的是幾百人大課的“大水漫灌”,未來需要更多的“精準滴灌”。如企業目前階段是該擴大規模還是穩步發展,企業是要在宣傳營銷、直播帶貨等提高銷量方面加大投入,還是要在深耕技術壁壘、提升產品多樣化方面重點關注。“鄉村振興板”加快推動“專家多對一”行動,提供多種思路,讓企業家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適合企業目前情況的戰略決策。
關注小微企業,多方做好扶持。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目前經營運轉的困難更大,需要的關注關照更多,而少量的“金融活水”就能解其當下之渴、當下之難。對此,河北股權交易所加強與相關擔保機構交流合作,依托“鄉村振興板”加速推進“擔融貸”產品盡快落地使用。針對“鄉村振興板”企業普遍缺乏抵押物或者抵押物不足的融資難題,通過“掛牌企業股權質押+擔保+銀行貸款”的模式,充分發揮農業企業的股權價值,幫助小微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機構可落實落細各項扶持政策,財政部門可做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對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機構給予保費補貼。金融部門可有效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落實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對普惠小微貸款余額提供激勵資金。
加深宣傳合作,促動品牌塑造。“鄉村振興板”中大部分是與農業相關的掛牌企業。農產品怕滯銷,農家樂、民宿服務怕不被知曉。有相關企業做過直播帶貨的嘗試,幾天內產品的銷量井噴式增長,但是請主播、做宣傳的支出很大,并且這種銷量提升并沒有持續太久,最終沒有增加企業的利潤。建議“鄉村振興板”可與電視臺、大主播聯系,定期宣傳、直播帶貨,由于企業多、規模大,形成了規模效應,在減少每個企業的宣傳成本的同時提升宣傳質量和影響程度。眾多企業宣傳自家產品時,也可發現競品,倒逼企業重視差異化、精品化、專業化,防止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的“內卷”,注重深加工和產品附加值的實現,打造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品牌,真正做到“百家爭鳴”。
探索發展模式,實現穩步增收。很多農民去外地打工,一方面是覺得家鄉工資低,另一方面是對家鄉企業沒有認同感。因此“鄉村振興板”掛牌企業可以積極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相關企業提出的“企業+合作社+農場+農戶”的經營理念就很好推動了村民以“土地入股”、以“勞動分紅”的模式發展,提升農民的企業認同感、自我認同感。因為農民“入股”了企業,自身利益和企業利益相關聯,企業的“股價提升”會帶動自身的財富增值,所以對企業會更有主人翁意識。未來“鄉村振興板”鼓勵企業探索該模式或資源配置效率更高、更適合自身的其他發展模式,實現人與企業利益共享、優勢互補,也方便企業資源整合,讓企業和當地經濟共同發展,讓企業和農民都能穩步增收。
加強政策監管,防范化解風險。利用金融工具盤活企業資金初衷是好的,但因“優惠性”政策雖然利好企業,往往風險也相應提升,審核門檻降低、擔保抵押物減少等都可能會埋下隱患。所以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定期檢查掛牌企業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等敏感數值,特別是數值惡化的原因,制定好相應解決方案,防范化解風險。但也需提高對因農產品價格波動導致的相關下游企業財務周期性變化的寬容度,避免矯枉過正,甚至在關鍵時刻要有擔當,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雖然河北“鄉村振興板”走在全國前列,但還需緊跟時代步伐,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學習交流,進一步提升金融軟實力。如相關金融機構可以探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強化信息對接功能,高效統計分析“鄉村振興板”企業融資需求,實現資金供需雙方的智能匹配,提升融資效率,切實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完善評價體系,對“鄉村振興板”掛牌企業信用及其業務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或評價,為各種交易定價提供依據。加快推進與滬深交易所、北交所和全國股轉系統的合作,不斷完善“鄉村振興板”服務功能,助力河北省中小微企業走向更高層次資本市場,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財政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