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要求,持續提升全鎮風貌,璜涇鎮錨定“三美一高”生態宜居總目標,高標準抓整治、高品質促提升,先后獲評首批“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示范鎮”、首批“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集體”,累計10個行政村獲評“蘇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示范村”。特色康居(特色宜居)村占比達到100%,建成首批蘇州市優秀特色康居示范區。
為了實現庭院美、農房美、菜園美、河湖美、田園美的五美鄉村目標,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璜涇樣板”,2022年璜涇鎮聚焦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不斷鞏固“四個抓手”,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抓組織建設,
“一桿旗”引領推進
黨委帶動強領導。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通過網格掛鉤制度,全鎮17名三套班子領導、42個機關部門全部和行政村掛鉤,所有村書記擔任相應行政村清潔指揮員,125名村干部與全鎮125個整治點位掛鉤,通過“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管理模式,壓實責任。鎮三套班子成員定期深入各村指導督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靠前督戰。
支部推動強堡壘。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與黨員公開承諾、主題黨日活動深入融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黨員促動強示范。充分發揮黨員示范作用,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在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中帶頭宣傳發動、帶頭參與行動,帶動形成共建、共護、共享的良好社會風尚。
部門聯動強合力。建立聯席會制度,定期召開工作協調會,各部門就整治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協商討論。建立部門聯合檢查組,每月對各村人居環境進行全面督導。打破原各部門的條線管理體制,實現“一支隊伍查問題”。通過部門間協作互補,協同發力,最大化發揮部門合力。
抓重點突破,
“一股勁”攻堅克難
廁所革命堅實推進。鎮域范圍農村廁所糞污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全面消除旱廁,結合特色康居鄉村因地制宜設置農村公共廁所,2021年新建市政公廁5座、農村公廁2座,改建市政公廁3座、農村公廁13座。
污水革命有效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蓋率94.94%,農戶覆蓋率85.87%,包括約262公里污水管網的鋪設,8481戶接管。完成23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112個“十個必接”污水接納項目、66個重點行業污水接納項目、190個非雨出流和污水直排點治理。消除1個城鎮建成區污水直排口,完成1個獨立場站污水治理、1個小區排水整治、1個1.96平方公里的“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
垃圾革命穩步推進。全鎮13個行政村全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垃圾分類桶設置率100%,完成垃圾分類片區全覆蓋建設。12個居民小區全部實行生活垃圾分類“三定一督”模式。探索開展垃圾分類信息化建設,知青時代小區獲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居民小區”,璜涇鎮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基地獲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宣教點”。
抓整體提升,
“一個點”帶動全局
打造亮點。璜涇鎮不斷提速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推動和美鄉村串珠成鏈、連線成景。累計建成特色康居鄉村71個,特色宜居村莊35個,在此基礎上結合鎮村規劃連線成片,融合紅色文化底蘊與農旅產業,打造涉及7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莊,約44平方公里的長江紅色農文旅示范區。
撬動支點。以“創新活動”和“評先選優”為兩翼,依托“村級環境衛生紅灰榜”等為載體,扎實開展“星級戶”“美麗庭院”評選掛牌等活動,以評促做、以獎促建。激發村民爭先創優的熱情,以自治細胞激活村莊的整體風貌。
圍繞原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原點是發動群眾。璜涇鎮不斷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宣傳,通過村規民約、家庭積分等方式引導群眾,逐步實現由“政府包辦”向“群眾自辦”轉變,不斷激發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家園的內生動力。2021年累計組織宣傳活動298場次,張貼宣傳標語940條,動員5921位志愿者參與整治活動。
保障基點。璜涇鎮級財政以各村建設項目為基礎,每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保證各村農村公路、污水管網等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推進鎮村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2021年就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方面統籌安排5類共9項資金預算,涉及資金900余萬元。
抓機制建設,
“一幅畫”常見常新
責任清單機制。對標對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將目標任務分解細化成5項重點任務22個具體項目,落實村鎮與業務部門主體責任,倒排工期,形成一層抓一層、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考核監督機制。一方面堅持以考促落實,持續優化鎮級檢查模式。引入各村工作人員加入聯合檢查組,將問題匯總分類后交由各業務部門,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另一方面做好群眾監督,在太倉市“婁城人居隨手拍”小程序的基礎上,結合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由村社區與各職能部門為責任單位,探索出臺涉及環境整治類、公共秩序類、農路農房類、基礎設施類、廣告類、田容田貌類等六個大類的問題整改平臺。
全民參與機制。結合凈美家園四季活動,每月在各村設立村莊清潔日,以村社區為主體,結合聯動支部,發動黨員與群眾常態化開展以“四清一治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大力整治農村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持續提升各村人居環境品質,實現生態宜居和美鄉村建設的共謀共建、共管共享。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