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村雜志社調研組到浙江調研“千萬工程”,目睹浙江鄉村面貌發生的歷史性巨變,基層干部群眾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不禁感慨,一項“工程”,持續堅持20年而未中斷,且還要破浪前行,靠的是什么?成功的密碼是什么?有哪些值得借鑒推廣和發揚光大的地方?這些都是調研組一路上思考的問題。
“千萬工程”被專家學者譽為“在浙江經濟變革、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讓列車換道變軌的那個扳手,轉動了鄉村振興的車輪”。這個“扳手”用得極為形象,生動地呈現出“千萬工程”在推動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這個“扳手”,就是投石問路的那塊“石”,一經投擲,便濺起漣漪浪花,繼而掀起奔騰巨浪;這個“扳手”,也是破解幾何難題的那條“輔助線”,這條“虛線”一經連接,便成為改革中的關鍵一招,發展中的實招硬招,讓浙江面臨的發展困境豁然明朗,遇到的發展難題迎刃而解。這個“扳手”,說到底是方法、是鑰匙,在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從而切中了老百姓最關心最急迫的“關鍵小事”。于是這歷史性地一“扳”,扳出了綠色引領、統籌城鄉、以人為本以及黨建引領、黨政主導,系統觀念、統籌推進等一系列的理念方法,為我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支撐。
從這個“扳手”,不由聯想到另外“兩手”,一個是“先手”,另一個是“接手”。
說到“先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先手棋”,下得“先手棋”就能為整個棋局贏得主動。“千萬工程”下的就是“先手棋”:把生態省建設放在第一位。這個“先手”,凸顯的是大局和全局意識。在當時浙江面臨既有環境污染帶來的“外傷”,又有生態系統被破壞造成的“神經性癥狀”,還有資源過度開發帶來的“體力透支”的情況下,只有改善生態環境,才能為未來贏得更多主動。這個“先手”,彰顯的是新發展理念。“經濟的發展并不代表全面的發展,更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只要金山銀山,不管綠水青山,這是‘吃了祖宗飯,斷了子孫路’的認識”;“抓生態省建設,就是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雙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千萬工程”正是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結出了浙江農村人居環境的深刻重塑,結出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深入推進,結出了鄉村產業的蓬勃發展,結出了鄉村治理的有效提升,結出了農民精神風貌的持續改善,結出了一個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再說“接手”。在浙江,調研組聽到最多的兩句話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20年來,浙江始終把“千萬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保持戰略定力,積小勝為大勝,創造了接續奮斗不停歇、鍥而不舍抓落實的典范。實踐證明,“千萬工程”的成功之處,就是20年的“接力棒”不僅接得住,而且接得好。這個“接力棒”,既是正確的政績觀,又是科學的方法論。觀念有時候比方法更重要,畢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接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不僅要甘于做鋪墊性的工作,而且要甘于抓未成之事;“接手”,要有一以貫之的歷史耐心,不能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更不能隨意“換賽道”;“接手”,要有守正創新的“接力意識”,既要把過去的好做法好經驗發揚光大,又要開拓創新、迭代升級、與時俱進,不斷把“千萬工程”推向新的高度。
“先手”是創新理論,“扳手”是科學方法,“接手”是精神傳承。“千萬工程”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我們要把“千萬工程”經驗總結提煉好、宣傳推廣好,作為三農系統開展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用以引領指導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