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龍山鎮依托山水自然、鄉村田園特色優勢,抓住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設機遇,充分挖掘鄉村生態、旅游、文化價值,以整合要素資源、豐富融合矩陣、創新共建共享激活力、添動力、聚合力,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2022年以來,全鎮累計接待游客100余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000余萬元,為周邊村民提供直接或間接就業崗位700余個,農民戶均增收4000余元。
整合要素資源,變“單兵作戰”為“抱團發展”。龍山鎮堅持“旅游興鎮、產業富民”,依托山水自然風光和區位優勢,吸引了嗡嗡樂園、都樂農莊、東方九里晴川等眾多農文旅項目安家落戶,在成片、連線、布點上整合資源、系統布局,打造出產業聯動、集群發展、品牌效應的農文旅產業集群。一是“一盤棋”統籌。堅持系統推進、全局謀劃,主動融入“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銀杏、五千年文字”旅游大局,抓住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設機遇,整合丹鳳山、東方九里晴川、嗡嗡樂園、都樂農莊、葡萄酒莊、尊亨雅園6個農文旅企業旅游資源,利用銜接資金、社會資本6.7億元,規劃建設了10平方公里的農文旅產業核心區,打造“一區六園”的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格局。二是“一票制”貫通。在文化旅游方面,通過打通內環線、購置小火車,將片區內的丹鳳山、九里晴川、嗡嗡樂園、都樂農莊、葡萄酒莊、尊亨雅園串點成線,依托小火車“龍壹號”實現一票制貫通、一站式體驗,加強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握指成拳形成“拳頭旅游”目的地。三是“多元化”發展。堅持產業協同、多元融合、差異發展,引導丹鳳山、尊亨雅園發展康養產業,九里晴川發展高端民宿、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體驗農業,嗡嗡樂園發展蜂產品研發與蜂文化研究,都樂農莊發展采摘、電商,永鑫葡萄酒莊發展賓館、餐飲、酒文化,構建起集農業、蜂產業、康養、住宿、旅游等為一體的多元產業帶。
豐富融合矩陣,變“走馬觀花”為“沉浸體驗”。立足龍山本土資源、風土文化、區位特點等資源稟賦,樹立用戶導向思維,緊依市場需求、豐富融合矩陣,打造強體驗感和強互動性的新消費場景和多元化產品開發,提升鄉村旅游核心競爭力,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一是場景革命,打造沉浸式景觀。在東方九里晴川,打造集“江北最美梯田”觀光、農業觀光、農事體驗、露營住宿、休閑游玩體驗于一體的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三生三美”主題園區,讓游客徜徉休憩在景區,可聞果蔬香,可賞荷花韻,可見白鷺飛。深入挖掘蜂文化內涵,在嗡嗡樂園建設集觀光體驗、文化科普、工業旅游、運動休閑于一體的養蜂場、蜜蜂文化科普館、蜂產品觀光車間,打造嗡嗡樂文化IP。二是農業探索,深化沉浸式耕作。在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稻夢空間”主題園區,以1154畝作物景觀和近山濱水生態為基底,建設觀景臺、豐收廣場,運營稻田小火車,大力發展“大地藝術”“大地圖畫”等觀光農業。同時以開展稻田養魚、稻田養蟹立體種養,積極推進農事體驗游、科普研學游,讓游客在觀光體驗中擁抱自然、記住鄉愁。三是融合創新,打造多元吸引。在都樂農莊傾力打造“地瓜公社”品牌,促進農業向創意化、精致化方向發展,培育“農業+研學”“農業+文旅”“農業+品牌”產業新業態。大力發展口袋甘薯,探索甘薯“認養農業”,為消費者帶來田園生活樂趣的同時,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創新打造網紅場景,使都樂農莊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先后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省級精品采摘園”“省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創新共建共享,變“一方受益”為“多方共贏”。在吸引社會資本和經營主體投入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同時,探索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有效途徑和合理的利益聯動機制,促進項目共建共享和可持續發展。一是創新合作參與機制。完善農民參與機制,鼓勵農民以土地、資金、勞動力等入股農文旅項目。創新“土地銀行”模式,引導西樓、南樓、紀家店子、新旺4個村691戶農戶,流轉土地1154畝給山東土地集團管理運營,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創新村企共建模式,探索“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村民”合作模式,引導段家河村將160畝土地和200萬元集體資金入股嗡嗡樂園,并成立勞務合作社,促進共建共享。二是明確收益分享機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好分享發展紅利。在現代農業示范區,每戶可獲得“每畝1200元土地流轉收益+年底企業利潤5%的二次分紅+優先務工每天80元收入”,穩享土地租金、分紅股金、務工傭金三金收益。在嗡嗡樂園,段家河村以村集體土地、資金入股,每年可獲保底分紅30萬元;村民“忙時務農、閑時打工”,帶動勞務合作社年增收20余萬元。三是培育聯農帶農機制。注重發揮農戶主體作用,積極探索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社聯建“三聯三共”新路徑,引導群眾進一步融入農文旅產業發展格局,激活現代農業、旅游業、服務業等業態,有力帶動了農副產品、旅游觀光、綠色種植等產業發展,打造鳳凰嶺、隆海園等鄉村特色旅游品牌,為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縣龍山鎮人民政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