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浙江分行借助“興農撮合”活動契機,積極對接轄內產業融合發展項目金融服務需求,加大對平湖市廣陳鎮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建設信貸資金支持,一個月內完成項目審批1.5億元。同時,開展撮合對接活動,打通普惠金融服務觸達渠道,持續支持“農業+文化+旅游”領域“飛地抱團+低收入農戶增收”強村園區項目,為農業產業迅速發展、土地資源充分利用、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收入明顯提高作出重要貢獻。
嘉興是浙江省為數不多的平原地帶。作為魚米之鄉,嘉興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9年位居全省第一,數據的背后隱藏著“以科技創新撬動農業產業興旺”的共富秘訣。近年來,浙江分行把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共同富裕作為全行發展的發力點和落腳點,緊密結合嘉興地區三農工作特色,持續深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支持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智慧生態農業產業融合項目落地。
2017年11月,浙江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在農業產業強鎮——平湖市廣陳鎮掛牌成立,以“農業硅谷、農創高地”的定位,開啟了“農”墨重彩的追夢之旅。2021年9月,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擬實施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智慧生態農業產業融合項目,打造水稻研學旅結合的產業園區,建設“金平湖”品牌水稻,促進農民增收,為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根據項目規劃方案,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擬在園區建設中投入3.03億元,其中1.5億元存在資金缺口,需通過銀行融資進行補充。
主要做法
開設項目貸款審批綠色通道,豐富建設資金來源。嘉興分行于2021年7月組建項目服務專班,開設項目審批行內綠色通道,省、市、縣三級機構合力,針對項目采用的土地經營承包權流轉方式,先后四次聯動省分行鄉村振興專班開展現場調研,走訪農發區及村委會,詳細調查了解運作模式及流程,一個月內完成項目審批1.5億元,并于12月實現了首筆融資投放,為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園區建設豐富資金來源。截至目前,本項目已累計發放項目貸款1.1億元,其中工行承貸1億元。
開展撮合對接活動,打通普惠金融服務觸達渠道。2022年初,嘉興分行與平湖廣陳鎮共同舉辦“紅色同心圓,金融助發展”推進共同富裕政銀村合作活動,為全市首個工銀“興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揭牌,進一步延伸農村金融服務觸角,同時現場為嘉興稻米生產、加工、銷售企業開展“興農撮合”活動,推介廣陳鎮智慧生態農業產業融合項目,撬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截至今年6月末,嘉興分行依托“興農通”APP,為鄉村市場GBC三端客戶提供服務,累計服務轄內涉農客戶33335戶、涉農企業1051戶、村集體35戶,“數字鄉村”已為5個縣、35個村集體提供智慧服務。廣陳工銀“興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的落地,為園區以及農企、農戶提供了服務落腳點,也為嘉興的鄉村金融撮合服務提供了有效借鑒。
聚焦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銀政合作模式。除廣陳鎮的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外,工行嘉興分行積極對接轄內“農業+文化+旅游”需求、持續創新支持“飛地抱團+低收入農戶增收”的強村園區項目,激活產業融合發展新動能,共同構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新格局。截至目前,嘉興分行已累計支持8個鄉村農旅項目和7個強村園區項目,顯著改善鄉村環境、支持美麗鄉村建設。
支農成效
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智慧生態農業產業鏈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實現稻米銷售和加工收入2000萬元,倉儲和出租收入1500萬元,民宿旅游收入500萬元,合計項目每年經營收入4000萬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土地經營承包權流轉萬畝,建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示范板塊900畝,農戶農房改造9700平方米,房屋庭院改造提升525戶。每年可實現1500萬元租金收入,村集體按照股權投資比例可以獲得相應投資收益。平湖市村均集體年經營收入已突破200萬元大關。該案例入選嘉興市“金融機構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獲評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推廣價值
農業產業迅速發展。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繼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加快新產品新機具推廣應用,助力區域農業綠色發展。
土地資源充分利用。強村園區項目鼓勵村將低效土地進行整治復墾,騰出用地指標,建設高效產業園區,進一步發揮了嘉興城鄉統籌發展的先發優勢。
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強村園區項目整合優勢資源,開發以標準廠房、孵化中心為主要項目的物業經濟,努力拓展投資渠道,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帶動村級集體經濟更好發展。
農民收入明顯提高。通過對鄉村基礎設施、各鄉村特色民宿、鄉村旅游景點以及農業特色園區的建設改造,將各特色鄉村旅游資源有機串聯起來,在顯著改善各村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同時,也使農戶獲得不菲的出租和經營收入;強村園區項目將抱團股東從村集體拓展至低收入家庭,實施低收入農戶持股增收計劃,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