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做活“五篇文章”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時間:2023-05-06 00:43:48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王軍 字號:【

  潼關位于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素有“西北咽喉道,秦地東大門”之稱。近年來,陜西省潼關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縣域實際,緊扣“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文旅興縣”發展戰略,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以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為工作關鍵,統籌“五大振興”,精心做好“五篇文章”,打造鄉村振興“潼關樣板”。

  做好“銜接”文章

  扛牢鄉村振興政治責任

  一是在頂層設計上有效銜接。構建了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協調推進,其他縣級領導分頭推進落實的工作組織體系。二是在扶持政策上有效銜接。明確全體縣級領導、106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各村(社區)結對幫扶,選派28支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出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和健康、教育等“1+30”配套政策,增強政策的延續性和擴展性。三是在考核機制上有效銜接。制定《潼關縣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單位黨政領導班子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全面落實精準管理“四支隊伍”《十六條措施》,通過懲戒約束手段,為鄉村振興工作戴上“緊箍咒”。

  做好“黨建”文章

  凝聚基層黨組織戰斗力

  一是開展農村黨建夯基提質行動。建立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農村網格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履職“六個一”清單,對28個村(社區)和98個下屬網格黨支部活動陣地標識標牌、功能設置等進行規范提升。二是實施村“兩委”干部強基培訓。開展村“兩委”成員專題培訓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談思路、話發展、踐行二十大”擂臺賽講、黨務知識能力測試、外出觀摩研學等,進一步提高村“兩委”班子業務水平。三是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開展黨員中心戶、美麗庭院戶、黨員示范田、黨員責任路段等評選活動為載體,先后創建黨員中心戶1500余個、黨員示范崗800余個,設立黨員責任路段181條、黨員示范田84塊。利用每月一號“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有針對性地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移風易俗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四是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立足全縣人才隊伍實際,探索建立以“潼關人才綠卡”為中心的“線上+線下”人才服務新模式,大力實施青年人才培養、企業人才引領、名師名醫提升、鄉土人才培育、精英工匠鑄造五大工程,打造潼關人才服務品牌。目前,已建成9類273人的鄉土人才信息庫和70名潼關籍在外優秀人才信息庫。

  做好“產業”文章

  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一是保障糧食安全。全縣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20萬畝、總產穩定在4.5萬噸以上。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大力推進節水灌溉,新建高標準農田11.97萬畝。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健全完善糧食應急儲備,建立“儲備+加工+運送”一體化應急保障鏈條。二是培養鄉村優勢特色產業。加快農業產業現代園建設,采取示范帶動、政策扶持等有力舉措,突出軟籽石榴、黃花菜、花椒等特色產業。目前,已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推進種植養殖產業發展,規范提升潼晟、卓遠、揚帆等規?;B殖場5個,全縣生豬存欄11萬頭、肉牛7800頭、種鴨存欄45萬套;大力發展花椒、軟籽石榴特色產業。目前,共栽植花椒13萬畝,年產值5.4億元;軟籽石榴5萬畝,年產值1.8億元。三是促進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編制《潼關縣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以秦王寨景區、上善村鄉村旅游示范點為龍頭,推動四知村桃文化博覽園、瀵興村古城墻、慶豐村農業綜合體等鄉村旅游發展,著力打造桃林寨桃花、西廒村梅花、慶豐村櫻花、上善村薔薇花、秦王寨月季花“五朵金花”,在旅游路線鋪設購物專柜銷售南馬粉條、西廒小米等優質農產品,有力帶動了農民增收。四是以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賦能共同富裕。創新工作思路,探索股份合作、產業帶動、委托經營等發展路徑,強化機制保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注入強勁動力。目前,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2億元,集體收益達80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清零”目標。五是打造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有效將快遞終端站點布局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建成5個鎮級客貨郵一體化服務站,輻射全縣18個村級服務點,實現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貫通。

  做好“生態”文章

  讓群眾生活幸福美好

  一是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印發了《潼關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所有村莊、公路沿線、鎮區建立保潔隊伍712人,常態化開展日常監管,形成有章管事、有人干事、有錢辦事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制,健全考核、激勵、監督機制。二是加快廁所革命建設。以村為單位,摸清摸準農戶總數、農村衛生廁所戶數、農村無害化廁所戶數、需改建農村衛生及無害化廁所戶數,實行“一戶一冊、建檔立卡”。編制示范村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建設內容、責任主體、獎補標準、進度安排、考核驗收等內容。截至目前,全縣改廁任務1800套已全部完成。三是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完善了《潼關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0-2030年)》,在5個村探索購買社會化服務,積極探索實行專業化保潔、屬地管理統一收集轉運處理、建設垃圾中轉站、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等垃圾處置新模式。另一方面,開展美麗鄉村示范創建。近年來,共建成全國森林鄉村2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2個,省、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7個。

  做好“治理”文章

  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一是強化“三資”監管。推進農村集體“三資”提級監督管理。依托農村集體“三資”整治行動,抓好清產核資,建立“三資”臺賬,把村集體“三資”全部登記造冊,建立資產資源數據庫。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程序,規范集體財務制度和審批程序,制定集體經濟示范合同文本,強化事中監管機制,推動“組財村管、村財鎮管”,有效杜絕農村微腐敗。二是推動鄉村文明建設。以陜西省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為契機,積極發揮試點示范引領作用,探索創新了“黨建功能化、村務多員化、管理智慧化”三化同步,“支部帶村、產業興村、人才強村、依法治村、道德潤村、民主治村、生態美村、平安護村、清廉正村、智慧管村”十村同建等典型經驗。四知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太要鎮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鎮。在此基礎上,創新“新鄉賢+鄉村治理”模式,探索形成“四堅持、四創新、四探索、三擦亮、三發揮”新鄉賢引領鄉村治理工作經驗。三是發揮文化社會治理功能。以“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為載體,開展“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婦”“星級文明戶”評選表彰活動,制定修改村規民約28個,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等28個。創新推進廉潔文化示范村建設,打造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廉潔文化示范點,其中四知桃林寨村把廉潔文化融入桃林景觀建設中,設置了廉潔文化主題巷道,進一步提升美麗鄉村的品質;秦王寨社區突出李世民百字箴言等廉政思想,在鄉村休閑游中融入廉的元素;西姚村突出采芯子歷史傳承,并把孝文化融入廉的元素,借助村文化廣場、休閑長廊等予以展現;上善村把善車口戰役紅色文化、善文化與廉文化相結合,打造善文化風景線,使基層黨員干部“足不出鎮”接受廉政文化感染和熏陶。

  (作者單位:陜西省潼關縣委政研室)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