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示范帶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時間:2023-09-04 14:28:4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為更好地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廣東省謀劃、建設一批具有特色鮮明、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在帶動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探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示范試點建設

  近年來,廣東省廣州、佛山、茂名、汕尾等市先后啟動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鄉村振興示范帶是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改善環境為基礎、以提升風貌為標志、以發展產業為核心、以特色文化為內涵、以農民增收為目的,在整合優勢資源、發揮集聚效應、推動縣域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連線成片建設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的先行示范區。

  鄉村振興示范帶應該具備6大基本要素:一是產業興旺,示范帶內鎮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具備一定規模,農民專業合作社聯農帶農作用強。二是環境改善,完成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健全長效管護機制。三是風貌提升,以提升農房風貌為主體,以“五美”專項行動為抓手,將美麗鄉村與萬里碧道、四好農村路、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有效銜接,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提升鄉村風貌。四是鄉風文明,制定并實施村規民約,倡導崇善向上、勤勞致富、鄰里和諧、尊老愛幼、誠信友善等文明鄉風,按需求建有綜合性文體活動中心,農村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修復和利用。五是設施完善,完成黨群服務中心、集中供水、村內道路、公共照明、衛生服務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群眾需求建有幼兒園、養老設施、防災減災、治安防護、旅游咨詢等設施。六是治理有效,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核心作用發揮明顯,建立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鎮村持續保持和諧穩定。

  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具有重要意義

  鄉村振興示范帶是統籌推進五大振興的“示范片”“先行區”,對廣東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是實現廣東省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廣東省三農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系列政策文件相繼出臺,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等“1+N”規劃體系基本建立,“九大攻堅”行動梯次展開,駐鎮幫鎮扶村全面啟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69億元、增長9%,創34年來最高增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增長10.7%,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46:1;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單產實現“三增”,國家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獲評全國第一。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5.9%以上,標準化公廁7.1萬余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實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7%,創建美麗宜居村12214個、特色精品村1316個,建成5條省際廊道、91條美麗鄉村風貌帶和60多條美麗鄉村精品帶,通過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深挖資源、集中發力,盡快補齊污水治理、農房風貌和鄉村治理等短板,廣東有基礎、有條件實現鄉村振興邁進全國第一方陣。

  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是引領帶動鄉村全域振興的重要途徑。廣東省鄉村空間差異較大,68%的鄉村分布在粵東西北地區,資源稟賦、發展條件和發展基礎極不均衡,部分鄉村產業基礎尤其薄弱,人居環境整治短板較多,全省各地同步實現鄉村振興難度很大。優先選擇區位優勢明顯、人口聚集度高、產業發展好地區“連線成片、整合資源、聚焦發力”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有利于集聚資源優勢形成規模效應;有利于集中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要素投入;有利于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廣東鄉村邁向共同富裕。例如佛山“百里芳華”示范帶涉及 5 區 21 個鎮(街)116 個村居,覆蓋佛山市約25%的鄉村地區,有力實現了鄉村產業大發展、鄉村面貌大變樣和鄉村治理大提升;茂名“精彩100”承載著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動引領茂名全市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通過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整合優勢資源發揮集聚規模效應,促進了高州市和茂南區示范帶沿線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

  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抓手。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當前發展鄉村產業的重要任務。跨縣聯鎮串村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有利于有效整合沿線資源,推進縣域、鎮域、鄉村產業形成規模集聚效應,促進縣鎮村聯動發展,實現基地在農村、加工在鄉鎮、收益在村集體和農民;有利于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園”鄉村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實現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把就業機會和產業鏈增值收益留給農民,最大限度惠及農業農村發展;有利于推動城鄉人口、資源、產業等要素雙向流動,引導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有利于引導城市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下鄉,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人口城鎮化,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減少“農業的內卷化”,實現城鄉融合、共同富裕。

  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是打造廣東鄉村振興標志性品牌的重要路徑。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亟需創建具有廣東特色的鄉村振興品牌和模式,探索符合廣東實際的鄉村振興道路。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可以突出各地自然地理、資源稟賦和歷史文化特征,打造珠三角都市農業、粵北山居、沙田水鄉、瓜果田園、濱海漁韻等不同地域特色的廣東樣本、經典IP、嶺南風格,創建廣東品牌,推動廣東省鄉村振興邁入新階段。例如汕尾陸豐市提出濱海走廊、龍潭湖谷、山水畫廊、谷鄉慢城、浪漫荷香、薪火藍灣6大特色主題帶,形成了汕尾鄉村振興的特色品牌。

  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效果初現

  目前,汕尾市鄉村振興示范帶覆蓋面積最廣,成效最明顯,廣州“花漾年華”“生態設計”、佛山“百里芳華”、茂名“精彩100里”主題特色鮮明,其共同特點是圍繞區位優勢明顯、人口聚集度高、產業發展好的區域建設,主要有以下特點和成效。

