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浙江省 “四拳”打假劣 “綠劍”護春耕
時間:2024-04-18 13:53:55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近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印發《2024年全省“綠劍”護農保春耕系列執法行動實施方案》,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農資打假集中執法行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打好“組合拳”,嚴查農資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全力維護廣大農民群眾合法權益。截至3月底,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20800余人次,檢查各類農資生產經營主體5400余家次,檢查覆蓋率超過85%,受理農資投訴舉報88件,立案查處違法行為73起,查處問題產品680公斤,司法移送2起。

  第一“拳”——精準發力密織農資監管網。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持圍繞農資數字化監管和監督抽檢兩個關鍵持續發力,全力構建農資監管“天羅地網”。依托全省農資監管與服務信息化平臺,積極貫通農資生產單位、經銷網點和農業生產規模主體等多個節點,實現農資購銷可溯源、質量安全可保證、施用監管可統計“一屏掌控”。溫州市農業行政執法隊根據農資監管與服務信息化平臺預警信息,開展以查處銷售過期產品、農資標簽不符合規定、跨區售種為重點的全市執法交叉檢查專項行動,共排查農資經營門店319家,立案查處違法行為3起。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持續聚焦種子、肥料、農藥等熱銷農資產品質量,緊盯城鄉結合部、農資經營集散地等重點區域,針對歷年群眾投訴和執法查處問題較多的重點農資品種,開展靶向質量監督抽檢。全省全年計劃抽檢農資產品4200批次,截至目前,已完成肥料抽檢260余批次,農藥抽檢370余批次,種子抽檢170余批次,檢出不合格產品1批次,對于問題產品一經發現立即溯源追查,嚴防假劣農資流入市場,進入農業生產環節。

  第二“拳”——一體打擊凈化農資銷售網。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深入推進農資打假聯合行動,探索建立“風險監測、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的多部門一體化監管機制。針對網絡銷售農資產品的情況,全省各級持續加強協同治理,進一步壓實平臺責任,督促平臺開展自查整頓,嚴防發生網絡售假、品種虛假宣傳和跨區違規售種等問題。杭州市余杭區建立春耕備耕農資打假24小時舉報受理和技術指導快速反應機制,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阿里巴巴集團網絡平臺農資“凈網”專項行動,重點核查網絡售種許可資質、經營備案、標簽標識和銷售區域。今年以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執法活動 113 場次,開展網絡銷售農資排查12次,發現某網絡平臺2家店鋪涉及無農藥許可證經營農藥的線索,責令平臺下架不合規產品4批次,查處網絡銷售假劣農資案件5起,有效凈化了線上線下農資銷售環境。

  第三“拳”——全面動員筑牢護農聯防網。春耕備耕農資需求旺盛,正是農資“忽悠團”大量出沒的時節。“忽悠團”具有蠱惑性、隱蔽性、游動性的特點,通過發展村級聯絡人,采取聽講座、請吃飯、送禮品等方式吸引農戶參與,以團購特價、多買多送等優惠措施引誘農民現場簽訂合同付款購買劣質農資產品。對此,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一方面密集曝光“忽悠團”典型案例,泰順縣以“肥料不肥是廢料,制售偽劣成笑料”為題開展以案說法,曝光一起波及當地農戶100余人的“肥料忽悠團”案,永康市、慶元縣等地結合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及時曝光“忽悠團”案件,以真實案例講清危害后果;另一方面積極發動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鄉鎮網格員、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等基層干部群眾,提高廣大農民群眾警覺性和辨別力,多渠道摸排農資“忽悠團”信息,發現“忽悠團”行蹤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報告,切實讓“忽悠團”無處藏身。

  第四“拳”——宣教結合編織普法宣傳網。在省農業農村廳統一部署下,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開展“執法+服務”活動,將普法宣傳陣地下沉至鄉間村野、田間地頭。農業行政執法人員進村入戶,展示放心農資和假劣農資,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學到識假辨假知識。臺州市著眼提升監管執法增值化理念,變“管理導向”為“服務導向”,開展六送下鄉助力服務,面對面解決全市103戶種糧大戶需求。今年以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舉辦農資打假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現場咨詢、培訓活動87場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8.1萬份,發布農資相關視頻11個、典型案例20個,切實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法規與執法指導處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