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熱乎的飯團、燒麥,一杯杯新鮮的光明牛奶、熱豆漿擺上了上海市民的餐桌;蔬菜基地里作畦機、播種機、移栽機、自走式綠葉菜收割機等農機裝備實現了“機器替人”;崇明花博園的光明母港垂直農業研究中心里國內外各種技術類型的“植物工廠”探索著“未來農業”……
這是光明食品集團夯實上海城市主副食品、筑牢供給底板、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景象。近年來,集團緊扣“讓市民離不開光明”的奮斗目標,不斷增強融合共生的光明核心競爭力,“融”出新活力,深耕主業“融”產業,整合食品相關資源,做強做大食品產業,為上海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奶罐子”等提供了重要保障;“融”入城市服務功能,推進城市廚房建設、開啟康養產業篇章;“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聚力高水平區域一體化發展、農業食品供應鏈深度合作,創造一個又一個發展新篇章。目前集團已發展成為立足上海、布局全球,集現代農業、食品加工制造、食品分銷與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綜合食品產業集團,年營收規模1500億元以上,2022年躋身上海市百強企業17位、中國企業500強第174位,成為走在農墾企業集團發展前列的“優等生”。
融產業,筑牢城市供應底板
今年春耕時節,光明農發集團萬頃糧田處處呈現人勤春早、生機勃勃的春耕景象。無人機“嗡嗡”鳴響,按照既定的路線,飛翔在農場的田壟之上。辦公室里,年輕的農技人員根據無人機傳回的數據,在線分析農情、調度農事。
“我們積極探索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運用,無人機巡田、無人駕駛農機、作業質量智能監測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飛防質量監管系統、智能灌溉系統等多項技術已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便捷,為管理決策提供了依據。”光明農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里,昔日的“汗水農業”搖身一變,成了“智慧農業”,高質、高效讓種植基本盤更為牢固。
農業是光明之基,是集團食品全產業鏈發展的源頭支撐,承載著光明食品集團“推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農業航母”的殷切期望。2021年11月5日,農發集團正式組建成立,集聚光明旗下的糧食種源、耕地、種植、倉儲等農業資源,形成了稻麥科研、育種、種植、加工、收儲、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成為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的糧食生產經營企業。
農發集團的成立是光明食品集團深化農業領域改革、堅持深耕食品主業的生動寫照。“光明應該更好地發展核心產業,提升光明的核心能力。心無旁騖做好主業,加快推動主業之間的整合融合和高效協同,推進集團產業相互賦能。”光明食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是明芳說。如今,上海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奶罐子”,都跟光明食品集團息息相關。
“這是上海的一家乳品加工廠,十萬平方米的智慧車間里,5000個傳感器、18000個自動控制閥的信息被實時傳輸到中央控制室。因為數字化的全方位應用,每瓶牛奶生產過程的數據被清晰記錄下來……”近日,央視《新聞聯播》把鏡頭對準了光明乳業,新聞報道中的場景正是光明乳業華東中心工廠,作為全球最大的液態奶單體工廠,通過數字化應用系統實現工廠生產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乳品加工生產智能制造水平。
乳業是光明食品集團的老牌強勢產業,光明牛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讓每一滴奶都體現光明品質”,從牧場到終端,光明乳業專注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生產端追求“鮮活”標準,已有25家自有牧場、1個奶牛育種中心、5家自有飼料加工廠,對標國際奶源管理標準,全面提升奶牛牧業技術集成水平與奶業質量水平。流通端建立“五星冷鏈”體系,確保新鮮產品在物流端的品質和食品安全,建成全國最大的鮮奶配送平臺,由“送奶到家”升級為“鮮食宅配”。
2021年,光明乳業榮獲上海市最高質量榮譽——2020年度上海市市長質量獎(組織),成為了該獎項自2008年設立以來首家獲獎的食品企業。
做優老牌產業,搶抓新興機遇。隨著人民對健康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蛋白的營養健康食品受到大家追捧。光明食品集團敏銳察覺到了這一趨勢,旗下光明國際及時調整戰略定位,實現了從海外投融資平臺公司向高蛋白產業集團變革的華麗“轉身”。
從2020年光明國際與梅林股份重組,到2021年農牧科技的加入,光明國際成功“轉型”到高蛋白肉類產業鏈體系,為業務協同和產業發展構建了基本骨架。光明國際現已初步形成了從上游優質肉類資源構建、中游生產加工制造和商貿集采,到下游集成分銷運營和品牌終端零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布局,探索出一條具有光明特色的高蛋白產業發展之路,并力爭成為全鏈條競爭力上海第一、長三角前三的高蛋白領軍企業。如今的上海市民,足不出戶,便能品嘗到純正的新西蘭草飼牛羊肉。
目前,光明食品集團在上海市場的乳業占有率80%以上,肉業(牛肉、豬肉)占有率40%以上,小包裝大米占有率約60%,蔬菜、肉類、果品批發量分別占全市農批總量的70%、60%、50%以上,遠洋漁業捕撈量達到15萬噸,成為筑穩“滬上糧倉”的重要力量。
融服務,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包子、油條、蔥油面、煎餅果子、生煎饅頭,花樣主食熱氣騰騰;豆漿、牛奶、咖啡,必備飲品暖胃暖心;煎蛋、雞排、烤腸,煎炸食品色澤金黃……透明的櫥窗里,各式各樣的早餐讓人眼花繚亂。每天來BK24光明便利屋買早餐,越來越成為許多上海上班族的習慣。
BK24光明便利屋是良友集團持續推進“光明早餐”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良友集團是光明食品集團全力推動城市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之一。自上海發布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來,良友集團積極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讓市民離不開光明”戰略目標,圍繞解決上海市民一日三餐特別是早餐就餐難的問題,深耕城市廚房體系建設,布局零售、餐車終端,挖潛中央廚房產能,推進“千店百品”建設,著力提升“光明早餐”品牌顯示度,讓上海人民吃早餐更舒心、暖心。
