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真金白銀地投、真刀真槍地干,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堅持系統謀劃,強化高位推進。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推進機制,系統謀劃、高位推進全省鄉村建設工作。高起點謀劃。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意見,出臺6個配套文件,每年更新 20 個專項工作方案,構建“1+6+20”政策體系。明確到2027年建設精品示范村1000個以上、省級中心村1萬個以上。高規格推動。2023年正式啟動“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將其作為全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號工程”、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礎工程。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即一把手負總責、一個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每年一次現場會、每季度一次調度會、每年評選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建立省級領導和省有關單位聯系精品示范村建設工作制度,35位省領導、35家省有關單位聯系包保105個縣(市、區),做到精品示范村建設在省級層面領導聯系全覆蓋。高質量實施。歷經十余年系統推進,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引領,從景觀提升到文旅深度挖掘,全方位、多層次實現產村、景村和城鄉融合發展,做到點上有風韻,線上有風光,面上有風景。
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分類施策。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確保鄉村建設符合農民實際需求和鄉村長遠發展。突出規劃引領。因地制宜搞好鄉村規劃建設,突出村莊規劃的務實管用、簡便易行。出臺規范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的通知,推行“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增強規劃彈性,便利農民生活。分類施策布局。堅持差異化打造、特質化發展、整體性提升,因地制宜引導鄉村發展,皖南地區彰顯山水徽韻,皖北地區彰顯田園風光,江淮地區彰顯錯落有致,沿江地區彰顯山水風韻,皖西地區彰顯生態山村。點面結合推進。千錘百煉打造精品示范村,做好點上示范帶動,同時注重點面結合,出臺和美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成效評估工作方案,針對10余年來建成的7395個省級中心村開展成效評估工作,通過補缺補差,持續促提升。出臺2024年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要點,印發加強農村改廁與長效管護機制提升縣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開展以“五清一改”(即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清理廢舊廣告牌,清理無功能建筑,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壓茬推進四季清潔戰役,啟動實施“萬村清萬塘”行動。
堅持黨的領導,匯聚各方合力。聚焦優先發展,建立完備工作推進體系,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強化組織領導,堅持“五級書記”抓,層層壓實責任。每季度召開現場調度會,聚焦重點難點,穩步推進工程實施。委托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為411個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黨組織書記精心組織四期培訓班,提升領導能力。強化要素保障,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30億元,金融機構每年新增貸款200億元支持和美鄉村建設。創新出臺鄉村振興人才職稱評審辦法,去年評選了首批9925名高、中、初級鄉村振興人才。成立全國首家省級新農人協會,同時帶動省內11個市紛紛成立市級新農人協會,截至目前,省級協會首批會員400余人,市級協會會員1400余人,為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服務鄉村振興搭建交流平臺。強化督查考核,將和美鄉村建設工作納入省委年度綜合考核、省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以及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內容,確保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