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墾區,“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于開拓、甘于奉獻”的北大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創造了無數的農業發展奇跡。如今,這寶貴的精神財富正成為墾區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助力鄉村振興的巨大動力。
“北大荒杯”省職工羽毛球比賽遇上“戀上荒都”美食文化節、“荒都”百億元品牌發布會牽手北大荒產品推介會、墾荒人探源之旅邂逅“魅力北大荒”旅游宣傳推介會……一場場“文農聯姻、文旅融合”的文化盛宴,生動詮釋著企業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新理念、新實踐和新成效。
近年來,牡丹江分公司將農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激活產業棋局、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多渠道整合資源、多維度培育亮點、多鏈條延伸產業,奮力描繪協同農文旅產業集群發展的共贏畫卷。
深度整合資源
構建農文旅產業新板塊
大農業波瀾壯闊、大界湖浩瀚無垠、大界江風光旖旎、大濕地千姿百態,還有星羅棋布的軍墾文化陣地……共同構成北大荒集團牡丹江分公司豐富而獨特的旅游資源寶藏。從國墾第一場在牡丹江分公司拉開拓荒第一犁,十萬復轉官兵在這里吹響了進軍北大荒的第一聲號角,北大荒第一所大學在這里創辦,丁玲、艾青、丁聰等文化名家在這里留下閃光的足跡……
分公司以產業融合發展為切入點,深度整合資源,因地制宜規劃旅游線路,讓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匯聚成推動分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農文旅融合,產業項目是關鍵。2023年,牡丹江分公司八五八農場與虎頭鎮簽訂了合作共建框架協議,明確了共建任務清單,涉及現代農業發展、文化旅游等四個方面的主要工作。
“游客越來越多,除了原有千島林景區濕地觀光和畫舫游船項目,我們新建了‘農文旅’景區,其中有稻田畫、觀光小火車、農機體驗等旅游項目,同時,墾地雙方在虎頭鎮也共同建設了占地40畝的龍騰虎躍稻田畫,這些都成為了來往游客的駐足打卡地。”千島林商務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希武介紹。
在協同農文旅產業理念引導下,分公司所屬各農場競相發力、亮點頻閃,山市種奶牛場、八五一一農場相繼舉辦杜鵑花節,寧安農場、海林農場打造有機果蔬采摘基地、“我在海林有畝田”等項目,吸引周邊市民紛至沓來品嘗“春天第一鮮”,還有八五〇農場、八五七農場、八五八農場、云山農場、興凱湖農場的“荒火燎原”“星城花海”、稻香海公園、野營基地、稻田風車長廊、將軍湖紅色文旅景區、京味“稻作空間”……都已成為游客打卡的必選地。
分公司黨委圍繞協同農文旅產業發展進行建“鏈”、補“鏈”、強“鏈”,與屬地及產業公司搭建10余個黨建聯盟,通過黨建共建、支部共聯、人才聯動等有效措施,深度激活產業協同內生動力,推動農文旅資源深度整合。
“目前,分公司域內共有A級景區8個,紀念(場史)館9個,自然資源稟賦、文化優勢凸顯。分公司黨委高度重視農文旅協同發展,2023年上半年所屬各農場重點實施了30個農文旅項目的建設。2023年,我們還與北大荒旅游公司合作,深度整合文旅資源,精心設計紅色文化游、黨建研學游、農業觀光游、休閑度假游精品路線,僅上半年,分公司就接待游客16.3萬人,旅游總收入487.8萬元。”分公司黨委委員、黨委工作部部長楊再勝介紹。
深挖區域特色
彰顯農文旅產業新亮點
