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寒地小龍蝦之都”區域特色品牌稱號。近幾年,哈爾濱市的寒地小龍蝦養殖產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初步形成了產業體系,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
產業發展優勢
哈爾濱市作為全國寒地小龍蝦養殖的首創城市,成為小龍蝦的“安家落戶之地”,具有六大特有優勢。
獨特氣候的生態優勢。小龍蝦喜溫不耐熱,且對生長環境和水質有比較高的要求。哈爾濱有950多萬畝生態稻田和大量池塘,開闊水面適宜小龍蝦養殖,為小龍蝦提供了理想家園,能在每年7、8月份南方小龍蝦空窗期提供季節性產能補充。由于寒地黑土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豐富,寒地小龍蝦有獨特的口感,深受食客喜愛。
支撐創新的技術優勢。哈爾濱市農科院水產所經過七年多的不懈努力,掌握了種蝦越冬、種苗本土化等小龍蝦養殖的核心技術,并為養殖戶貼身定制了稻田和池塘改造標準、放養密度標準等養殖小龍蝦的四個關鍵標準,為在哈爾濱成功繁育并大范圍、規范化養殖小龍蝦,掃清了技術壁壘。
廣泛養殖的基礎優勢。寒地小龍蝦作為傳統模式與現代技術結合的創新之舉,在雙城區、通河縣、方正縣等地蝦稻共作模式試養小龍蝦每畝增收500元。近年來,小龍蝦養殖規模已突破1000萬尾,推廣養殖面積躍升百倍,已在七區九縣建立了20余個寒地小龍蝦養殖示范基地,養殖發展小龍蝦產業呈現星火燎原的勢頭。
改善生態的環保優勢。小龍蝦能消滅稻田二化暝等害蟲的幼蟲,為水稻除草、增肥,同時對農藥、化肥比較敏感。近年來相關區縣在擴大小龍蝦養殖試驗過程中,養殖農戶主動減肥降藥,每畝稻田化肥施用量減少30%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60%以上,每畝增加純收入300~700元,成為防治農業面源性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的重要推手。
精深加工的產業優勢。哈爾濱是國內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有啤酒節、冰雪節等常年開展的重大活動,對小龍蝦產品有強大的消解能力。同時,小龍蝦初加工和鮮食產生的蝦頭、蝦殼等副產物占原料近七成,可以制備多糖、蝦青素等高價值產品,而哈爾濱在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深加工領域具有較強優勢。以三聯藥業、哈藥股份等骨干企業為核心,環哈爾濱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具有強大的產業生產和研發能力,小龍蝦精深加工將為之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成就百億、千億級的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優化產業鏈條的重要力量。
助推發展的政策優勢。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政府將小龍蝦養殖納入鄉村振興產業扶持范圍專項推進,制定出臺《黑龍江省加快冷水漁業振興發展若干政策措施(2024—2026年)》《哈爾濱市寒地小龍蝦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24—2026年)》等,加大政策傾斜、資金補貼和市場拓展服務,支持省市農科院技術研發攻關,鼓勵科研機構與縣(市)政府和相關企業(農民合作社)廣泛合作,精準提供人才、資金和技術幫扶,拓建小龍蝦繁育基地,規劃小龍蝦產業發展園區,使小龍蝦產業特色優勢更加明顯,形成了以發展小龍蝦產業為媒介有效助推城鄉人才、資金和物資交流融合的良好發展局面。
產業發展相關建議
根據中國水產學會發布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4)》研究披露,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小龍蝦養殖因有利的政策環境、穩固的產業基礎和旺盛的市場需求,仍將處于重要發展窗口期。目前,哈爾濱小龍蝦產業發展開端良好,但資源的開發利用尚且不足、政策扶持還不夠到位,小龍蝦養殖、消費和精深加工的潛力挖掘不夠,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還比較弱,產業鏈條有待進一步完善。哈爾濱市應當以此次獲得“中國寒地小龍蝦之都”品牌稱號為契機,把握小龍蝦產業發展機遇期,舉全市之力推動小龍蝦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培育打造強農富農產業新標桿,切實把小龍蝦養殖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鄉村經濟躍升優勢,持續擦亮“中國寒地小龍蝦之都”這塊金字招牌,為哈爾濱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賦能助力。
