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在四川省德陽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狠抓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堅決完成今年農業生產各項目標任務。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是糧食豐收的“首戰”,抓好春季農業生產事關全年農業豐收、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今年又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守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意義重大。
這次會議明確提出,“要以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為重要抓手”,加快提升糧食產能,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升糧食產能仍然是首要任務。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這意味著中國糧食產能將邁上一個新臺階,達到1.4萬億斤以上。從2009年提出到2020新增千億斤糧食專項行動起,12年間我國糧食產能已經實現了3個千億斤提升,再增產千億斤并非易事。目前我國糧食產量在1.3萬億斤這個高平臺上已保持8年,越往前走難度越大。
產能是產量的基礎,擁有一定的糧食生產能力,才能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面對國內外的風險挑戰,現在糧食產能不是要不要提的問題,而是必須提、加快提的問題,產能提一分,糧食安全就穩一分,要多措并舉、綜合發力。
抓實首要任務,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增強系統思維,通過噸糧田創建、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等工作,分品種拿出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集成組裝的綜合性方案,建立技術措施集成創新平臺,由點及線到面,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增效,為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探索新路徑、新模式。樹立大食物觀,協同推進產能提升和結構優化,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渠道開發食物來源。同時,保障糧食安全既要開源也要節流,完善糧食安全綜合防災體系建設,推進全鏈條,特別是產后環節節約減損。
抓實首要任務,要抓住耕地和種子這兩個要害。一方面,耕地既要較真碰硬管住數量,也要下定決心管控用途、提升質量。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持良田糧用大原則,逐步把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確保建一塊成一塊,為提升單產創造先決條件。另一方面,聚焦農業發展現實需求,遵循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規律,更多依靠高質量農業科技和種子端牢飯碗。抓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種業振興,加快急需適用農機具研發推廣和高素質農民培育,發展智慧農業,向科技要增量、挖潛能、拓邊界。
抓實首要任務,要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健全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的政策體系,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方式,延伸產業鏈條,讓農民的種糧收益更穩定、生產風險更低。同時,還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進一步壓實地方重農抓糧責任,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在產銷區多渠道利益補償上出實招硬招。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下好春季農業生產這步“先手棋”,就能為完成今年農業生產各項目標任務贏得“開門紅”,為確保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良好開局吹響“先鋒號”,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提供充足底氣和戰略主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