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青春無悔獻鄉土 廣闊天地展風華——記河北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駐張家口市蔚縣黃梅村工作隊
時間:2023-06-06 01:13:32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史峰 字號:【

  近年來,河北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駐張家口市蔚縣黃梅村工作隊(簡稱工作隊)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促進黃梅村在產業、環境、人文、治理、富民等方面大步提升。在鄉村這片廣闊的土地上,駐村工作隊員把初心和使命寫在田間地頭、用熱血和激情貢獻出當代駐村干部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實干力量。

  當好為民辦事的“服務生”

  問政于民方知得失,問需于民方知冷暖。工作隊始終以“問需于民、實干為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常聽群眾“心里話”,緊盯群眾“身邊事”,細算群眾“生活賬”,持續推動為民辦事服務走深走實。工作隊員明白,要想快速進入角色,就要告別以往的城市生活習慣,“化為村民”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他們白天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產業現狀,夜晚學習鄉村振興政策及農業知識,采取“碰見就問、推門就進”等方式,查看村民生活環境、了解實際困難,主動和村民談心交心,拉近與村民的距離。通過日常走訪,加強對孤寡老人、退伍軍人、殘疾人等人員的走訪慰問和關心關愛。經常幫助村民,為孩子申請助學金、幫助老人進行社保認證,還幫助村民維修小家電、手機等電器。

  “隊員們剛來時都聽不懂我們蔚縣話,時不時還需要我給他們翻譯一下,現在不僅聽懂了,還能用方言與村民交流。”村干部李合成說。工作隊員通過幫助村民解決各類繁瑣小事,逐步與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情誼,慢慢地村民也常說“有事就找工作隊”,駐村工作隊“為民服務辦實事”的良好形象逐步樹立。

  當好理論政策的“講解員”

  “他們年輕人很有想法,也很有活力,經常會有新思路。”黃梅村老黨員任富這樣評價工作隊員。本屆工作隊員派駐到村伊始,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他們迫切想做好黨的政策及黨史故事的宣講人,但也發現農村的宣講方式較為傳統,停留在集體學習、會議傳達,受眾面較小、形式不夠豐富。于是他們精心準備課件材料,在日常幫扶中深入校園課堂、田間地頭開展黨的光榮傳統和創新理論宣傳,認真把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講給老百姓聽,解決村民疑惑,真正使政策宣講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隊員還創新各類宣傳手段,充分利用村委會大院的黑板,繪制特色板報10期,達到了統一思想、激勵作為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拍攝了駐村宣傳小視頻32部,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傳播,不僅展示了美麗黃梅的良好形象,也體現了黃梅村穩步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進程。

  當好防返貧監測的“勤務兵”

  “脫貧只是起點,要讓群眾在致富路上走得更好更遠。”這是工作隊在幫扶過程中的共同心聲。工作隊落實落細幫扶措施,認真貫徹“四個不摘”要求,每月會同村“兩委”干部走訪入戶,摸排農戶家庭收入情況、了解生活困難,并根據了解的情況更新建立產業臺賬、就業臺賬、科技臺賬等基礎資料,結合黨的扶貧政策與幫扶對象共同探討“恩從何來”“惠往何處”。村民郭喜軍突發疾病,喪失務工能力,家庭收入銳減,工作隊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前往他家慰問,并根據政策幫助其申請了低保補助,解決了其燃眉之急。

  工作隊員還成了村內農產品的“帶貨達人”。隊員們調休回家時,經常背著一包包農產品,為派出單位講述今年幫扶村農作物收成情況,動員單位職工團購村內農產品,還游走于各大商超及農貿市場之中,進一步拓寬村內農產品銷售渠道,群眾的腰包鼓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當好鄉村治理能力提升的“建設者”

  “讓致富之光照亮村民的回家之路。”村民講述著村內亮化工程的實施。之前,由于黃梅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部分村街主干道上一直沒有路燈,尤其趕上雨雪天氣,村民出行很不方便,也存在一定的治安管理隱患。為解決此事,工作隊積極向派出單位黨委匯報,爭取支持。后派出單位決定分兩期共投入資金12萬元,為村內安裝便捷安全的太陽能路燈。為確保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經過工作隊員實地勘察選定安裝位置,并全過程監督安裝過程,目前第一批捐贈路燈已投入使用,第二批也正在施工進程中,安裝完成后,將實現村內主要街道全部亮化。

  工作隊目前正積極對接相關部門,積極跑辦揚水站建設項目、村內主要巷道硬化及村內排水渠清淤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推進實現改廁普及率100%,生活污水處理率100%,道路沿線綠化亮化率100%,著力打造“綠色、寧靜、整潔”現代化的美麗鄉村。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村民看來,工作隊開展的各項工作,為黃梅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更帶來了振興發展的希望和力量。在工作隊員們看來,他們必將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堅信在黨旗的指引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必定會譜寫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美麗篇章。

  (作者單位:河北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