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現代種植技術讓小農場實現大蛻變
時間:2023-09-19 08:53:2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王永海 徐慶福 字號:【

  后稷家庭農場位于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后賈村,交通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2015年至今已陸續流轉土地370畝。農場現建有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46個和中大型全鋼結構拱棚7個。近年來,后稷農場始終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基礎,運用多種現代化種植技術,大力發展智能生態農業,在利用蔬菜秸稈還田技術改善土壤環境的前提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按照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和品牌化的發展要求,建立起了高標準的智慧農業應用基地。通過積極推廣現代種植技術、推介優良品種、共享市場信息等途徑,帶動周邊發展高效蔬菜基地1000余畝,建設蔬菜大棚500余個,增強了當地蔬菜種植規模效應,增加年經濟效益約4000萬元。

  探尋發展方向,瞄準生態農業。農場責任人韓軍退伍返鄉后,跑過運輸、種過糧食,個人發展尚可,但覺得與退伍時的愿望——“報效鄉親、有所作為”還有差距。2004年,韓軍開始學習溫室大棚蔬菜種植,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種植經驗。為擴大示范引領效應,取得進一步發展,2015年韓軍流轉本村土地200余畝,成立東營市后稷家庭農場有限公司,建設了33座現代化高標準日光溫室蔬菜大棚,把目光瞄向了生態農業,開始從事綠色、無公害蔬菜的種植和銷售。

  引進先進科技,實現智能管理。目前農場的高標準日光溫室蔬菜大棚和中大型全鋼結構拱棚全部安裝自動卷簾機和遙控系統,由人工放簾轉換為自動卷簾,1000平方米大棚的卷簾時間由90分鐘縮短為5分鐘,節省了勞動時間,減輕了勞動強度,延長了蔬菜光照時間,增加了光合作用。自動卷簾還使棉被排放整齊,大大增強了抗風能力。大棚全部安裝自動放風機和手機遠程控制系統,操作人員無需進棚,在外地也可遙控大棚溫度,實現了智能化、規模化管理,使溫度控制更加精準,節約大量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農場對現有的鋼結構溫室大棚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引進土壤含水量實時監測系統、可追溯實時視頻監控系統等現代化智慧管理技術,實現精準化管理;安裝肥水一體化系統,在自動化澆水過程中肥料施用均勻,吸收利用率高,肥料用量智能化控制,做到精準施肥,從而實現澆水、施肥全部自動化。

  運用現代農技,提升果蔬品質。多年來,韓軍經過學習取得“農民正高級農藝師”的職稱,并通過培訓將農場蔬菜管理經驗和最新種植技術傳授給農場員工,幫助大家提升蔬菜種植技術,農場員工也陸續參加各種專業種植技術培訓及職業農民培訓,為蔬菜種植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目前,農場推行多種綠色防控技術,如運用昆蟲信息素、殺蟲燈、誘蟲板(黃板、藍板)等,防治蔬菜害蟲。積極推廣應用食餌誘控、防蟲網阻隔等理化誘控技術,有效保證有機綠色品質和產量。實施科學用藥技術,在不影響果蔬品質的前提下,優化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合理確定交替使用、精準使用和安全使用等技術,加強農藥抗藥性監測與治理,普及規范使用農藥的知識,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最大限度降低農藥使用造成的負面影響。

  注重綠色發展,發展循環生態農業。農場堅持運用蔬菜秸稈還田技術,將生產西紅柿、圓茄等蔬菜的秸稈廢棄物,打碎后全部返回土壤,通過高溫悶棚使其轉化為農作物綠肥,節省肥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土壤有機質。改掉傳統焚燒方式,避免焚燒所帶來的大氣污染,能將秸稈的營養物質全部保留在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減少棚內病蟲危害。

  規范生產管理,開具蔬菜合格證。農場按標準化要求建立了農產品追溯平臺,嚴格控制投入品使用,增加有機肥用量,使用微生物菌肥治蟲;加強農藥殘留檢測,嚴格控制化肥農藥殘留,切實做到了逢出必檢,每一批銷售出去的蔬菜都經過嚴格的食品檢測,檢測合格后方能外銷;對種植的所有品種進行農事活動記錄,并逐步完善平臺的生產記錄、銷售記錄;所有出售的蔬菜等農產品,全部按照規定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合格證上有農產品的生產信息,包括企業聯系人產地、農殘檢測及認證等,掃碼可對產品進行溯源。一張合格證,一份責任心,農場開具的蔬菜合格證向社會承諾農產品安全質量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禁用農藥、不使用非法物質、遵守農藥安全期間隔、嚴格的遵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保證生產干凈菜、安全菜。

  創建果蔬品牌,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標準化程度的高低,決定每個農場的生存和發展,只有實行標準化生產種植才能在競爭中生存發展。農場加強管理措施和制度建設,以“三品一標”認證為契機,對農場的水土和環境進行檢測,建立整套的“三品一標”認證管理標準制度,做到標準化管理。農場在發展過程中,注重打造自有果蔬品牌,5個蔬菜品種成功取得國家級綠色食品認定證書,11個蔬菜品種獲得了國家級無公害食品證書;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標準,做好農資供應和生產檔案記錄;建立蔬菜速檢監測室,通過及時精準的檢測保證銷售蔬菜安全放心;設計專用包裝箱,生產的產品統一粘貼綠色標識;加大宣傳力度,逐步增強品牌影響力,依靠品牌開拓市場,走品牌優勢發展之路。

  發揮模范作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農場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逐步發展壯大并帶動廣大群眾學習現代種植技術、推廣先進大棚管理技術和蔬菜秸稈還田技術、推介優良品種、共享市場信息等,降低蔬菜生產成本,提高果蔬品質,不斷增強蔬菜種植規模效應。近年來,帶動周邊發展1000多畝高效蔬菜基地,蔬菜大棚新增500多個,截至目前已達1000余個。以蔬菜種植為核心,圍繞種植和衍生的銷售市場、蔬菜運輸、農業投入品批發零售、農業單項作業承包、大棚物資及大棚工程建設等一系列產業迅速發展起來,解決了200余人的社會就業問題,創造社會價值1.5億元,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主力軍。為支持帶動周邊6個村莊經濟發展,農場主動承擔市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建成兩個全鋼構溫室大棚,幫助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3萬元,帶動周邊60多名農戶在家門口穩定就業,使其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余元。

  (作者單位:山東省廣饒縣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