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江西貴溪市 以“宅改”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時間:2023-08-01 02:29:22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陳美球 陳江華 張婷 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近年來,江西省貴溪市把“宅改”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大局之中,通過“宅改”整治了環境、帶動了產業、凝聚了民心、和諧了社會,切實推進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廣大村民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

  以改善人居環境為抓手

  共筑宜居家園

  能否充分調動廣大村民參與“宅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事關“宅改”的成敗,只有傾聽農民心聲,才知道宅基地利用與管理的關鍵癥結所在,才清楚破解難題的最佳路徑,才了解村莊的發展希望。

  貴溪市在做好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的同時,深入開展民情民意調研,把村民關切作為“宅改”的出發點。通過調研發現,改善人居環境,讓村民享受現代社會生活的種種便利是村民最大的愿望。為此,貴溪市把人居環境改善作為撬動“宅改”的切入點,通過人居環境的改善來體現“宅改”獲得感,進而激發村民的主人翁精神。

  貴溪市要求開展“宅改”村莊,必須先行完成內部布局規劃,要求做到強電弱電、污水雨水自來水“兩電三管”全部下地,村內干道瀝青鋪設到位,保證每家每戶門口能通車,并建設停車場、休閑廣場等配套公共基礎設施,讓村民真實感受“宅改”帶來的人居環境變化。如白田鄉東楓林灣組,把村內道路拓寬至3.5米,打造了以紅色名村為主題的休閑廣場和休閑長廊,新建了休閑棧道和健康步道,為村民茶余飯后、閑暇時分提供了新的去處,同時“兩電三管”全部下地,地上工程瀝青路均覆蓋全村所有主次干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貴溪市還積極探索連片推進“宅改”,以共建共享理念統籌布局公共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如鴻塘鎮針對毫嶺村的彭家、占家、譚家緊挨在一起,實行“一個標準”“一套做法”“統籌布局”的“宅改”方案。通過“宅改”,將所有院套、影響規劃的附屬房全部拆除,拓寬了30余條村內道路,打通了村內通行網絡路12條,改變了72戶門前不通車的狀況,解決了26戶村民的建房需求,并建設了2處休閑廣場、1處停車場、1處村民活動中心、1處養老互助中心和1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三個村莊村民共享,既提高了公共設施的利用效率,也節約了資金、土地和后續管理成本。此外,貴溪市對貴塘公路沿線的雄石街道、雷溪鎮、流口鎮、金屯鎮、塘灣鎮等5個鄉(鎮、街道)6個行政村30多個村莊進行統籌規劃,利用騰退的宅基地,完善村內道路、污水、供水、停車場、旅游公廁、休閑娛樂場所等生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提升村容村貌,并通過“兩閑”盤活為農旅融合提供了300多畝的用地保障,在保持原有村莊自然風貌的基礎上,深入挖掘生態、歷史、文化、自然等資源,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農耕文化和人文文化,展示貴塘公路沿線鄉村特色和風味,打造的“醉美鄉村·多彩貴塘鄉村旅游風光帶”被評為2022年江西省五條鄉村旅游風光帶之一,每個村增加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增加就業崗位1200多個。

  以盤活“兩閑”資源為依托共建宜業鄉村

  貴溪市在執行“一戶一宅,限定面積”的宅基地基本政策中,對于“一戶多宅”“超面積占用”現象,并不是簡單的“一拆了之”,而是在拆危舊房、影響規劃和私搭亂建的房屋外,對于具有利用價值的房屋,盡力保護農民財產,通過“兩閑”盤活,助推三產融合發展。

