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馬市鎮蜀口村坐落于蜀水、贛江交匯處,形成四面環水、中間一片綠洲的獨特風水景觀,故又稱蜀口洲。村轄13個村小組,共1134戶3864人,村內風景宜人,物產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廬陵八大古村之一,被譽為“千里贛江第一島”。近年來,蜀口村以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為契機,緊緊圍繞“發揚古村文化、延伸制茶產業、聚集特色旅游”的目標,采取“黨總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茶葉種植、餐飲民宿、康養休閑、農摘體驗等特色產業,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黨建引領,古村文化衍變發展新活力。蜀口古村從南宋年間立基至今,經過近千年的發展演變,孕育出悠久的古文化,許多英雄典故、歷史名流的故事流傳至今,如蜀江古村歐陽氏曾創造出“一門二十一進士”的奇跡。近年來,蜀口村通過深挖先賢好學篤志的厚重人文傳統,利用村中古戲臺,結合打造省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新時代幸福茶館,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各類文藝形式為載體,通過邀請黨員宣講隊舉辦黨員微黨課、“田教授”課堂等,弘揚蜀口古村燦爛絢麗的歷史文化,向廣大群眾宣揚黨的政策理論、農業專業知識和先賢美德,形成積極向上、緊跟黨走的濃厚氛圍,將黨建與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有效融合,激發示范創建新活力。
農業為基,茶香四溢夯實發展原動力。依托蜀口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傳統資源發展茶產業,建設最富特色的蜀口茶田基地,總種植面積近3000畝,年產量達500余噸,產值約1800萬元。為了做強做優茶產業,蜀口村成立了茶葉合作社黨支部,采用村民分散種植,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商標、統一銷售模式,大力發展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3萬元,輻射帶動從業農民每戶增收2萬元以上。同時,在精、特二字上下功夫,精耕細作,發展“茶園+烏雞”“茶園+車前子”“茶園+板栗”等新融合產業,促進茶葉產業質量和效益雙提升,夯實了蜀口村集體經濟增效和茶農增產增收的原動力。
旅游為頭,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蜀口村堅持發展生態旅游的宗旨,聘請專家進行科學規劃,依托蜀口洲便利的交通區位、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蜀江古村的文化底蘊,全面整合蜀口洲的旅游資源,建有游客服務中心、精品民宿、生態酒店、濱江風光帶、環島路、景觀水系、南莊花園、千年古樟、蜀口洲大橋等景點,有計劃地打造蜀口洲農業生態旅游與古村旅游的精品線路。投資3800萬元的高空漂流綜合體項目已經完工,在2023年8月份正式運營,該項目集成了玻璃棧道、極速旱滑、高空漂流、高空秋千、天空之境、云端漫步、炫彩水幕及玻璃棧橋8個游樂設施。不斷探索新路徑、拓展新業態,持續投資改造升級配套服務,為游客提供多樣化、特色化、高品質的鄉村旅游體驗,滿足人們對休閑、旅居、田園康養生活的向往,新增130多個工作崗位,讓越來越多的村民享受到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
蜀口村發揚古村文化、夯實農業基礎、打造旅游基地,大力推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助推鄉村全面振興。下一步,蜀口村將以蜀口文化節為載體,搭建網絡宣傳平臺,深度打造以茶產業為主導,集采摘、觀賞、體驗為一體的“蜀口茶”鄉村旅游品牌,同時加強與旅行社合作,多路徑吸引游客到蜀口吃特色美食、喝蜀口綠茶、玩高空漂流、樂贛江風景,真正實現旅游促增收,走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鄉村振興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