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探索“數智”實踐 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時間:2023-04-10 07:02:30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夷萍 字號:【

  倉廩實,天下安。保障糧食安全,抓緊抓牢糧食生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是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的殷切囑托。

  四川大邑地處都江堰精華灌區,屬于成都平原“天府糧倉”核心建設區,是成都西南部稻麥油產業集群核心區,上聯崇州國家級糧食產業園,下接邛崍國家級種業產業園,毗鄰新津天府農博園,承擔著提升川西糧油產業功能區協同聯動、合力構建成都市西南部糧油產業集群的光榮使命。近年來,大邑堅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機遇,已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同時成為全國首批成都市唯一一個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在夯實糧食生產和安全方面持續貢獻著堅實的大邑力量。

  以全局謀劃

  構建高品質產業發展空間

  打造“一軸一線兩翼三片”產糧格局。大邑縣立足本地自身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等實際條件,將以糧油(糧經)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重點圍繞一軸一線兩翼三片“2+12”園區規劃布局,因地制宜設定農業空間發展目標,打造更高水平大邑“天府糧倉”。以天新大快速通道、斜江河為軸,凸顯“天府糧倉”自流灌溉本底,實現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以成溫邛高速公路為線,配合全域路網,實現交通縱橫延伸。以成溫邛高速公路線為空間切割,立足“平壩”與“淺丘”兩翼不同地形與生態區,形成以糧油產業為主導的2個連片10萬畝生態種植“保供”片、以糧經產業為主導的11個連片萬畝復合種植“提質”片、以產業融合為主導的1個萬畝融合發展“增效”片。以此構建高品質產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要素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

  打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新時代大邑“天府糧倉”核心區。產業體系方面,將打造全域農字農業,依托大邑數字農業中心,實現全域農田數字化管控和數字化服務,打造完善數字中心1個,無人農場1個,數字農場162個;打造全域高標準農田,到2024年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達90%;構建科技支撐體系,和四川農業大學、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等達成技術支撐協議,形成專家大院1~2個,集中技術示范片2個。生產體系方面,到2024年園區內土地規?;洜I率達100%,20家以上的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達到市級以上示范社;園區內農業機械化率達100%,農業社會服務化率達100%;10萬畝以上耕地實現種養循環;商品合格化率達100%。經營體系方面,構建以集體經濟為引領的利益銜接機制,建設農業聯社、村集體控股的公司5個以上;建立農旅行融合點位10個以上,投資在5億元以上;新增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家以上,新增省級以上農業知名品牌2~3個。

  以數字基礎建設

  支撐技術底盤

  抓實“天空地”農情監管設施建設。大邑依托北斗衛星系統,建設縣域地基增強基站。目前聯動三大運營商投入5.23億元,建成1317個5G基站、527個物聯網數據采集點、167個數字農場和全省首個“五良融合”無人農場,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成果已在大邑農業園區得到就地應用和推廣。

  抓實大邑“吉時雨”數字農業平臺建設。繪制農業資源“一張圖”,集成農場、農資、作業、金融、銷售五大服務功能,搭建“吉時雨”服務平臺,智能監測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精準化調度和管理2個10萬畝糧油產業園和12個萬畝糧經復合產業園,科技化智慧型農業初見雛形。

  抓實數字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引入天府峨眉計劃專家,組成數字農業博士團隊。與國家農業信息工程中心、中國農科院、川農大等12家科研院校合作,建成數字農業培訓中心,為職業經理人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術的服務,目前培訓農業職業經理人2萬余人次,形成了一支有技能、種糧意愿強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以數字智慧服務

  提升建設質效

  抓牢數字化精耕細作。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物聯網測控系統,研發作物識別、災害預警、產量預測等8個智能模型,精準指導糧油種植戶合理配置農事資源,實現勞動力減少31.6%,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8.6%,全域糧食生產每年節本增效超1000萬元。

  抓牢標準化綠色品控。在全國率先構建農業“雙減”標準化模型,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施農機精量作業,農業生產減藥、減肥10%以上。建設農產品質量溯源系統,開展大田種植全產業鏈數據采集,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源頭追溯。

  抓牢定制化服務支撐。對線上445家農業經營主體實行定制化服務,圍繞農資需求、農產品銷售等提供集中采購服務近1000次。與中國農行、成都農商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實施無擔保線上金融服務,今年以來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4500余萬元。

  以農商文旅體融合

  推動產業升級

  穩步推進“數字+農事科普體驗”。爭取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等支持,建成向陽花農場等4家省級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營地),格林農莊獲評成都市首批“青少年農事科普基地”。打造青農創業孵化中心、膳食博物館、農業主題公園等30余個新消費場景,5.3萬余名青少年參與了農事體驗、研學實踐和科普教育,進一步擴大了農業經營范圍和服務領域。

  著力推進“數字+農產品品牌營銷”。與抖音等自媒體深度合作,打響“安仁葡萄”“大邑麻羊”等10大國家地標產品品牌,拓展農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發展高附加值農產品,走“綠色生態型”的農業化發展路子,實現農業由單一產業向復合產業的轉變,助力農民增收。去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6元、同比增長6.5%。

  狠抓落實“數字+鄉村旅游”。實施全域林盤保護修復工作,建設南岸美村、稻香漁歌等精品林盤110個,10個林盤民宿獲得攜程五星級,13家入選2022年成都旅游民宿60強,依托林盤與農業的深度耦合,輻射帶動鄉村休閑觀光等業態,尋求新的競爭優勢,在功能復合上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在場景營造上尋求更高的價值轉化,雪山下的美麗鄉村品牌凸顯。今年以來吸引游客673萬人,實現鄉村旅游綜合收入10.43億元。

  以科技協同發展

  打造核心示范區

  院校協作、科技協同創新。大邑“天府糧倉”核心示范區超級稻種植創造成都平原畝產歷史新高。大邑近年來與川農大、省農科院加強合作,采用稻麥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去年在大邑“天府糧倉”糧油產業核心示范區種植的優質超級稻新品種—“川康優2115”,平均畝產809.6公斤,最高田塊經折算后畝產為841公斤,均創下成都平原稻麥茬機插歷史最高產量,糧食生產實現重大突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提升。

  扎實建好“天府糧田”。大邑持續深入推進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審計問題整改,認真開展已建高標準農田問題排查整治,同時采用新引進的激光平地機,專門用于高標準農田的整理、備耕,打牢“旱澇保收,能排能灌、宜機作業”的高標準農田基礎。

  明確了一軸一線兩翼三片“2+12”糧油(糧經)園區建設目標、路徑、載體及成效。到2024年底,更高水平建成四星級以上2個10萬畝糧油產業園、12個三星級以上萬畝糧經復合產業園。有效構建高品質農業發展空間,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升級。

  (作者單位:四川大邑縣委黨校)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