在BK24光明便利屋吃早餐,除了花樣多,更有“科技味”。便利屋安裝了智能早餐自提柜,消費者通過微信小程序一鍵下單,即可在確認的取餐時間內,到門店智能保溫柜掃碼取餐,吃上一份熱氣騰騰的早餐。除此之外,手脈支付的飲料柜、機器人炒菜機等新鮮事物在門店也隨處可見。不一樣的早餐場景,備受消費者的青睞。
光明城市廚房體系全方位服務市民餐飲消費的“最后一公里”,只是光明食品集團主動融入上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的一個方面。為了更好地服務上海市民,光明食品集團提升供應鏈布局,探索“產業+服務”融合共生的組織形態變革。為將更多更優質的產品更快送到消費者手中,升級光明隨心訂平臺;為不斷完善倉儲、運輸保障,打造四大批發市場群落……與此同時,光明食品集團主動開啟了康養產業篇章,成為養老產業的“生力軍”。
聚焦“康養+”服務,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上海市康養集團從食品、康復、慢病管理等方面,聚焦老人們的多元需求,打造安全可靠的優質服務。布局護理醫院、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域外康養五大業務板塊,培育康養核心競爭力;激活金融賦能和數字化驅動引擎,提升智慧養老水平;打造“康養+食品”“康養+康復”“康養+慢病管理”三大服務特色,提供普惠型、多元化的養老服務,助力上海老年群體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光明食品集團的服務不僅體現在城市服務上,還體現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上。每年的進博會上,光明食品集團總是最忙碌的那一個,集采購、參展、服務聯絡溝通于一體。
除自身參展展示自己的最新產品,與國外合作引進新技術新產品,打造全球食品集成分銷平臺,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在服務消費者和專業客商外,進博會上集團還不遺余力拿出一切資源,保障供應,提供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接待會務,做好各項運營保障工作,確保進博會圓滿舉行。
融入長三角,
勾畫一體化發展“同心圓”
四五月份的上海農場,蒼翠蔥蘢,綠意盎然,廣袤田野上機聲轟鳴,一派喜人的農業生產場景。
上海農場雖然隸屬于光明食品集團,但卻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是上海的“飛地”。20世紀50年代,一群熱血青年響應時代召喚,從上海來到鹽城大豐這片土地參與農場建設。現今的上海農場依然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米袋子”“菜籃子”“奶罐子”,并與大豐區形成了“區場一體化”合作。
早在2020年,大豐區就與上海農場聯合出臺《關于推進大豐與上海農場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并主動參與大豐區的農業建設。如上海農場近年來致力于打造禽蛋龍頭產業,通過產業聯結,輻射帶動區域內蛋雞養殖產業共同發展,以“自有+規模化養殖場+農戶”的集成合作管理方式,在跨區域合作布局上“出重拳”,與蘇北腹地等規模化養殖場展開合作,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上海農場只是光明食品集團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踐行者”之一。集團所轄面積最大的幾個農場都不在上海,而在長三角其他地區。近年來,在上海市政府《關于促進上海域外農場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引領下,集團深化“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意識,進一步加強域外農場產業規劃發展,拓展“壓艙石”的功能和戰略空間的內涵,加強墾地合作、墾墾合作,將農場作為區域協作的“橋頭堡”和“根據地”,加速構建區場一體化。
放眼江蘇之外,在安徽的宣城、滁州、淮北、阜陽等地,光明食品集團與各地相關部門和企業圍繞建設全國型的綜合物流中心、光明生態智慧奶業產業園和打造綠色生態農產品等項目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打造長三角現代農業一體化發展新樣板。
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既推動了企業的穩步發展,更造福各方百姓,讓更多人成為受益者。
“我們吃到了正陽定食的學生餐。”如今,在大豐的70多所公立學校中,學生都吃上了上海農場旗下正陽定食設計的學生餐,安全放心、營養豐富。在上海,很多學校的學生也吃到了同款學生餐。這是集團“光明城市廚房”項目的成果之一,也是集團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生動體現。光明城市廚房充分利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通過啟動“上海農場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探索“凈菜+后廚”一體化服務新業態,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目前,上海、南京、無錫、揚州、鎮江、鹽城等多個長三角城市的學生、企業員工等都是這份營養健康餐食的受益者。
通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光明食品集團位于長三角的各塊“飛地”也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發展“生態+農旅產業”和“生態+康養產業”等,給上海市民帶來了歸園田居的愜意和舒適宜居的休養體驗。
應時代之變遷、領時代之先聲、立時代之潮頭。據介紹,接下來,集團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化產業鏈供應鏈改革,構建相互賦能的產業同盟,推動“產業+服務”融合共生,努力提升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專業化水平,打造光明城市服務品牌,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中,努力踐行“讓市民離不開光明”的奮斗目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