僻居黑龍江省東南邊陲的牡丹江分公司坐擁優質文旅資源,又兼有夏季避暑勝地的美譽,如何破解因地處偏遠而“久在深閨人未識”的被動局面,是協同農文旅產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牡丹江分公司瞄準區域特色,積極引導所屬各農場以農為底、以文鑄魂,因地制宜,更好地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黑龍江省寒地水稻文化之鄉”八五六農場,以稻田畫為旅游半徑打造全域大旅游,建設占地26.2萬平方米的稻米文化廣場,將農業觀光、農耕文化、農事體驗、農業科普融為一體主打“稻文化”特色。目前,農場傾心打造的萬畝蟹稻基地、稻田畫觀光區已成為北大荒十大網紅打卡地,預計接待游客2萬余人,增加收入超過200萬元。
耕地僅有15.47萬畝的資源小場——海林農場,位于林海雪原腹地,素有“北歐風情小鎮”的美譽,曾被授予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也是黑龍江省首批旅游名鎮。近年來,農場借助周邊鏡泊湖、雪鄉等著名景區,持續打造海林北歐度假區,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成果,吸引了數以萬計的游客。
“我們度假區整體分為‘一軸三區六園六中心’,通過招商共同開發旅游資源,培育農業研學、低糖康養、休閑度假、民宿體驗、文化餐廳等新經濟業態。”農場產業營銷部部長張寶庫說。
“俄羅斯的朋友們,歡迎你們前來品嘗我們的新鮮瓜果。”寧安農場黨委書記、董事長冉光明手捧香瓜,向遠道而來的游客真誠地推介。農場重點打造“特色經濟+棚室觀光采摘”農業觀光旅游品牌,以棚室果蔬產業走出了一條“以農助旅、農旅融合”的企業振興新路子,年帶動旅游產業收益70萬元。
資源大場圍繞農業主業打旅游特色、資源小場瞄準生態資源做文章,分公司在充分開發興凱湖當壁鎮旅游度假區、千島林風景區等知名景區資源的同時,立足特色,優化布局,形成“一場一特色一亮點”的文旅格局,同時積極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線下組織開展美食節、采摘節、垂釣節、冬捕等活動,線上以網絡直播打卡為主,逐步釋放產業活力。
深耕產業園地
激發農文旅產業新活力
牡丹江分公司圍繞農文旅產業發展深耕產業園地,培育“荒都+”系列品牌,推出系列綠色食品、保健品、文旅紀念品,讓來觀光的游客既有看頭,又有品頭;既有好吃的,還有好玩的;既能拍照留念,更能把滿滿的回憶帶回家。
“我們依托農場奶牛養殖產業的綜合優勢建廠發展,2021-2022年連續兩年銷售額超億元,是省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倒救檎鋸S副廠長周麗元說。“墾荒人探源之旅”活動作為一年一度的品牌特色旅游載體,自2013年以來已連續開展多年,累計接待來自全國26個省市的3.2萬“墾荒人”VIP客戶,成為宣傳推介牡丹江墾區的一扇流動窗口,也讓北大荒成為消費者心心念的探源之地。
近年來,分公司深耕產業嫁接,帶動墾荒游、親子游、研學游、藝術游等消費市場快速增長以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讓來到這里的人,不僅飽覽美景、感悟情懷、尋根溯源,還能品嘗美食,帶走當地特色產品,變流量為銷量。
分公司充分依托700萬畝綠色商品糧基地,在區域貿易龍頭企業荒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帶動下,采取雙品牌運營模式,精心打造“荒都+”特色農產品矩陣。目前,“荒都”已相繼開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輕功能食品、休閑類食品、山產品、水產品、米制品等產品80余款,特色產品均已入駐所屬各農場的游客接待中心,成為游客必選的伴手禮。分公司所屬各農場還開發了吉祥物娃娃、吉祥物抱枕等旅游商品25個。2023年上半年,“荒都”以108.85億元的品牌價值再次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
以文農聯姻,促文旅融合。牡丹江分公司將繼續立足資源優勢,打好文旅牌,全面融入北大荒“二次創業”新藍圖,深耕產業共“融”,細作農文旅發展,奮力描繪協同農文旅發展新畫卷。
(作者單位: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