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甘南縣按照“落實責任、主動作為、統籌兼顧、點面結合、務求實效”的基本思路,在全省首創農廢智能回收管理平臺,為實現農業農村與生態環境保護聯動發展、相互促進提供了堅實的數字保障。
落實政府主導。甘南縣在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中始終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思想重視到位。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后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研究,嚴格按照《甘南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甘南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長效管理機制》等各項工作制度執行,明確相關單位和鎮村職責,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全力推動落實。資金保障充足。2023年,甘南縣委、縣政府先后撥付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專項資金117萬元,為開展回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回收主體明確。先后組織召開專題培訓會議4次,簽訂經營門店回收承諾書195份,簽訂種植合作社回收承諾書30份。
明確回收義務。將農藥經營管理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監管相結合,對全縣農藥經營門店開展督導檢查38次,督促門店按照“誰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建立回收體系、回收臺賬,以農藥進銷存系統為基礎,對于銷售的農藥數量依法承擔農藥瓶回收義務,對達不到回收要求的經營門店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全力確保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強化回收宣傳。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開展宣傳工作,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此項工作。2022年至今,已發放明白紙1400余份;利用微信群開展宣傳70余次,懸掛宣傳標語200余條,為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
創新回收模式。甘南縣始終著力構建出“回收網絡化、服務便利化、利用高效化、智慧數字化、監管自動化”的全鏈條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科學設置回收站點。采取利用已建成的農村生活垃圾分揀站、村級自建等方式,在10個鄉鎮建立網格化回收體系。積極探索有償回收機制。按照“布點合理,有序回收,資源利用”的原則,在縣級儲運站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中心,依托省級項目資金推出有償回收機制,確定農藥包裝廢棄物“兩義務、一有償”回收模式,即農資經營門店、種植合作社義務回收,村屯撿拾員有償回收。并安排專人負責、統一管理、登記造冊。創新啟動“互聯網+”回收機制。根據回收實際情況,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與互聯網有機結合,在各鄉鎮設置了農藥包裝智能回收箱20臺,通過與哈爾濱簡農公司合作,建立數字化回收臺賬和全方位監控一體化平臺。
帶動多種效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帶來了較高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生態效益方面,凈化了土壤環境,保護了黑土地資源和水生態環境;在經濟效益方面,帶動了當地村民獲得經濟收益16.32萬元,助力了鄉村振興事業;在社會效益方面,回收廢棄農藥包裝物可以提取其中有價值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再次利用,減少資源浪費。
通過打造“一個網格管全部”,營造良好數字生態,使農藥使用者的回收意識不斷增強,逐步形成回收習慣,自覺維護農村生態環境。多年來累積田間地頭的“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清理,減少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對農田生態系統的破壞。與此同時鄉村環境、面貌發生明顯改觀,形成了全民參與治理、全民共享成果的新格局。
(作者單位:朱海濤,黑龍江省甘南縣農業農村局;王飛、王逸群,甘南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