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布局。要著眼全國市場,指導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盡早制定小龍蝦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明確各地目標任務、發展框架、實現途徑,合理確定小龍蝦養殖產區、物流系統、消費項目及加工體系整體布局,為全市小龍蝦產業發展指明方向。當前,要將小龍蝦養殖作為優先發展事項,結合區縣(市)地理環境、交通條件、水源分布等因素,指導擴大小龍蝦養殖面積,調動養殖戶拓面增產的積極性,迅速提高產能供給,縮小與先進地區產能差距,調整全市農產品產業結構,優化縣域經濟發展布局。
完善養殖小龍蝦扶持政策。哈爾濱市可利用養殖面積是江蘇省盱眙縣的10倍以上,實際養殖面積只有盱眙縣的1.4%。縣鄉兩級政府要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稻田水網灌渠體系,不斷優化水環境、確保水安全,筑牢小龍蝦養殖基礎。研究推出有效吸引城市資金、人才下鄉入企聯合投資或領辦興辦小龍蝦養殖企業(項目)的專項政策措施,放大全市20個養殖示范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實施宜養水面擴面行動。市縣農技推廣站要做好小龍蝦良種推介技術指引,組織好養殖技能培訓,加強田間養殖技術指導;金融部門要研究出臺“龍蝦貸”“龍蝦險”等保障政策,為有資金需求的養殖戶提供支持,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宣傳部門要推出“寒地小龍蝦IP”宣傳計劃,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推動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寒地小龍蝦”專屬標準;人社部門統籌負責評選養殖能手、烹飪競賽、星級門店培育行動。舉全市之力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強化養殖戶、加工企業和相關部門發展小龍蝦產業的信心,不斷擴大寒地小龍蝦品牌影響和富民效應。
堅持科技驅動培優小龍蝦品質。省、市農業科研院(所)要在寒地小龍蝦獨有技術特色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突破高品質種苗大規模繁育技術,探索早繁雜交技術規范,加強小龍蝦提純復壯,良種選育和新品種研發能力,指導建設規范化苗種場和良種繁育企業,保證養殖面積大幅提升對良種的供應需求,推廣錯峰養殖,提升“寒地小龍蝦”的生長速度、養成規格、體型比例等性狀指標,推動“寒地小龍蝦”創成全國獨有小龍蝦優良品種,增強“寒地小龍蝦”種質的核心競爭力,滿足農民養好蝦、養大蝦的需求,確保養殖戶增產增收。
進一步拓展延伸小龍蝦產業鏈條。結合全市產業布局,賦予遠郊縣(市)負責養殖、配送和供給,近郊區縣負責文旅休閑服務開發,中心城區探索拓展消費市場,使小龍蝦生產、加工、服務橫向聯通,合理布局建設小龍蝦產業園區,推動小龍蝦冷鏈物流、精深加工、調料生產等企業集聚集群發展。全面支持預制菜、小龍蝦特色門店、小龍蝦美食街區持續穩健發展,推出更多的爆款小龍蝦產品,持續提高小龍蝦初級產品的消解能力,推動小龍蝦產業鏈、冷鏈物流、供應鏈、消費鏈、價值鏈一體發展。
持續打造寒地小龍蝦品牌。要率先建立完善“寒地小龍蝦”質量標準,規范養殖技術規程、烹飪加工規范等“標準化”體系建設,為小龍蝦品牌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要支持“寒地小龍蝦”向省內外推廣,鼓勵走出去發展,帶動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借助2025年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帶來的良好機遇,以哈爾濱之夏、冰雪節等主場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打造更多小龍蝦主題餐飲街區、小龍蝦精品旅游線路,開發小龍蝦文創系列產品,升級消費服務體驗。豐富小龍蝦消費多業態場景,支持加速電商主體集聚發展、直播帶貨鏈式發展,推動線上線下渠道深度融合,不斷擴大“哈爾濱寒地小龍蝦”的宣傳推介力度,深入挖掘“哈爾濱寒地小龍蝦”品牌價值。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大農林委員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