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創響“甘味”品牌 打造強農富農新引擎——專訪甘肅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楊金泉
時間:2024-11-19 10:25:30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徐剛 陸家木 宋曉娜 字號:【

  農產品品牌建設是引領農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增收具有積極作用。近年來,甘肅聚焦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甘味”品牌為引領,聚力打造現代寒旱特色農業高地,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答卷。本刊就“甘味”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有關情況,專訪甘肅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楊金泉。

  記 者:楊廳長,您好!近年來,甘肅打出政策“組合拳”,大力推進“甘味”農產品品牌建設,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已經成為甘肅農業發展的靚麗名片。特別是今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組織了一系列“甘味出隴”活動。下大力氣培育“甘味”品牌,主要是基于什么樣的考量?

  楊金泉:甘肅自然資源豐富、氣候多樣,非常適合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近年來,甘肅大力實施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和提質增效行動,“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年生產總值接近5000億元,底子已經相當扎實,當前要更多聚焦提高經濟效益、延長產業鏈條,以“甘味”品牌來統籌和帶動,進而形成組團發展、規模競爭優勢。

  一是中央有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對農業品牌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作出重要部署,強調要“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甘肅考察,都對甘肅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甘味”品牌作出了明確指示。特別是今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水市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考察時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振興。經過70多年培育發展,花牛蘋果品牌更響亮了。”這更加激勵我們進一步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增強特色產業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二是發展有需求。甘肅是特色農產品生產大省,“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在全省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中占據重要地位。建設農業強省和推進隴原鄉村全面振興,迫切需要產業振興來賦能增勢。在當前這個階段,農業產業發展不僅要靠種植和生產,很關鍵的還要靠市場和流通,把產品變成商品,必須依靠“甘味”品牌牽引帶動,有效打通生產和市場兩端、連接農戶和消費者兩頭。“甘味”品牌發展必須進一步推動拓展市場、搭建體系,匯聚各方力量,打造引領甘肅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龍頭”,實現更好聯農帶農、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三是市場前景好。當前,國內外市場對特色化、優質化、品牌化農產品消費需求旺盛,與甘肅農產品優勢高度契合,甘肅特色農業發展迎來“窗口期”,這就要求我們搶抓機遇,強化政策支撐,加強全環節管控,推動“甘味”品牌建設行穩致遠。今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甘肅省甘味農產品品牌培育管理條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進一步加強“甘味”品牌建設的意見》,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甘味出隴”工作實施方案》,省農業農村廳、省委宣傳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甘味”品牌宣傳推廣實施方案》,打出一攬子政策組合拳,系統策劃甘肅區域農產品品牌形象宣傳,以大品牌帶動大銷售、占領大市場、促進大發展。

  記 者:甘肅特色農產品種類豐富、數量眾多,是所有甘肅產出的農產品都叫“甘味”農產品,還是有選擇、有標準的?如果有標準,又是怎么設定標準、遴選農產品的?怎么保證入選“甘味”品牌的農產品既體現地方特色,又能保證品質?

  楊金泉:《甘肅省甘味農產品品牌培育管理條例》對“甘味”農產品有明確定義和標準,它是指在甘肅行政區域內以綠色標準化生產為基礎,具有悠久歷史文化背景、獨特自然生態條件、優良產地環境、綠色有機特質的甘肅特色優勢農產品。我們建立了《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對認定納入《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商標品牌,授權其通過認定的產品使用“甘味”品牌標識,這些產品才能稱為“甘味”農產品。

  “甘味”農產品品牌認定嚴格按照“五有三無”標準,即“有代表性、有規模、有特色、有認證、有主體支撐”和“無不良記錄、無質量事故、無侵權行為”,每年組織開展一次“甘味”品牌認定工作。區域公用品牌認定時,基于主導特色優勢產業,選取在當地占有重要地位,依托綠色標準化基地生產,產地環境、營養品質檢測評價和質量安全監管等支撐體系完備,有一定規模、有一定市場份額的產品進行重點打造。企業商標品牌認定時,特別強調了該企業商標品牌申請認定的產品必須通過綠色、有機或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產品有特色、有規模、有市場銷售前景。同時,企業必須經過省級企業信用核查無問題。

