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射陽縣是中國優質粳稻之鄉,射陽大米香醇綿甜、筋道潤滑、食味獨特、好吃營養,特別受到上海等長三角地區消費者的青睞。射陽大米也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國農產品百強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價值245.32億元。近年來,射陽縣堅持品牌賦能,始終堅持做到“四個注重”,全縣形成烘干企業200多家,稻米加工企業70多家,年加工能力300多萬噸,稻米產業年產值超百億元,稻農年增收超3億多元,實現了“打造一個品牌,振興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注重品質提升
夯實品牌基石
優選優良品種。堅持“科技育種、種業先行”,早期選擇主打品種武育粳3號,2015年后推廣種植超級食味稻南粳9108,三年前又建立射陽大米產業研究院,研育出專屬品種“鶴香粳”1號。通過在上海、南京、蘇州等地舉辦大眾品嘗會、專家品鑒會,讓廣大消費者和專家了解種植品種。
加強基地建設。近年來,射陽持續加大優質稻米基地建設,全縣建成優質稻米基地60萬畝。基地實行供種、育秧、栽培、管理、收購“五統一”管理,保證了射陽大米優質原料,極大地提高了優質稻米的純度和射陽大米品質。
強化達標倉儲。優質食味大米,標準化儲藏是重要環節。射陽新建高標準倉儲50多萬噸,全縣達標倉儲能力超百萬噸,保證了70多家稻米加工企業80多條生產線、年加工能力300多萬噸的原料供給,有效保證射陽大米品質穩定。
強化標準制定。2019年,在制定種植、儲藏、加工團體標準基礎上,又制定地方標準,重點在品種選擇、綠色發展、理化指標等方面體現特色、優化規程,促進射陽大米轉型升級。
注重質量安全
保證品牌信譽
加大財政投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稻米產業發展,成立射陽大米產業服務工作專班、設立縣級專項獎補資金,制定出臺《射陽大米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射陽大米產業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的實施方案》等系列指導性文件,聚焦高標準農田、基地建設、良種推廣、質量溯源等重點環節,先后投入各類財政資金近15億元,為品牌建設與提升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堅持追溯管理。2019年,在全省率先開始對射陽大米加工企業產品實行質量追溯管理,創新比標簽追溯、合格證追溯省工省本的“雙碼”追溯模式,推進射陽大米質量安全溯源“雙碼”全面應用,并在相關媒體刊發公告,宣傳識別射陽大米的辦法。目前,全縣稻米加工企業追溯“雙碼”應用率達94.2%,實現來源可查詢,過程可追溯,質量可控制,安全無事故,提升了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開心”的感知。
堅持綠色發展。全面實施全國首批綠色循環種養試點項目,大力提高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面,積極推廣應用生物防治、物理誘控等綠色生態復合種養模式,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切實減少水稻土源污染,努力達到綠色栽培標準。全面申報綠色證書,稻米加工企業申報率達60%以上。
堅持維權打假。“射陽大米”品牌經營過程,一直伴隨著打假維權、限劣堵雜。射陽大米在上海等地享有“好吃安全”的市場信譽,經常受到假冒、摻雜產品的困擾。因此,射陽堅持依法依規常年打假,一抓現行,釜底抽薪;二抓窗口,凈化市場;三抓企業,規范管理。射陽大米內部督查、市場巡查、司法維權進入常態化。年訴訟侵權、制假案30起左右,年均法院調解判處16起。
注重豐富內涵
致力品牌提質
積極報獎。通過參加國家、省展覽會、展銷會、交易會等,申報有價值的獎牌,是豐富品牌內涵,提升品牌質量的重要手段。射陽大米先后獲得首屆、第二屆江蘇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江蘇品牌紫金獎等50多項獎項,獲得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中國農產品百強區域公用品牌,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國國際糧油交易會金獎,2016年、2018年、2020年中國大米十大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2020年中國十大好吃米飯,2022年中國糧油飼料展金獎,中國20屆綠博會金獎等40項塊國家級獎項,極大地豐富了品牌內涵,提升了品牌的價值。
積極爭取資金。把握政策信息,爭取項目資金,推進地理標志公用品牌建設,是品牌提升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先后爭取農業農村部地標項目提升資金250萬元,省知識產權局地標促進資金80萬元,正版正貨補助資金50萬元,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地標項目補助資金50萬元,射陽縣人民政府優良品種補助資金1200多萬元,質量安全追溯碼應用獎補資金100多萬元,射陽大米推介宣傳費800多萬元,這些資金為品牌建設與提升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促進了發展與提高。
積極爭取支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沒有政府的支持,職能部門的重視,要深入推進、提升水準,做出成效是艱難的,這就需要主動宣傳鼓動,獻計獻策,積極作為,爭取支持,推進活動。近五年來,射陽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不僅在每年的黨代會、人代會、團拜會、年度總結表彰會上都強調地標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還親自參與每年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宣傳推介活動以及縣內多次大米產業發展推進會,有力提高了各級干部的重視程度,提升了射陽大米地標公用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
注重推介宣傳
擴大品牌影響
建設宣傳陣地,講述品牌引領故事。利用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標項目提升資金,采取和企業聯辦方式,投資400多萬元,建設800平方米的射陽大米文化館,展示射陽大米的歷史、文化、農耕、品牌、發展前景等方面的特色和經驗,現已成為江蘇省糧油學會四星級糧油科普教育基地。
匯集產業亮點,編著射陽大米書籍。出版了全國地理標志首卷20萬字的《射陽大米叢書》,并在射陽大米產業發展論壇會上公開發行。
匯聚專家智力智慧舉辦產業論壇。從2020年開始,每年邀請10多名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工作人員,10多名國內頂級稻米專家,30多名大型糧食、數字化、互聯網企業等云集射陽,連續舉辦射陽大米產業提升論壇,極大提升了射陽大米品牌知名度和響譽度。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縣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