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永嘉縣鶴盛鎮羅家寮有這樣一個自然村,全村只有60戶人,但每年游客絡繹不絕,從市區慕名而來的游客說:“大老遠來吃頓烤全羊,就是沖著它的名氣來的。”這就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嶺上村,村內建筑保留著明朝嘉靖年間建筑風貌,并有極其豐富的生態資源。早在2002年之前,該村因四面環山、交通不便,村子里只剩下20來位老人留守,青壯年都外出“討生活”,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為謀求發展出路,嶺上村2002年6月開出第一家農家樂,推出“烤全羊”特色菜,至今已發展形成35家農家樂,年接待人數超100萬人次,銷售烤全羊8萬余只,年營業額超1.5億元,成為全省聞名的“烤全羊村”,先后獲評省級農家樂特色村、省級旅游強村、浙江省森林人家等稱號。
在“一張白紙”上做深產業文章
以“領頭羊”成就“烤全羊”。近年來,永嘉聚焦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結合各村實際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發展方案,鼓勵各地不斷探索產業發展路徑。嶺上村搶抓這一機遇,2002年6月在縣委縣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在寧夏、新疆一帶做生意的金邦乾,回到村里開起第一家農家樂“山里人之居”,不久之后,金春友也開了一家農家樂,取名“白云人家”。“嶺上人家”從此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在農家樂開出的頭兩年,主要以土雞、野豬等農家菜為主,缺乏地方特色,為了迎合游客口味,推出了“烤全羊”特色菜系,經過不斷試驗和更改調料配方,這個點子終于開始奏效了,其他村民在他們的帶動下也逐漸開起了農家樂,并以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的方式積極開展“傳幫帶”,帶動全體村民通過單個干、入股干、抱團干的模式,開設以烤全羊為主打菜的農家樂35家,其中省市星級農家樂有11家,打造了省內外小有名氣的“嶺上人家烤全羊”這塊金字招牌。
更好發揮自然與美食優勢
以“配套強”推動“產業旺”。針對像嶺上村這類極受歡迎的短途吃喝游玩打卡點,當地充分依托自然與美食的資源優勢,大力推動消費提檔升級,不斷創新管理體系,完善各類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嶺上人家知名度和美譽度。完善硬件設施??h鎮村三級籌資投入3000多萬元,實現了油煙凈化系統、隔油池和生活廢水處理裝置全覆蓋、養殖棚等違章小屋全拆除,同步打造了計時停車場、智慧旅游導覽系統等,有效緩解了節假日游客停車難問題。同時,村民自發籌資60萬元修建村路網和石碇埠,投資100萬元建設的環山游步道,并將村里的危舊祠堂重新修繕作為游客接待中心,村容村貌實現了大變化。特別是將夜景靚麗工程進行了提升,每當夜幕降臨,村落的燈籠整齊劃一地全部點亮,美景、美食讓游客流連忘返,紛紛拍照取景留念。強化管理運營。村內自發成立了“七人自治小組”,由業主投票選出管理人員,合理設置人員架構,對全村進行統一管理,并按要求自覺遵守管理協會出臺的各項規定。同時,嶺上村還創新推出了“物業進村”模式,引入第三方物業公司,負責全村的公共衛生清掃、“門前三包”監督、停車秩序維護等工作,進一步規范內部運營管理。深化制度監管。根據縣相關職能部門制定的積分評定細則,按照統一標準建設“陽光廚房”,并實行動態積分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執法檢查、評定量分,實行紅牌停業整頓、黃牌限期整改、橙牌危險預警的“三色”管理模式,全力為“舌尖上的幸福”保駕護航。
利用自身資源拓展延伸產業鏈
以“拓產業”帶動“大轉型”。嶺上人家如果僅靠烤全羊這一單一的產業發展,很難實現長久發展,注定將成為快節奏生活的短暫“潮流”。為了讓“烤全羊”能夠持續保持生機活力,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持續推進“強鏈延鏈補鏈”,積極探索玩樂、休閑、觀光等延伸項目。立足“嶺上人家”農業、旅游資源優勢,開發了以體驗式為主的農事參與活動,通過免費的體驗式放羊、體驗式種菜等活動,鼓勵城市居民、特別是親子體驗農活,感受田園生活的安逸,逐漸延伸形成了一條休閑體驗型產業鏈,推動“嶺上人家”從“賣烤羊”向“賣風景”“賣體驗”轉變,進一步提升產業價值鏈。釋放“烤羊+”消費活力。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聚焦“烤羊+”產業新模式,打造了“嶺上人家”農特產品商業區,每戶每家都設立了1個農特產品銷售點,每年銷售本地雞蛋、素面、草藥、蜂蜜等20多種楠溪江農特產品達300多萬元,以出租農產品售賣點、經營飲料酒水、收取停車費等形式年增收200余萬元。助力村集體經濟。依托“烤全羊”品牌,極大帶動了山羊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去年僅嶺上村和周邊村山羊銷售達3萬只,實現銷售額2000多萬元,戶均收入超60萬元。
(浙江省永嘉縣委辦公室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