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科學使用農藥 筑牢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
時間:2023-02-09 07:32:40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王積軍 字號:【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最嚴”要求,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2022年我國修訂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簡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明確農產品從生產環節到加工、投入品使用管理、消費環節等各方責任,推動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我國農作物病蟲害常年多發重發頻發,農藥是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重要手段。農藥作為農業不可或缺的投入品之一,確保農藥的科學安全使用,對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意義重大。我國高度重視農藥使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農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農藥也實現了由“高毒高農殘”向“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跨越。“十三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實施的“到2020年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圓滿收官,我國農業上農藥使用量減少約10%,成效十分顯著。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為下一步農藥科學安全使用和提質增效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嚴格貫徹落實,開展新一輪的農藥使用革命,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依法明確農藥使用新要求

  風險防控前移,明確提出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施用農藥是一項技術性要求較高的農事行為,需要使用者對癥選購農藥、精準施用農藥、科學使用農藥,其中任何一步不規范都會影響預期防治效果,甚至會導致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引發農藥殘留超標、農作物藥害等問題,是需要高度關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點。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明確從生產源頭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督促我國在現有“大國小農”國情下,加速改變小農戶“重農藥使用、輕科學方法”的局面,為全面推進農藥科學安全使用創造了有利條件,也提供了法律遵循。

  突出源頭治理,明確提出農產品生產者應當科學合理使用投入品。在“全國農業食品標準公共服務”平臺上搜索“農藥”,顯示我國現行和即將實施的農藥標準有1141條,其中188條是強制性標準。2021年發布實施的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中規定了564種農藥在376種(類)食品中10092項最大殘留限量,涵蓋了常用農藥和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農產品。農藥使用者要想自己生產的農產品達到市場準入門檻,就必須嚴格保障農藥殘留在限量以下,科學合理使用農藥是必要條件,提升自身安全用藥水平是必然途徑。

  推進依法培訓,明確提出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從知法到守法,都有一個接受過程,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強化培訓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為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開展科學安全用藥培訓、宣傳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強科學安全用藥試驗示范、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之農藥問題等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通過培訓,逐步讓農民朋友自然而然地從農藥選擇購買、科學使用、用藥記錄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全過程中都遵照法律法規辦事。通過試驗示范,宣傳推廣促進作物健康、病蟲防控高效、化學農藥減量、生產提質增效等關鍵技術,帶動農產品安全生產。

  依法推進農藥使用新發展

  大力支持“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我國2006年提出了“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開啟了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新征程。我國鼓勵農業生產者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調控、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科學使用農藥是綠色防控技術、綠色防控品牌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高效、低風險、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是綠色植保的門檻。未來將繼續大力支持綠色投入品研發、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整建制推進綠色防控示范縣建設,在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重要農產品出口基地、特色農產品優勢產區實現全覆蓋,形成一批綠色防控品牌產品,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

  加快推進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農業現代化離不開植保機械現代化,我國的大型高效植保機械使用主力在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扶持壯大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的防治服務組織,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同時,引導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采取綠色防控技術和先進高效的施藥機械開展病蟲害防治服務,促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鼓勵組織使用大包裝農藥,實現農藥使用減量增效提質增效,同時還能有效解決未來無人種地問題和一家一戶防病治蟲難的困境。

  切實強化病蟲抗藥性監測治理。病蟲害抗藥性監測治理是科學安全用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意義重大。目前,農業農村部已經初步構建抗藥性監測體系,建立了“1+10+100”的抗藥性監測網絡平臺,系統開展7種一類和15種二類病蟲草害對60多個常用農藥品種的抗性監測。未來要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要求,加大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監測與治理工作力度和廣度,由過去重點監測糧食作物向糧棉油糖等全作物品類并重轉變;由過去重點監測病蟲向鞏固病蟲、加強草鼠轉變;由過去抗性產生補救性監測向抗性預防性監測轉變,有效指導農藥科學合理使用,延緩病蟲害抗藥性發展,從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持續開展農藥科學安全使用公益培訓。科學安全用藥培訓是一件為農民著想、急農民所需的好事實事,農業農村部已經連續組織十余年,現在全國植保系統和100多家農藥企業積極參與,已呈現全國基本全覆蓋、每年近千萬人接受培訓的蓬勃態勢,形成了“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的工作機制。未來要繼續加強頂層設計,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統籌多方資源,形成全國一面旗幟、各地百花齊放的培訓大格局。通過培訓,及時有效將病蟲情等農情預報預警、病蟲綜合防控技術、農藥械物資信息等傳遞給農業生產者,為農村培育一支“懂農藥、會施藥、用對藥”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植保部門要以學習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為契機,進一步提高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攻堅克難的韌勁、實干篤行的擔當,抓好農藥科學安全使用,用農藥科學安全使用的確定性來應對病蟲害發生的不確定性,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系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總農藝師)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