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將清廉村居建設作為推進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工程,省市縣鄉村五級貫通、全方位一體推進,聯動實施示范促廉、制度固廉,構建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干群親清“五清”村居格局。
強化統籌謀劃,拓展清廉建設的廣度。擴大清廉村居覆蓋面。建立匯聚5大評價項目30項具體指標的清廉村居認定評價體系,推動全省各地按照評價體系實施辦法開展縣級自主認定。全省所有涉農縣(市、區)均制定清廉村居建設評價細化實施辦法,共認定清廉村居6041個。開展清廉村居“一縣一品”“一鎮一品”“一村一品”品牌化建設,持續打造一批清廉村居建設實踐樣本。目前已建成10個示范縣、20個示范鄉鎮(街道)和100個示范村居。迭代后陳經驗、小微權力清單、四治融合、村民說事等有效做法,探索戶主大會、點單式監督等新型機制,形成品牌效應。擴大清廉文化輻射面。將清廉教育納入村居干部教育培訓,常態化推進村居干部清廉家風建設,以好家風帶社風民風。創新鄉村清廉文化傳播方式,開展清廉村居建設微視頻評選展播、清廉村居建設“局長說”“書記說”等活動,濃厚崇德尚廉的氛圍。
突出源頭治腐,明晰權力運行的尺度。“清權+曬權”,讓權力運行有邊界。全面推廣運用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梳理村社治理核心業務和權力運行軌跡,制定涵蓋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等管理事務和社會救助、社會保障等便民服務事項的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詳細規定每項權力的運行流程和辦理步驟,確保權力運行有邊界,可追溯、可監督。并以縣為單位實行每年更新迭代。“抓人+促事”,讓權力運行不任性。制定村級組織陽光治理工程意見和村社黨組織書記縣級黨委備案管理規定、不合格村社干部處置規定、“一肩挑”后村干部監督管理辦法、村干部基本報酬管理規定等“1+4”政策體系,全面落實村社巡察制度,持續加強“一肩挑”后村級權力有效監督。“創新+推廣”,讓權力運行更規范。推行浙江省清廉村居小微權力監管制度清單,推動鄉村廉情“吹哨人”、村集體閑置大額資金“競爭性存放”、村級物資“一網采購”“智慧印章”、村級用工“派工單”等有效機制“一地創新、全省共享”。
堅持常態監督,強化嚴查嚴懲的力度。上級監督嚴在經常。持續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等專項治理行動,截至8月底,全省各級共組織檢查2604次,發現問題6094個,制發整改通知書375份,推動整改問題4941個,建立和完善制度129項。鎮村監督緊在日常。整合鄉鎮(街道)紀委、監察辦以及村級監察工作聯絡站等基層監督力量,充分發揮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村級“小紀委”作用,強化對村級行權的日常監督。民主監督抓在平常。廣泛開展民主懇談、村民議事、村級重大事務票決、決策聽證會、村級財務“督查日”“質詢日”“唱票”等活動,暢通陽光公開投訴質疑渠道,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創新開展集體資產經營管理人員述職評議等,不斷擴大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突出數字賦能,提升清廉建設的精度。一庫集成,村社風險實時防。聚焦深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改革,系統梳理村級財務、資產經營、民主理財、全程監管、報表分析、數據歸集、用戶服務7個方面權力運行軌跡,開發財務運行、業務管理、產權交易等N個場景應用,打造省市縣鄉村五級聯網的浙農經管應用。一網通辦,村務事項閉環管。將數智治理嵌入清廉村居建設,打造清廉村居智慧化運行系統,開發印章管理、工程發包、資源管理等應用場景,實現重點事項線上全流程閉環管理。一鍵直達,村居廉情精準評。推動村社治理數字化應用與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應用、“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等應用有效貫通,實現基層權力運行全程在線、全程留痕、全程公開。創設浙農經管“CAE指數”(村集體經濟綜合評價指數),實現對全省村集體財務運行情況的“數字畫像”。依托清廉村居指標體系,實現對基層村社“廉景”的全域深度評價和全面整改提升。如嘉善縣開發上線“云鏡”清廉村居智慧評價系統,每月發布清廉村居指數。
(浙江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