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安徽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農擔”)作為政策性擔保機構,主動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
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重農抓糧政策,加強頂層設計,印發糧食產業擔保支持政策,創產品、簡流程、深實踐,全力落實國家糧食宏觀調控政策,保障糧食信貸需求,做“國之大者”的“行之實者”。截至2023年7月末,為糧食主體擔保貸款70.84億元。
聚焦糧食主產區
安徽農擔緊盯產糧大縣,圍繞糧食種植、糧食加工流通儲備、種業振興、耕地質量提升、農機農資等重點領域,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種植、購銷等擔保服務,組織各市業務管理中心開展大走訪活動,提前了解糧食主體貸款需求,收集客戶資料,為客戶辦理授信業務。依托糧食主產區的產糧大縣,安徽農擔給予差異化政策支持、業務指導等,充分激發產糧地區糧食種植生產積極性,不斷提升擔保服務水平。比如,阜陽是安徽省農業大市、糧食大市和全國聞名的“百億江淮糧倉”,安徽農擔與阜陽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把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雙方合作支持的重點領域,政府出臺政策,財政貼息,納入產業鏈,實現從單體到集體合力發展,持續穩固阜陽糧食主產區地位。
聚焦產品適配性
安徽農擔立足區域特色,聚焦糧食全產業鏈發展,將擔保服務融入“耕種管收儲加銷”糧食全產業鏈條各環節,精準做好種業振興擔保服務,與種業上市公司荃銀高科深度合作,做強訂單農業,協同延展糧食產業價值鏈條。支持濉溪小麥良種繁育,推進小麥種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滿足種糧大戶資金需求,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對接,建立55115戶的種糧“白名單”,擴大服務覆蓋面;著力服務糧食加工流通倉儲,與郵儲銀行推出“糧食收購貸”,支持糧食企業原糧收購加工、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等,根據糧食企業旺季收儲資金需求,加大季節性收購貸款支持力度。同時,相繼推出含山大米、濉溪小麥、懷遠糯稻、鳳臺水稻等產業鏈生態擔保產品,在全產業鏈上配置金融資源,滿足各鏈條上客戶的融資需求,為糧食全產業鏈生產經營注入金融活水。
針對差異化糧食主體融資需求,安徽農擔因地制宜創新推出“種糧擔”“農機擔”等專屬產品,為符合條件的糧食主體提供貸款擔保,全面執行0.5%優惠擔保費率,根據糧食主體種植、收儲等資金需求,加大季節性擔保貸款支持力度,讓便捷、易得、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惠及糧食主體。同時,形成“種糧擔”“農機擔”產品操作標準,針對“白名單”內的種糧主體,擔保金額30萬元以上的項目進行快審快批,最快實現一個工作日完成審批;擔保金額30萬元(含)以下的“白名單”內項目取消反擔保措施,進一步提升種糧主體擔保貸款的可得率,提升糧食領域產品適配,落實國家戰略。
聚焦糧食生產經營主體
安徽農擔秉承家國情懷,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確保支持精準化。每年專門印發春耕備耕擔保服務工作通知,相繼開展“春風行動”“早春行·碼上辦”行動、“大走訪、大服務、大提升”活動以及“種糧擔”勞動競賽等活動,全員集中精力攻堅克難,深入一線調研走訪,對接春耕備耕、三夏農忙、秋收秋種、冬藏冬運等重要時節糧食產業金融需求,建立綠色通道,緊盯全省種糧主體“白名單”,將糧食重點領域貸款、種業領域擔保貸款納入擔保支持戰略配置范圍,擔保貸款優先保障、優先滿足,確保擔保服務不誤農時、不誤銷售。比如,“大走訪、大服務、大提升”活動開展期間,安徽農擔領導先后深入一線調查研究三十余次,11個市級業務管理中心召開鄉鎮推介會累計近三百場,走村入戶掃碼11429戶,發放宣傳單頁超萬份,全力保障新農主體資金需求,活動期間,為糧食主體擔保貸款18.86億元,有效提升擔保服務的針對性、時效性,保障農業生產,切實守護大國糧倉。
聚焦優質高效服務
安徽農擔充分利用先進的金融科技、銀擔互聯互通等優勢條件,持續創新擔保,探索服務糧食安全的有效路徑。做到零距離服務,針對農業生產“短、頻、急”的特點,安徽農擔以“農信碼”為載體,深入各地鄉鎮,全地域、多渠道廣泛宣傳推介,放大“碼”的功能,改變依賴銀行推送的舊路徑,實現擔保貸款碼上填、碼上辦、碼上查,讓金融服務走進千鄉萬村,對新農主體融資需求主動觸達;做到高效率處理,加強銀擔協同,打通銀擔信息系統,已與十余家銀行進行系統對接,貫通作業鏈條,落實閉環管理,實現掃碼項目及時響應、快速轉化、限時辦結,做到數據實時回落、實時報送、智能決策,擔保貸款實現線上申貸、審核,線下對接等一站式服務,大幅提高業務辦理效率,提升糧食主體擔保貸款的便利度、滿意率和獲得感。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下一步,安徽農擔將一以貫之全力服務糧食生產經營,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升服務國家糧食安全質效。一是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大力支持種業、高標準農田建設、中低產田改造、農業科技轉化、化肥儲備等重點項目,不斷完善特色金融舉措。同時,牢固樹立大食物觀,支持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推動食用菌等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支持鄉村產業振興,持續加大農業全產業鏈創建,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全力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文章。三是推動數字化轉型,強化科技賦能,通過數字化手段切入糧食生產、儲備、購銷、加工、進口等全產業鏈條金融業務場景,進一步提高農戶擔保貸款可得性,構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贏的糧食金融服務生態。
(安徽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