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黃溪坑村 以農促旅 以旅興農
時間:2023-08-17 09:07:09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入夏,姿態萬千的荷花、郁郁蔥蔥的生態棧道、休閑愜意的露營基地,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黃溪坑風景畫。

  黃溪坑村地處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南部,距沙縣主城區17公里,依山傍水,自然條件優越。然而,2019年以前,這樣的條件卻沒有成為鄉村的發展優勢。

  “黃溪坑村沒有特色產業,年輕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村里留守的老人以種植水稻、養豬為生,村里到處是私自搭建的豬圈,臭氣熏天、蒼蠅成災,村民們戲稱為‘豬圈村’。”黃溪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鄧玉勇說。

  2022年9月,沙縣區被列為全國新一批104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之一。乘著這股“東風”,黃溪坑村依托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通過無償退出和村集體流轉等形式完成了全村“一戶多宅”的處置,不斷探索“農業+康養+旅游”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鄉村振興之路。

  如今,這個“落后村”轉變成為集農事體驗、休閑觀光、餐飲接待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美麗休閑鄉村。

  巧用“沉睡”資產

  2021年黃溪坑村被列入高橋鎮第二批“宅改村”。鄧玉勇說:“‘宅改’之初,村‘兩委’干部主動帶頭拆除自家違建的豬圈,并走入村民家中講解相關政策,爭取村民支持。”在“宅改”工作的推動下,昔日臭氣熏天的“豬圈村”正朝著美麗休閑鄉村華麗轉身。

  下好規劃“先手棋”。在優先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基礎上,以村莊規劃引領鄉村建設,融合藝術性與創造性手段,撂荒地復耕復墾面積41畝,種植優質稻、荷花、玉米等多種作物,打造宜種宜游美麗田園,形成有顏值有故事有創意的鄉村“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打好發展“基建牌”。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無償退出豬欄、舊附屬房等24處,拆除面積近4000平方米,將2000平方米騰退后的土地用于公益基礎設施建設,打通宅間道3條,新建涼亭1座、公廁2座、休閑步道3公里及若干景觀節點,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用好整治“組合拳”。探索“托管+流轉”整治模式,引導農戶將185畝耕地流轉給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等進行適度規模經營;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向財政、交通等部門爭取40余萬元資金用于150米公路擋墻建設,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煥發鄉村“生氣”

  黨建引領是黃溪坑村擺脫“空心村”的秘訣。鄧玉勇介紹,近年來,黃溪坑村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圍繞鄉村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探索聯動發展,繪就業興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建強“主心骨”。自村“兩委”換屆以來,黃溪坑村狠抓班子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全面推動黨建工作提檔升級;建立在外鄉賢臺賬,加強日常聯系和服務,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等返鄉創業、回村任職。2020年以來,吸引12名人才返鄉創業,發展鄉村露營、特色種養等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織密“治理網”。制定黨員包聯制,黨員設崗定責,構建“黨建網格+”多網融合治理體系,探索實踐“黨支部+村組網格+黨員干部”模式,打通工作落實“堵點”“痛點”“難點”,形成“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格局,先后獲評2021年“六無”村(社區)、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奏響“聯動曲”。統籌協調“七所八站”力量,發揮“一黨委三中心”作用,組織“六大員”下沉到村,充分發揮駐村幫扶隊伍作用,幫助解決“急難愁盼”問題70余個,打造多元共治、部門聯動的共建格局,筑牢村級穩定“第一道防線”。

  抓好特色“引擎”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振興靠特色。除雜草、施新肥、修舊枝……黃溪坑村紅美人優質水果采摘園里一派忙碌景象,經過多年的培育,“紅美人”紅心橙已成為當地特色品牌,得到了當地人的喜愛。

  聯農帶農強產業。以鄉情為橋梁,支持農民直接或參與經營,號召組織一批新鄉賢回村共同創業,成立福建省三明市曲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打破以往村集體自主運營的傳統模式,嘗試探索“集體入股、公司運營”旅游項目開發運營模式,采取“企業+露營”“企業+休閑農莊”“企業+民宿”等聯農帶農創新模式,帶動25戶農戶家門口就業。據統計,2023年春節期間,黃溪坑村共接待游客9000人次,收入可達45萬元。

  融合發展促增收。按照產業生態化的思路,探索“黨支部+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投入100萬元引進美國紅心橙、紅美人等優質水果100余畝觀光采摘園項目,積極打造荷花魚塘、農業生態瓜果園等農耕文化體驗區,從農業向體驗方向拓展,推動農事體驗、休閑旅游等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抱團發展,2022年村財總收入達27.34萬元。

  聚焦民生辦實事。緊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重點領域,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宅基地改革等鄉村振興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補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短板。

  “自曲洋森林公園項目實施以來,有許多游客來到黃溪坑,越來越多的村民打算回到家鄉創業。”鄧玉勇說。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黃溪坑村不斷集聚休閑、康養、民宿等業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配套服務,讓更多的“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人民政府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