  圍繞城鄉結合部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城鄉人口、資源、產業等相互流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廣州在城鄉結合部建設從化“西河花卉”鄉村振興示范帶,惠州在惠城區建設“七仙汝城”鄉村振興示范帶,清遠在清新區建設“溫泉特色、康養小鎮”鄉村振興示范帶,茂名“精彩100里”以主城區為起點,依托小東江向上下游城鄉延伸,串聯茂南區、高州市5個街道9個鄉鎮形成東線、西線與南線3大示范帶,佛山“百里芳華”以5區聯動、城鄉融合為機制,串聯起沿線沿岸14個鎮街,跨區串鎮聯村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總里程超過100公里。各地通過圍繞城鄉結合部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率先改善人居環境,發展都市農業、鄉村民宿、健康養生等農文旅鄉村旅游產業,連線成片打造1小時都市生態宜居生活圈,引導城鄉人口、資源、產業等相互流動,輻射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圍繞圩鎮和中心村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促進鎮村同建同治同美。全省各地以中心村為節點、以圩鎮為樞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建設鎮村同建同治同美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廣州在63個主要涉農鎮街規劃建設一批新鄉村示范帶,覆蓋400個行政村、30萬農戶,其中增城“仙欖沙龍”、從化“生態設計”等10條新鄉村示范帶已形成“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帶上集成”的格局;汕尾將鄉村振興示范帶穿過全部圩鎮,覆蓋全市50%以上行政村(社區),形成“鎮鎮有帶、帶帶相連、串帶成環”的格局,推動美麗鄉村從“盆景”變“風景”,實現美麗鄉村從“一處美”到“全域美”;清遠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大變樣、三年展新貌”的總體目標,計劃用2~3年時間打造24條鎮村同建同治同美的鄉村振興示范帶,聚力打造多元組合、產業共融、業態相生的鄉村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以“帶”的振興推動全域鄉村振興;韶關、云浮以美麗圩鎮建設為契機,圍繞圩鎮和中心村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促進了鎮村同建同治同美。

  圍繞鄉村產業基礎好的區域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延伸,促進鄉村產業做大做強。各地圍繞鄉村特色產業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促進美麗鄉村與鄉村產業、鄉村旅游等融合發展,單純的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拓展,延長產業鏈,推動鄉村產業做大做強。茂名高州市緊緊圍繞根子鎮、分界鎮國家大唐荔鄉田園綜合體、茂名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茂名國家農業科技園等5個國家級、省級產業振興項目建設“古色荔鄉”鄉村振興示范帶,目前節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信宜市緊緊圍繞錢排鎮三華李產業,建設“雙合文旅”鄉村振興示范帶。佛山依托各鎮主題特色,打造里水“夢里水鄉”風情游示范片、陳村“花卉小鎮”示范片、丹灶“有為水道”示范片等13個美麗鄉村示范片。清遠英德市圍繞紅茶產業建設“龍騰峰林”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采茶體驗、茶藝培訓、休閑度假等全產業鏈服務。廣州花都“花漾年華”新鄉村示范帶匯聚高科技農業產業、花木特色農業休閑產業、盆景全鏈產業等三大產業集群,形成“一帶三區18節點”的空間布局。

  圍繞旅游資源好的區域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促進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佛山“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三水段以西江為紐帶,串聯沿線昆都山森林公園、三江花海、七彩花田、創意良倉、糧食博物館等特色資源與節點,打造“西江十里畫廊”連片區;禪城區以南莊鎮紫南村積極創建4A級旅游景區村莊,建成“洛神云筑”“理想村”“西江院子”等一大批精品民宿,開通東平河夜游線路。惠州博羅縣圍繞羅浮山五星級旅游區建設“七星耀羅浮”鄉村振興示范帶,肇慶封開縣圍繞粵桂邊界建設“賀江碧道”鄉村振興示范帶,韶關仁化縣圍繞丹霞山五星級旅游區建設“丹霞彩虹”鄉村振興示范帶,南雄市圍繞珠璣古巷、梅關古驛道、紅色資源建設“古驛珠璣梅關”鄉村振興示范帶,輻射帶動周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促進鄉村民宿、農家樂發展,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汕尾聚焦“紅色基因、綠色生態、藍色海岸”三色資源,在全市分區打造北部綠色山區帶、中部平原精品農業帶、南部濱海藍色帶,其中汕尾陸豐市依托海岸旅游資源,沿濱海公路建設“濱海走廊”鄉村振興示范帶,串聯黃金海岸、紅色文旅、鄉村休閑、智慧農業等特色資源,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發展。

  圍繞五大振興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五大振興形成集聚效應,輻射帶動區域率先實現振興。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集中人地錢等資源集中建設,形成集聚規模效應,輻射帶動區域率先實現鄉村振興。廣州創新開展以新鄉村示范帶建設為抓手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努力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以新鄉村示范帶為平臺,同步推進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和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新鄉村。佛山“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不僅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產業發展,同步推進基層黨建、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三水區“辦事有清單、干事有底氣”重要事權清單管理制度入選全國第二批34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九江鎮創新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禮治、智治”五治融合社會治理體系。汕尾聚焦美麗鄉村、美麗產業、美麗農居、美麗通道、美麗田園、美麗動力、美麗民生、美麗黨建“八個美麗”標準,將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成為鄉村產業高質高效帶、鄉村宜居宜業帶、農民富裕富足帶。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鄉村建設指導處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