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云南福貢縣赤灑底村 我的家園我打掃 鄉村舊貌換新顏
時間:2023-09-04 14:23:52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劉敬 字號:【

  云南省福貢縣赤灑底村認真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把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整治、畜禽糞污治理、美化綠化、村容村貌提升作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短板,助推農村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

  黨員帶頭全員參與

  “我們今天要去打掃環境衛生,樹林里可能隱藏著食品包裝殼、塑料袋、玻璃瓶,大家要仔細看,堅決不留死角;水溝里面淤泥、樹葉也要清理干凈,防止引起淤積;打掃過程中大家要小心,注意安全!”赤灑底村黨支部書記李忠成向大家安排工作。交代完畢,大家行動,對白色垃圾、雜草、紙屑、落葉、泥沙等雜物進行全面清理,干得熱火朝天。

  這是赤灑底村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中一個新的環節。結合上級重點任務安排,赤灑底村探索將黨員組織生活與人居環境整治和其他工作結合起來。“大家在一起開會學習、打掃衛生。過去開個會都很難來齊,現在除了生病、有事請假外,都能按時參加組織生活。像拆除廢棄圈舍、增綠補綠這些過去不好開展的工作,現在由于黨員積極帶頭響應,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支持,干起來通暢了,推進速度明顯加快。”李忠成說。

  黨員帶頭,全員參與,打破了原先“干部在干、群眾在看”的被動局面,在黨員帶頭下,農戶逐漸養成“我的家園我打掃”的好習慣。“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成為常態,解決了農村人居環境“誰來干”的難題。在黨員帶頭下,赤灑底村清理溝渠泥沙40余噸、生活垃圾近60噸,整治亂堆亂倒點5處;原址改建衛生公廁8座,實現11個村民小組全覆蓋,村民如廁環境得到極大提升。村黨支部利用適宜天氣組織全村護林員、天保員就近自籌樹苗,在公路沿線、荒地裸地、疏林地塊累計栽種鄉土樹種水冬瓜4500余株。

  以人居環境提升為突破口,赤灑底村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以實際行動“樹形象、作標桿”,全村黨員身份意識和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也不斷凸顯,在群眾中的凝聚力、感召力不斷增強,團結全村群眾干事創業的威信更高了,越來越多群眾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提升等公共事務中來。

  現場觀摩找差距

  為將人居環境整治推向深入,2022年9月,赤灑底村所在的鹿馬登鄉組織到各村就整治亂搭亂建、清理衛生死角、鞏固提升人居環境進行現場觀摩,進一步找差距、學經驗、提能力。

  “赤灑底村變化特別大,現在白色垃圾幾乎看不見,溝渠里也沒有枯枝落葉,進村主干道兩旁、學校商鋪周邊等重點區域明顯變整潔了,看起來很清爽。美中不足的是個別農戶家庭衛生還要繼續提升,養成物品歸置的好習慣。”參加觀摩的隔壁村一名村干部說。

  除了現場觀摩,鄉人居辦牽頭不定期進行暗訪,及時反饋核查結果,以此倒逼人居環境整治勁頭不松、力度不減。

  此外,赤灑底村利用老百姓空余時間相對集中的周末,組織村委成員、駐村工作隊、村民小組長圍繞“白色垃圾是否清除到位、私搭亂建是否反彈、殘垣斷壁是否及時處理,以及存在的問題是否整改到位”到兩個村民小組實地查看。每個小組各抽取3戶農戶查看衛生,對亂排生活污水、亂倒生活垃圾等不良行為進行教育勸導。檢查結果作為“紅黑榜”評選的依據,對做得好的表揚鼓勵,讓做得差的迎頭趕上;廣大群眾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別人的變化和提升。通過不斷交流,以評促改營造家家參與的良好氛圍,助推了全村人居環境的整體持續提升。

  以觀摩檢查促整治提升,赤灑底村群眾人居環境提升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增強;“臟亂差”現象明顯改善,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抓手進一步推動農村生活方式轉變和群眾文明素質養成。

  項目建設有助力

  結合茶旅融合項目建設契機,赤灑底村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大力提升人居環境。

  針對部分群眾的剛性飼養需求實施圈舍改造項目,新建集約式衛生圈舍30戶,改變了污水溢流、糞污亂排、畜禽亂跑的情況。項目實施后,鏟除了病媒生物滋生環境,減少了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風險,群眾生活環境變得干凈健康。以“風格統一、突出民族元素”為原則對125戶農戶開展外墻風貌提升項目。工程實施后,房屋外墻潔白,整潔靚麗,傈僳風情濃郁。同時,鋪設石板路3.8公里,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極大提升了群眾幸福感。

  實施“綠美”工程,將美化綠化和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起來,在保持原有村風村貌條件下對交通沿線、村頭路口進行“微改造”,修砌10處花壇用以播種花期長、適應氣候的花卉。

  結合州縣關于怒江大峽谷環境提升、綠美怒江三年行動計劃的工作部署,赤灑底村在村域范圍的怒江岸邊、美麗公路沿線、村組道路兩旁栽種甜龍竹、櫻花千余株;在離農戶不遠的村內裸地、空地處栽種一批蘋果、梨樹等經濟苗木,繪就出一幅“增果增綠花艷景美”的靚麗圖景。

  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赤灑底村“綠美”底色更足了,成為名副其實的傈僳風情濃郁、生活環境優良的民族特色村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成為“最美一公里”。

  常抓不懈促提升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赤灑底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除遇上因降雨垮塌、溝渠淤塞等突發情況需專門組織人員處理外,其余時間都能進行常態化管護。

  “點”上實現公廁干凈整潔。統籌全村保潔員力量,對所有公廁掛立責任公示牌,由村委會統一提供衛生工具,按照每個公廁安排3名保潔員、每日兩次頻率進行保潔,極大改善了村民的如廁環境。從“線”上保持道路整潔、水體清澈。統籌全村公益性崗位力量,按照“定人員、定區段、定職責”的衛生整治責任制,維護好路域、江畔、溝渠等區域范圍內的衛生。在“面”上實現村組覆蓋。統籌利用好疫情防控期間組建的網格員隊伍,把人居環境整治與“十戶聯防”基層網格治理有機融合,網格員隊伍在群防群治的同時增加打掃房前屋后衛生職責,讓每家每戶都成為人居環境“第一責任人”,主動清理自家室內、房前屋后及周邊的環境衛生,營造“我的家園我打掃”良好氛圍。

  通過集中整治與長效管護相結合的模式,赤灑底村實現農村人居環境由“臟亂差”向“潔凈美”轉變,成功創建第一批美麗庭院35戶,并榮獲云南省級衛生村榮譽稱號,村民的舒適度和幸福感不斷得到提升。

  如今,走進赤灑底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有序、綠意盎然、傈僳風情濃郁的美麗鄉村新畫卷,環境優雅、宜居宜游的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作者單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