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老徐種橘記
時間:2023-03-08 00:50:29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方志權 字號:【

  老徐名叫徐俊雄,成長在農村,但是卻沒有正兒八經地干過農活。要說到種橘子,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2012年,50歲的徐俊雄,棄商從農,成立了上海錦雄果蔬專業合作社。從那時起,他就定下了“種出全上海最好吃的橘子”的目標。

  “開發金山蜜橘,拓展金色產業”,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來,有苦也有甜,但他始終如一,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做甜蜜的事業

  2002年,老徐到上海松江區與朋友合伙買下一個五金市場,光做股東年收入就有100多萬元,日子過得蠻滋潤。

  2010年,老徐和太太一起在日本旅游時,在超市看到了一種橘子,折合人民幣54元一個。

  什么橘子能賣這么貴?老徐說:“我這個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吃,于是就買了幾個柑橘嘗嘗,柑橘入口的瞬間就把我俘獲了,我仔細查看了包裝袋,發現這種橘子叫‘愛媛28’。”

  回國以后,“愛媛28”令老徐念念不忘,他相信如此高端的水果在上海這座大都市一定有廣闊市場。他打聽到浙江象山種植了該品種,名叫“紅美人”,售價30元一斤。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上海金山與浙江象山都是臨海型,土壤、酸堿度均合適,這讓他信心十足。通過幾番尋覓,在橘子的大類中,老徐最終瞄準了以“紅美人”為首的幾個新品種,準備通過試種,篩選出種植管理上、市場反饋上優勢最強的品種。

  老徐坦言,起步時曲折很多,當時的農業部門朋友并不支持他搞橘子種植,理由是橘子在上海郊區算不上是有競爭力的品種,而且崇明的柑橘種植面積相當大了,效益又不好。后來,老徐用實際行動消除了這個顧慮。十年來,老徐的園藝場一年比一年紅火。筆者在采風時,老徐的手機就響個不停,打來的都是要訂購“紅美人”的老客戶。今年,老徐的合作社“紅美人”投產面積100畝,平均畝產1000公斤,銷售均價每公斤40元,銷售額400多萬元。目前為止,合作社已先后引進了“紅美人”“甘平”“春香”“明日見”“黃美人”“陽光一號”等10多個品種。其中,錦雄“紅美人”“衛美人”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這個200畝的果園,我們自己投了1000多萬元,再加上政府支持,總投資差不多有2400萬元。”目前,已建了160畝現代化設施大棚,實現了水肥一體化。做農業雖苦,但我還是喜歡。”老徐說,要將這項甜蜜的事業長久地干下去。

  在“苦澀”中轉型升級

  投資農業確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選對品種后,老徐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難,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關口。

  老徐坦言,與其他水果品種相比,“紅美人”的種植難度相當高。其中,第一大特點就是不耐低溫。2016年1月,金山地區遭遇嚴寒,最低溫度甚至達到零下11度。而當時,他的基地還沒有搭建大棚,“紅美人”抗不過去是必然的。如今,在他的基地里,“紅美人”果樹都生長在大棚里,基本不受嚴寒天氣影響。

  “紅美人”的另一特點是易衰退。果樹容易生病死掉,老徐說:“‘紅美人’十分嬌氣,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肥料也是如此。”因此,他專門采購了水肥一體化的滴灌系統,實行精細化的施肥和澆灌。

  “紅美人”再一個特點,是怕雨澇災害。2021年夏天,受臺風“煙花”影響,基地“紅美人”大樹死亡40%,減產近一半。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老徐和他的家人并沒有就此“躺平”,而是推倒從來,修堤壩、挖死樹、育新苗,引進新品種,增加新設施……講到動情處,老徐眼中含著淚花,但眼神始終那么堅定。

  老徐熱情地讓我們品嘗“紅美人”,與普通橘子相比,這款橘子果皮極薄,果肉上囊衣如糯米紙,其口感類似果凍,入口細嫩無渣。酸甜可口的味道以及豐富的汁水,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老徐告訴我們,他家種植的“紅美人”之所以風味上乘,關鍵在于他擅長在綠色生態上做足文章。

  早在2017年,基地就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他在基地使用天敵、殺蟲燈、性誘劑等生物和物理防治,減少化學投入品使用,使產品更加安全優質。

  他的第一個秘訣是“重施有機肥”。每年每畝土地要施5噸有機肥,而且是以腐熟牛糞為主的有機肥。這樣,土壤中有機質中微量元素豐富了“紅美人”的口感,橘子的風味更好了。

  第二個秘訣是“生草栽培”。在果樹下種上草頭,讓其自然枯爛在土壤里,變成肥料,營造生物多樣性環境,有利于果園保溫保濕和蚯蚓的生長,而蚯蚓肥又成了不花錢的上好有機肥。因此,老徐家的果樹下土壤里野生蚯蚓要比別處多得多,揭開草皮就能看見一條條的蚯蚓。

  第三個秘訣是“整枝修剪”。形成了一整套既有利于長樹又利于結果的獨特修剪方法,及時做好吊枝疏果,提升柑橘樹勢,讓數量服從質量。

  第四個秘訣是“巧過飛鳥關”。老徐笑著說:“鳥兒們都知道我家的橘子又香又甜,都成群結隊地過來叼啄橘子。”他花了6萬多元,在大棚內全面架設了防鳥網,這才有效減少了鳥類的危害。

  上海地區傳統方式種植柑橘掛樹采摘期只有3~4個月,未來的日子里,他將通過優良品種引選,多品種搭配,改進栽培模式,延長柑橘成熟采摘期,實現優良柑橘周年有8個月可以采摘。同時,繼續開展優良柑橘綠色生態化研究,進一步減少農藥化肥使用,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優質品種。老徐說,眼下正是晚熟品種“甘平”的上市高峰,“甘平”果型好、汁水多、甜度高,品質絲毫不輸“紅美人”。

  將種植事業傳下去

  老徐告訴筆者,眼下妻子、岳父均在基地幫忙。27歲的二兒子也在2018年放棄服裝店的生意,子承父業,來到基地扎扎實實地學習種植技術。學習工商管理的兒媳婦,放棄了外文教師的優厚待遇,從浙江縉云來到了上海金山,搞起了直播帶貨,使果園的銷售渠道更加多元化。更讓老徐引以為豪的是他的三兒子考上了農林學院,屬于專業對口,是未來一家子中最有力的生力軍。未來可期啊!

  有了家人的支持,老徐干勁更足。除了硬件投入更新外,他更注重品種的更新迭代。

  “種植出全上海最好吃的橘子”,老徐已實現了十年前給自己定的目標。他表示,“到2025年,合作社200畝柑橘年產量達30萬公斤,年產值突破1000萬元,高效農業、精品農業真是大有可為。”說完,精神飽滿的老徐又要到基地里面從頭到尾巡查一遍,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

  夕陽照在老徐的身上,我們看他真是美極了。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