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省在推進鄉村建設行動中,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創新開展美麗庭院、美麗鄉村微景觀、美麗鄉村公共空間、美麗田園、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等“五個美麗”建設,共建成省級美麗庭院12.5萬戶、鄉村微景觀3.9萬處、鄉村公共空間8001處、美麗田園2790片、鄉村休閑旅游點820個,通過“三小三大”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找準小切口,繪制大藍圖。堅持從農民的切身需求出發,從農民身邊小事做起,以局部景觀提升村莊顏值。在鄉村庭院建設上,通過引導農戶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做到庭院外觀規整有序、院內整潔美觀、居室干凈清潔;在微景觀建設上,通過提升街巷、步行微景觀,做到街巷空間尺度宜人、景觀多樣且協調,整體提升農村風貌;在公共空間建設上,通過盤活利用閑置空間場所,打造集訪客接待、文娛活動、綜合服務等多種功能的村莊高品質公共空間;在美麗田園建設上,通過規整田園地塊、修繕田間道路、暢通田間溝渠,統籌山水林田、一體打造四季田園風光,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在休閑旅游點建設上,通過完善服務功能,美化環境,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民就近就業、增收致富。
緊盯小細節,實現大效果。堅持量力而行。通過有機更新、就地取材,引導各地利用舊物料、閑置物件等,扮靚鄉村庭院、微景觀,裝點公共空間、美麗田園,達到“花小錢、辦大事”的效果。據測算,每個鄉村庭院投入資金3000~5000元,每個微景觀投入資金2萬~3萬元。堅持農民主體。通過以工代賑、以獎代補等方式,發動農民群眾建設美麗家園。2023年全省“五個美麗”建設共投入資金25.1億元,其中各級財政投入不到8億元,農民投工投勞超過10億元?;鶎釉趯嵺`中還探索出“雇工購料”模式,由村級組織自主購買建筑材料,雇傭工匠組織施工,既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又節省了項目設計費、代理費等費用,項目平均節省資金20%以上。堅持文化傳承。在全省“五個美麗”建設中,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海洋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福”文化內涵,保護和活化利用歷史建筑9400多棟,推動歷史文化資源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讓鄉村留得住鄉愁記憶。
辦好小事情,改善大民生。“五個美麗”建設辦成的是一件件小事,但卻實實在在改善了農民群眾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五個美麗”扮靚了美麗鄉村。通過項目建設形成的微小“細胞工程”,組成了鄉村肌體的重要元件,將這些具體生動的微景觀串聯起來,形成村村有美景、處處有畫卷。目前,全省每個縣都形成1~3條“五個美麗”精品線路,全省擁有美麗鄉村6700多個、金牌旅游村205個。“五個美麗”激活了美麗經濟。深度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多元價值,大力培育庭院經濟、農旅經濟等新業態,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省12.5萬戶美麗庭院中已有1.2萬戶發展各具特色的庭院經濟,戶均增收超過6000元;2023年全省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客流量突破500萬人次,休閑旅游經濟收入超5億元。“五個美麗”創造了美好生活。通過實施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全省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自然生態得到有效保護,歷史文脈得到更好傳承,文明新風得到廣泛弘揚。目前,全省農村衛生廁所基本普及,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處理,農民群眾每天利用鄉村公共空間開展文娛活動的人數超20萬人,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