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公布,這是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第4個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發出的第20個一號文件。這個文件明確了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總體思路,部署了9個方面33項重點工作,既突出了新形勢新任務,又保持了連續性穩定性,再次發出重農強農信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研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重點聚焦的內容是:
農業強國“五強”目標。文件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要立足國情農情,體現中國特色,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這是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后,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對建設什么樣的農業強國提出“五強”目標。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要注重方式方法,把握好時度效。我們要準確把握農業強國的內涵要義、目標任務、建設路徑,按中央決策部署抓緊研究制定建設規劃,做好整體謀劃和系統安排,分階段扎實穩步推進。
牢牢守住兩條底線。文件強調“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健全農民種糧得實惠、地方抓糧不吃虧的機制保障。千方百計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完成好全年糧食生產、擴種大豆油料的硬任務,把種業振興行動切實抓出成效。要加強農業和水利基礎設施、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要繼續壓緊壓實責任,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把幫扶政策銜接好、措施落到位,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
推進鄉村發展建設。文件對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鄉村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和美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我們要瞄準國家重大需求,發揮科技利器威力,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先進農機研發推廣。要抓好產業振興這個重中之重,重點做好“土特產”三個字文章,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增收、經營增效,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讓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強化組織領導保障。文件要求“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對強化組織領導、支撐保障作出詳盡安排,充分體現了中央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的要求。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突出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強化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責任,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強化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功能,壓實縣級責任,推動鄉鎮擴權賦能,夯實村級基礎。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堅持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健全鄉村多元投入機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的二十大和中央一號文件部署,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安排落實好,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奮力開創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交出圓滿答卷。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