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維護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鄉村建設,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主責主業,夯實平安鄉村基石。切實把平安建設行業監管責任扛在肩上,建立組織體系,健全制度保障,完善考核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推動構建上下齊抓共管、部門協同共治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夯實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發展穩定安全之基。
聚力源頭治理,著力防范化解風險。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社會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排查預警、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立足預防在前,建立日常排查、專項排查、重點排查、定期研判、季度通報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長效機制,全面摸排矛盾糾紛。立足調解優先,建立鄉村調解、縣級仲裁、司法保障三級聯動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綜合運用接訪化解、包點化解、包案化解、跟蹤化解等方法,及時化解農村承包地確權、土地流轉等方面矛盾糾紛。
聚集治理效能,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以開展整省域鄉村治理示范創建三年提升行動為抓手,深化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統籌推進鄉村治理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全面推行鄉風文明實踐積分制、清單制、“55124”村級治理模式,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激活鄉村治理內生動力。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建立完善村規民約獎懲機制,發揮“一約四會”“村規民約”道德規范作用,整治高價彩禮、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倡導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發揮好鄰居、好媳婦、好公婆,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的道德模范示范教化引領帶動作用,培育鄉村文明新風。
聚合執法力量,依法維護農業生產。樹立“一盤棋”思想,形成工作合力,常態化推進農村掃黑除惡斗爭,依法打擊農村宗教黑惡勢力。率先在全國開展全域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創建,制定自治區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規則,建立健全多部門執法協同機制。配合公安等部門持續打擊農村賭博、非法宗教、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安寧。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關鍵環節,突出重點領域、重大專項和重要時節,開展穩糧保供、農資打假、私屠濫宰、農機違章作業和農業面源污染等專項執法行動,有效打擊假劣農資違法行為。
聚焦普法宣傳,營造平安法治環境。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制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落實自治區法治社會建設責任實施方案(2021-2025年)》《自治區全區農業農村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將農民學法用法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創新普法形式。充分利用“報、網、微、端、屏”等宣傳載體,通過以案普法、以案釋法、微視頻宣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推進法律進村入戶系列宣傳活動,加大“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法律明白人”培育,依托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民主法治示范村、農貿集市等主體和場所,加快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村均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2.3戶,不斷增強干部群眾法治意識和素養,引導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觀念,營造平安法治環境。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法規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