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聚民心 促發展 為鄉村振興貢獻“第一力量”——山東淄博市沂源縣第一書記工作紀實
時間:2023-09-04 14:26:25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劉克偉 張凱 字號:【

  入戶走訪12萬人次,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23處,協調爭取各類資金1690萬元,發展和培育產業項目104個,新增村集體收入308.74萬元,全省首創“一信三貸”,累計為第一書記所在村授信2490萬元,首創“沂源紅”第一書記直播間,現已累計直播28期……自2021年10月駐村以來,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駐村第一書記爭做鄉村振興的“責任人、實干人、闖路人、貼心人”,以真情聚民心、以實干促發展,為沂源鄉村振興貢獻“第一力量。”

  抓黨建強班子

  做基層黨建的責任人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石橋鎮馬莊村是一個黨組織渙散村,黨群、干群關系復雜。淄博市廣播電視臺選派第一書記李安軍駐村后,充分挖掘當地抗戰英雄“戰神何萬祥”的紅色文化資源,從“第一書記講黨課”入手,實現了班子由弱到強的蝶變。

  “咱村什么時候能有自己的辦公樓啊!”因辦公場所年久失修,近年來,西里鎮清華臺村只能在村破舊的兩間屋里開展黨員活動。淄博市住建局派駐第一書記朱運增到村后,協調資金100多萬元新建一處黨群服務中心,規劃近400平方米的嶄新辦公樓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將成為凝心聚力的黨建陣地、為民辦事的服務平臺、群眾喜歡的溫馨家園。

  一個支部一個支部提升,一個陣地一個陣地鞏固。沂源縣第一書記把建強村黨組織擺在首要位置,先后發展黨員37名,培養后備人才123名,組織村干部學習培訓550余人次,開展“黨在我心中、我在群眾中”第一書記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全體第一書記共認領實事1.2萬余件,投資近1500萬元新建、改建沂源紅幸福園民生綜合體27處,實現了任職村活動場所全面提升、基層戰斗堡壘全面過硬。

  抓產業促發展

  做一村一業的實干人

  西里鎮前西新村村民高本亮送完孩子上學后,通常會來到村支部領辦合作社百畝桑黃菌產業園,開啟一天的工作。

  “在這邊既能接送孩子,也不耽誤照顧老人。”高本亮說。這得益于淄博市財政局派駐第一書記李衛協調資金500余萬元啟動桑黃種植項目、領辦的沂源縣臻紅桑黃合作社,超過20位前西新村村民和高本亮一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招才引智,歸雁反哺。淄博市水文中心派駐悅莊鎮兩縣村第一書記魏鵬,積極落實縣委組織部“人才招引工程”工作部署,利用人脈資源優勢邀請壽光蔬菜種植能人周久聯來村盤活閑置蔬菜大棚16個,并積極申請專項扶持資金70余萬元對大棚進行了升級改造,先后發展種植貝貝南瓜、西瓜、羊角蜜和黃瓜等項目,帶動周邊村民從事農業種植30余人,實現村集體增收10萬元以上。

  中莊鎮是“沂源紅蘋果”的主產地,種植面積近4.5萬畝。市人社局派駐第一書記劉同玉、市行政審批局派駐第一書記孫若蒙駐村后,參與發起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圍繞“蘋果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堅持果業二次振興,引入優質蘋果新品種,帶領300余戶群眾訂單種植蘋果1000多畝,實現村集體平均增收15萬元,戶均增收2萬元。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沂源縣第一書記把推進強村富民作為核心任務,指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17家,推動任職村集體收入全部達10萬元以上。

  抓治理倡新風

  做基層治理的闖路人

  市應急局派駐東里鎮東安村第一書記孟松嶺實施“東安古城文明村”創建項目,讓村民參與村里的志愿活動獲取積分,讓村民憑借積分兌換生活物品,變“管理驅動”為“群眾主動”,解決了村級事務村民主體缺位、民主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

  “本次共發出票據56張,回收56張,其中同意55票,反對0票,棄權1票,無廢票。我宣布本次表決事項通過。”宣讀大張莊鎮小官莊村四議兩公開計票結果的是淄博市技師學院選派第一書記丁盛威。駐村以來,他扎實開展“清廉村居”建設,實行“三務”網上公開,推動“四議兩公開票決”,讓村級“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清理“三資”66.3萬元,化解債務17萬元。

  建章立制求長效,沂源縣第一書記把提升治理水平作為關鍵舉措,以“一村一實踐案例”活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實踐,規范村級事務管理,議事規范率、群眾滿意率均達96%以上。

  辦實事抓民生

  做溫暖群眾的貼心人

  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入戶宣傳冬季取暖安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市審計局派駐魯村鎮邢家莊第一書記李忠穎組織“善小”志愿服務隊,月均開展志愿服務3次以上,把一個環境臟亂差村,打造成美麗鄉村。李忠穎積極對上爭取中央彩票基金項目資金60萬元,進行村容環境整治,對民生綜合體周邊環境進行重點整治,一年半的時間,沿河建設景觀長廊、涼亭,完成200米河道治理,建設3處河壩,沿河打造博士人才墻、孝贍養老文化墻、清廉村居宣傳墻等8處別具特色的墻繪,營造了濃厚的鄉村文化氛圍,綠化空地4處,種植黃楊、冬青等綠化植物520棵,整治殘垣斷壁5處,修整路面200米,整修破舊房屋3處,為村民留下了老房子的記憶,進一步提升了村民出行條件。

  “剛到村里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現在發現鄉村振興能干的事太多了。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李忠穎的話道出了第一書記們的共同心聲。

  問計民需惠民生,沂源縣第一書記把為民服務辦實事作為根本職責,通過入戶走訪確定民生任務清單1.1萬件,開展志愿活動1200余次、解決民生困難問題549項,硬化路面3萬平方米、新上路燈615盞,建設小微景觀107處,開展環境整治1700余次,發放慰問品價值123余萬元。村莊變得美了、群眾心氣順了,第一書記們疲憊的臉上也洋溢出辛苦付出后的笑容。

  “以‘黨在我心中 我在群眾中’黨建品牌為引領,把‘抓產業、樹標識、比能力、找差距”為突破口,將攜手共建一村一業固化成果,把第一書記答卷寫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寫在希望的田野上。”市派第一書記黨支部書記李安軍說。

  普通的星火,可以燎原;普通的駐村第一書記,同樣能書寫生命的傳奇,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他們就像山里的蒲公英一樣樸實平凡,生命力極強,或在山脊間成片成片地生長,或在磚縫石縫墻根中生長,或直接生長在百姓的庭院中,所到之處,生長出更多的蒲公英,開出的金色黃花讓人眼前一亮。如今這一束束的第一書記蒲公英之花,傲然綻放在秀麗的魯山之巔。

  (作者單位:山東省沂源縣委辦公室)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