  為了體現宅基地的利用公平,“一戶多宅”“超面積占用”的盤活利用,村集體經濟組織都要從中體現收益,這些集體收益直接用于村莊的公益事務,由全體村民共同分享。

  貴溪市在“兩閑”盤活中,鼓勵各村莊立足于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社會經濟條件,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盤活路徑與做法,因房施策。如金屯鎮金屯村將一棟涉及10余戶村民的閑置民房流轉到村集體,進行了保留原始韻味的修葺,租賃給渡口坊肆農旅有限公司用作游客驛站,并將3棟閑置民房及1塊閑置宅基地建成一個集餐飲、住宿、休閑于一體的旅游打卡網紅點,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12萬元的租金收益,帶動10人就業。流口鎮下漢塘組盤活11宗閑置宅基地,建設集住宿、展示、展銷、直播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用房,打造集民宿、親子游、研學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獲益6萬元以上。耳口鄉下梅組則以整村組租賃的方式流轉給冉啟農業有限公司,將2000余平方米閑置住宅、100余畝耕地打造“二十四橋”民宿綜合體,實現了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閑置農地的“三閑”盤活,每年可帶動農戶增收2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增長10萬余元。

  為了激發各地盤活“兩閑”的積極性,貴溪市制定了相應激勵政策,特別是與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安排相掛鉤,并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每年必須將不低于安排資金的6%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收益,最大限度地促進集體經濟的壯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共利用盤活的“兩閑”資源建設了產業下沉車間26個,帶動村集體經濟500萬元以上,帶動當地群眾就業3500多人,人均年收入5萬元。羅河鎮黃家組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30萬元,將退出的3棟宅基地,建設產業下沉廠房,每年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8.4萬元,同時結合城鄉融合工作,村集體以產業下沉廠房抵押貸款50萬元投入企業,村集體每年額外獲得分紅6萬元。

  以重塑和諧集體為依歸

  共沐和美新風

  貴溪市利用“宅改”工作加強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推動“宅改”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共贏,在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宅基地所有權行使能力的同時,化解多年沉積的宅基地糾紛,重構傳統的鄉村鄰里和睦關系,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對于“兩閑”資源,貴溪市堅持先收回集體,再由集體主導分配、管理,強調要“收得回、分得出、管得住、用得好”,做到“改一宅、收一宗、整一塊、用一處、靚一片”,使“宅改”成果及時體現,在突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權主體地位同時,增強廣大村民回歸對集體大家庭的認同。

  貴溪市還注重鄉愁元素的保留和對留守人員的關懷,如雷溪鎮南山組將一棟具有濃郁鄉土風格的民房,改造成集五星級人大代表聯絡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史館為一體的多功能場所,留下了鄉愁記憶;流口鎮渡坊水村在“宅改”中,充分考慮其700多年的鄉村歷史,對祠堂、瑞敏橋、水碓房、封墻、旗桿墩等元素加以維修,留下了深深的鄉愁烙印,還利用閑置農房建設養老服務中心和共青團“童心港灣”,村委會定期與市團委、市婦聯等部門開展親情陪伴、自護教育等關愛活動,惠及全村40多名留守兒童,解決了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突出問題,打消了村民外出的后顧之憂。

  貴溪市在院墻拆除中,釋放存量宅基地,滿足農戶需求,保障“戶有所居”。針對多年來形成的不斷攀比院墻建設、超面積占用宅基地的現象,貴溪市各村提出了院墻超出面積部分必須拆除,還空間于公眾。有村民感慨說,“拆除了院墻,也打破了阻隔村民交流的心墻,連通了民心,融洽了鄰里間關系”。

  貴溪市在“宅改”中,還特別對弱勢群體給予關懷。如志光鎮志光村有一五保戶的“一戶一宅”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必須拆除,農戶卻沒能力建房,村里就出資幫助,以“交鑰匙工程”直接讓農戶入住,房屋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老人擁有永久居住權,老人逝世后,房屋收回村集體;還有泗瀝鎮上港西組,有一戶因影響規劃而必須擇地安置的“一戶一宅”戶,但戶主因經濟困難無力獨立建房,同組的王相進、江站波等8位新鄉賢就捐資27萬元幫助其建新房,為打通村內道路創造了條件。

  (作者單位:江西農業大學農村土地資源利用與保護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