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做大做強產業支撐 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時間:2023-07-04 01:53:16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馮琳 字號:【

  黃陂區是湖北省武漢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農業資源最豐富的新城區,是武漢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近年來,黃陂深入實施強縣工程,以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以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為核心,以縮小城鄉差距為關鍵,持之以恒做大做強產業支撐,積極探索“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奮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省市前列。

  培育優質特色農業,突破性發展“品牌+農業”。一是做大特色農業產業。立足農業資源稟賦,宜種則種、宜養則養,打造“稻香、花香、果香、茶香”為特色的“四香”現代農業產業,推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形成“七大特色農業產業”,即以蘭氏為龍頭的86萬畝蔬菜產業,年產量266萬噸,規模產量為全市最大;以木蘭金秋為龍頭的2萬畝草莓產業,年產量8萬噸,規模產量為全省最大;以維爾福為龍頭的2.28萬畝種子種苗產業,育種420萬公斤、育苗3億株;以盤龍綠茶為龍頭的8萬畝茶產業,年產量2000噸,規模產量為全市最大;以天健為龍頭的34萬畝名特優水產業,年產量11萬噸;以中化農業MAP為龍頭的20萬畝優質稻產業,年產量10萬噸;以樂神三寶為龍頭的5.5萬群蜂產業,年產量960噸。二是做優農產品品牌。培育出“三品一標”農業品牌165個,總數位居全省縣市區前列,打響了興正稻米、盤龍綠茶、金秋草莓、木蘭土雞蛋等20余個特色品牌,有效提升農產品的整體品牌形象、知名度和競爭力。脈地灣蘿卜、興正雪玉粳米、木蘭天香茶獲評武漢市2022年優質農產品品牌。武漢華希生態、武漢精武鴨脖等15家公司主營產品成功入圍“江城百臻”農產品,武漢明日諶寨公司生產的極白品種新茶每斤售價8800元仍供不應求,刷新黃陂茶葉價格“天花板”。三是做強聯農帶農批發大市場。完善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搶抓全國商貿物流區創建機遇,建成100萬平方米的華中地區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漢口北四季美農貿城,其中果蔬交易面積37萬平方米,水產交易面積27萬平方米,食品城交易面積36萬平方米,引進國內外商戶2000多家,年交易量300萬噸,蔬菜、肉禽、水產、水果銷量占全市近60%,助力黃陂農產品直達武漢市民餐桌,實現“農民保收、城市保供”。

  做強農產品深加工,突破性發展“工業+農業”。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打造農業全產業鏈,依托中部首家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建成3.23平方公里食品工業城,培育壯大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3家,2022年全區完成農產品加工產值278億元。建成以仟吉為龍頭的烘焙產業鏈、以勁寶為龍頭的食品調料產業鏈、以精武人家為龍頭的鹵制品產業鏈、以華豐聚為龍頭的水產制品產業鏈。搶抓預制菜產業風口,以廣東恒興預制菜為龍頭,高標準創建15平方公里武漢現代農產品加工園,著力打造全國一流“三基地三平臺”(三基地:預制食品研發制造基地、功能食品研發制造基地、休閑食品研發制造基地,三平臺:農產品科技創新平臺、農產質量標準平臺、農產品專業物流平臺),全國預制菜產業聯盟輪值主席單位廣東恒興集團、武漢綠坡預制菜產業基地項目落戶園區,預計建成投產后可達產值200億元以上。同步推進深圳賣貨郎華中食品加工交易中心、香港玉湖國際冷鏈食品全供應鏈平臺建設,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向上下游延伸。

  推進農旅深度融合,突破性發展“旅游+農業”。發揮山水生態優勢,大力發展觀光、休閑、體驗農業,推進農旅深度融合,年接待游客超2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150億元,帶動36萬人吃上旅游飯,躋身“全國市轄區旅游發展潛力百佳區”第一位,旅游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引擎”。一是鄉村變景區。全區共有5A級景區4家,4A級景區8家,3A級景區6家,連續5年每年新增一家4A級景區,3A級以上景區數量位列全國縣市區前列,獲評全國最具影響力全域旅游示范區。今年“五一”假期,“木蘭游”游客量占全市收費景區的40%。木蘭草原景區每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成為武漢市僅次于黃鶴樓的第二大熱點景區。二是農民變股東。引導農民通過土地流轉、房屋租賃等方式用活閑置資源,全面參與旅游景區、旅游專業村、旅游特色鎮建設經營。4A級景區木蘭花鄉由杜堂村民持股63%的旅游專業合作社建設、經營,戶均年增收10萬元以上,最高達200萬元,成為全國鄉村振興建設樣板,先后被評為“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湖北省最美休閑鄉村”“全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三是資源變資產。按照“業主+村組+農民”的“景區帶村”開發戰略,吸引社會業主投資200多億元,盤活山水、林地、耕地資源,建成全省最大草莓種植基地金秋草莓園、臺胞深耕多年的“一心回鄉”生態有機農場等十大精致農業產業園,建成農產品采摘基地200余個、休閑特色集鎮6個、休閑專業村58個、休閑山莊668家,全區村級集體總收入達到3.78億元,村均收入達到62.97萬元。四是民房變民宿。吸引大批市民下鄉投資,將閑置農舍打造成精品民宿。長軒嶺楊田村引進北京晨鳴中錦置業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建設夫子山生態旅游度假區,利用閑置民房打造精品民宿35棟,村民房屋租賃戶均增收7萬元。木蘭鄉吸引市民下鄉租賃鄰湖閑置多年的房屋打造了樾和林泉、青禾小木、斜陽耒筑等高端網紅民宿。全區已累計建成民宿2000余家,單間房價超2000元的高端民宿達11家,單間房價5880元的有2家,成為湖北民宿的天花板,今年全年的周末及節假日房間預訂已滿。

  培育新型農業主體,突破性發展“新型主體+農業”。一是突出龍頭帶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726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5家,龍頭企業數量全省縣市區第一,其中天種、宏農農牧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省級13家、市級47家。二是突出大戶示范。建成“三個1000家”,即規模種植基地105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53家、星級農家樂1326家,推動村民從“從第一年看”慢慢轉變為“第二年試著干”,到“第三年大家搶著干”。六指街新博村黨支部創辦武漢楚尚道黃酒專業合作社,年銷售黃酒達到10萬斤,利潤100萬元,帶動村集體資產達到1800萬元,村集體收入每年超過50萬元,戶均收入達8萬元。三是突出電商賦能。持續做大“賣貨郎”“思維特”“鄉聚”等農村電商龍頭企業,依托1100家村級電商服務站,暢通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2022年實現特色品牌農產品電商銷售產值達200億元。

  2022年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515元,同比增加1949元,增長7.6%,比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19709元)高39.6%。這得益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村民的收入來源從單一的務農收入,轉變為土地流轉、房屋入股分紅、景區打工工資、村民自主經營等四項收入。一是土地流轉收入。全區累計流轉土地54.2萬畝,2022年農民土地流轉收入達到1.6億元,長嶺街楊田村、趙畈村流轉土地2100畝打造農旅綜合體,帶動每戶村民年增加土地流轉收入2000元。二是入股分紅收入。全區累計出租(入股)空閑農房4050套,2022年農房租賃(入股)總收入達到1.2億元。三是景區務工收入。依托全區23家重點景區,涉及旅游產業的街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32%。王家河街勝天村389人在家門口的景區長年打工,人均年增收近4萬元。四是自主經營收入。隨著現代都市農業、鄉村休閑旅游、電商直播等產業集聚發展,大批農民返鄉自主創業。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委黨校)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