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稍等會哈,我先看完這幾個病人。”
一走進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張家樓鎮逄家桃園村的衛生室,就見到了忙碌的村醫崔煥平,此時的他正在忙著給前來看病的村民把脈問診,并指導村民如何用藥。“大爺,記住了,這個藥一天吃兩次,一次兩片。”這些場景是崔煥平這一段時期以來的日常。對于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他會進行血壓、血氧、心率等監測,還會詢問村民身體有沒有其他不適。
忙了大半天后,崔煥平終于能緩一緩歇口氣了:“這兩天還好點了,病人比之前少多了,前兩天真可以說是忙得暈頭轉向。”2022年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一時間村里好多人都出現了類似新冠的癥狀,如頭痛感冒、發燒等。“那時候藥品也很緊缺,加上社會上各種言論都有,大家人心惶惶。但好在,村里的情況并不算嚴重,到目前為止,一個重癥和死亡病例也沒有。”崔煥平說。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全國各地陽性人員激增,我們村‘兩委’也非常重視,根據村里和村民的情況提前謀劃防治策略,確保村民們的生命健康。”逄家桃園村黨支部書記逄境明說。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優化,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也轉向“保健康、防重癥”。農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保障的重點地區,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務的重點人群。
“前幾天接診量一天能有幾十人,基本都是新冠感染的相關癥狀,中老年人占大多數,有幾天晚上我都直接睡在衛生室。”崔煥平介紹起衛生室的情況:“隨著防治的一步步深入,這兩天每天接診量已明顯下降,一天大概不到20人。”
衛生室的藥房里,幾個架子每層都擺滿了藥品,退熱類、止咳類、清熱解毒類、止瀉類各種藥品應有盡有。“現在藥品已經很全了,不像剛開始的時候那樣緊缺。”前期村衛生室也一度面臨缺藥的情況,村支書逄境明得知情況后,通過自己多年在外打拼的人脈資源,多方籌集,最終籌來了村民急需的藥物,保證了村衛生室藥品供應不斷檔。除了藥品,村衛生室還有血氧儀、制氧機等醫療設備。“這些設備都是政府給統一配備的,像這臺制氧機,很早就已經配備了,對于有基礎病的人群能夠及時通過這些醫療設備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早發現、早治療。”逄境明說。
為打好農村疫情防控這場仗,當地政府嚴陣以待、提前謀劃、提前準備,多次印發文件指導各村做好宣傳,引導村民少出門、不聚集,對癥用藥。同時,協調各方力量,配發愛心醫療包、制氧機、血氧儀等醫療物資,全力保障村民健康安全。“政策一調整,考慮到可能面臨的大規模感染,鎮政府統一配發了包含感冒藥、抗原等的愛心醫療包,我們第一時間根據村民的情況,對困難人群、有基礎病人群組織發放,確保他們在出現癥狀時能有藥可用。”村黨支部委員逄菊花說。
“您稍等會哈,我這就去您家看看。”臨近采訪結束,崔煥平又接到了村民的問診電話,沒有遲疑,背上醫藥箱就踏上了去村民家的路。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我想,有他們作為村民健康的“守門人”,我們一定能確保農村疫情平穩過穩。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