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昆山市新樂村 “智慧積分”帶動人居環境大變樣
時間:2023-01-16 01:10:34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梁爽 朱彩華 姚蘭 字號:【

  2022年,昆山市新樂村以“新樂樂民”黨建品牌為引領,以打造鄉村治理典型為重要契機,充分發揮“智慧積分”在實現農村人居環境再提升過程中的正向激勵作用,爭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省級示范榮譽,以爭先創優的精神,真抓實干、統籌推進,建設美麗家園。

  創新舉措打造人居環境治理樣板

  強化黨建引領,發揮引領作用。每月召開支部班子會議,討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重要事項。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覺悟,提升服務水平,發揮廣大黨員干部在鄉村建設實踐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村民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讓村民深刻融入到村莊建設中。同時,建立健全隊伍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值班制度等工作機制。

  設立智慧積分,激發參與活力。2021年3月底,新樂村建成全市首家村民誠信積分管理大數據平臺,以數據驅動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通過一個平臺、一套系統精準把握整個小區的實時情況、精細掌握每戶人家的積分情況等,并將積分記錄在“樂民卡”內,“智慧積分”掛鉤物質、精神雙重獎勵。

  同時,通過網格化管理推動“積分制”運行,并利用公眾號完成上傳問題、后臺審核、整改銷案等操作,各項問題經過分類情況統計后,通過圖表形式展現在智慧平臺大屏幕上,實現巡查流程的數據可視化,實現即查即改、立行立改。近年來,共清理屋前屋后亂堆放6000余處,清理亂張貼小廣告2000余處,清理垃圾雜物等3000余噸,整治違法占用停車位600余起。目前,已經檢查上報整改問題1.5萬余個,已全部整改到位。

  依托網格化,打出“智”理組合拳。新樂村農房出租率超90%,安全管理形勢復雜。為此,新樂村機制,打造智慧安全管理平臺,積極推動鄉村治理向“智”理轉型。啟用村黨群服務中心“智慧大腦”,實時顯示村內人員、消防栓、充電樁等分布情況。常態對出租房屋進行全面排查,安裝9100余套煙感報警器和1120個電動車智慧充電端口,全方位監管小區內充電樁設備、出租戶消防安全情況,實現安全隱患處置“第一時間到場、第一時間排查、第一時間解決”,形成5分鐘智慧安全監管鏈條。已成功預防各類火災事故41起,提升了村民安全感。

  建立督導評比制度,鼓勵村民主動參與。書記帶頭,工作組成員每天不定時在小區內進行巡查,按照考核細則對每戶進行評分,對分類不合格的家庭戶進行上門“一對一”指導。實行戶主責任制,由戶主負責對租戶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日常監督。檢查中如發現有不分類的情況,違規行為將被直接記錄到“樂民卡”中,并扣除相應積分。通過建立垃圾分類星級文明戶評比體系、開展積分兌換商品活動,鼓勵廣大村民主動參與到建設美麗家園的行動中,形成“人人有責、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圍。以前“隨便扔”,現在“四個桶”;曾經“嫌麻煩”,時下“成習慣”,新樂村垃圾治理工作已逐步向“垃圾分類”精細化邁進。

  實現硬件提質升級,鄉村煥新顏。新樂村以“樂在”為主題,設置圖書館、觀影室、百姓戲堂、婦女兒童之家等20多個活動室,實現公共服務提質升級。并建設綜合性日間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老年人走出來,樂起來,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小區白墻變成鄉風彩繪展,草地上建成了蘇州園林式長廊,停車充電問題通過充電樁的建設得以妥善解決,依托小區硬件設施的大提升,新樂村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打造人居環境治理樣板的經驗思考

  營造共建共享的氛圍。新樂村通過推進積分制管理,將村規民約量化為村民日常行為的積分,積分制考核范圍覆蓋全體村民,以戶為單位建立積分管理細則。在評分細則上,聚焦學業類、榮譽類、美麗庭院等方面,圍繞人居環境、房屋安全、垃圾分類、鄉風文明等內容分別設置加減分清單,實現村規民約從“墻上掛字”變成“表格實數”,從抽象規則變成具體分數。

  讓村民看到“實惠”。積分制掛鉤精神、物質雙重獎勵,讓村民實實在在看到“實惠”,把“讓我做”變成“我要做”,提升村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積極性。通過建設積分實體超市,實行積分實物兌換制,村民可根據積累下的分數來兌換相應的實物或服務。

  建立常態化管理機制。發揮村規民約、村民民主協商、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以“每日一次巡察,每周一次例會,每月一次考核”,加強常態化督導。同時,通過網格宣傳提高村民對“積分制”的知曉度、支持度和參與度,促進形成村民全員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