  為保證入選“甘味”品牌的農產品既體現地方特色,又能保證品質,甘肅以“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為重點,聚焦區域特色農產品,一方面大力開展綠色標準化種養基地建設,推進“甘味”系列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大力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建設,加大“甘味”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全程質量安全監管,為創響品牌筑牢品質保障。另一方面通過授權、連鎖、加盟等多種方式,建立全省統一規范的“甘味”農產品體系,加強動態管理,嚴格準入和退出機制,維護品牌公信力。

  記 者:對農產品來說,既要種得好、管得好,更要賣得好,才能實現它的價值。甘肅省在展示推銷“甘味”農產品、提升“甘味”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上有哪些舉措?

  楊金泉:為提升“甘味”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甘肅省印發了《進一步加強“甘味”品牌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快構建“甘味”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動“甘味出隴出海”,健全完善品牌聯農帶農和利益聯結機制,打造全省特色農產品銷售流通“龍頭”,不斷放大“甘味”品牌效應。

  一是健全流通體系,拓展銷售渠道。推動建設產銷一體的完整體系,生產端建立與農業企業、合作社緊密協作機制,銷售端建立與大宗市場、消費端實時對接機制,行業協會、骨干企業帶動,擴大產品訂單規模,暢通市場銷售渠道。加快甘味線上線下門店建設,推進“甘味”農產品進商超、進社區。加強與京東等電商物流平臺合作,支持建設“甘味”農產品倉儲中心,通過產地云倉等模式,推進物流降本提速。搭建直播平臺,打造網絡IP,吸引在線流量,建立“甘味”銷售的新載體新通道,有效提升“甘味”品牌競爭力。

  二是多層推介展銷,推動“甘味出隴”。省內連續舉辦“甘味”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甘味”品牌高質量發展論壇和定西馬鈴薯大會、靜寧蘋果貿易大會、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積極邀請客商考察洽談、對接合作。結合省領導分區域招商引資等大型活動,國內組織開展“甘味入湘”“甘味入魯”“甘味入粵”等系列活動,國外舉辦“甘味入新”“甘味入韓”等多項推介活動,在農交會、消服會、廣交會、蘭洽會組團宣傳推介,簽訂購銷協議,建立穩定供應關系。聯合文旅廳發布《甘味旅游產品名錄》,組建省特色農產品產銷協會和各專業協會,主動對接市場,推動更多特色優勢農產品走出去。

  三是加大品牌宣傳,多方引流消費。省農業農村廳、省委宣傳部等8部門印發了《“甘味”品牌宣傳推廣實施方案》,多措并舉全面宣傳推介“甘味”品牌。在央視投放“甘味”品牌廣告,聯合新華社開展“數說甘味”“甘味故事”宣傳,生動講好“甘味”品牌故事,塑造好“甘味”品牌形象。做好省內機場、高鐵、高速等交通站點的社會面宣傳,加強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和電商平臺宣傳推廣。

  記 者:從目前已經開展的有關工作來看,“甘味”農產品品牌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效?

  楊金泉:通過著力建機制、強基礎、提品質、塑品牌、拓市場,“甘味”品牌影響力競爭力明顯提升,品牌效應不斷放大,甘肅有11個“甘味”區域公用品牌入選農業農村部精品培育計劃,6個品牌納入中歐地理標志互認互保清單,“甘味”品牌企業年銷售額達到270億元以上,全省有170余種特色農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高原夏菜、蘋果等出口額連續兩年增幅兩位數以上,占全省出口值的23%以上,“甘味”品牌實現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百強榜三連冠。今年1—9月全省農產品出口增長22.7%,網上銷售額增長11.5%。同時,通過“甘味”品牌建設,帶動龍頭企業、合作社和村集體經濟積極參與,構建更加完備的聯農帶農機制,把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把品牌附加值實實在在體現到農戶增收上。全省一產增加值連續多年排名全國前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5%,兩項指標增速均排名全國第三。

  記 者:近期,《甘肅省甘味農產品品牌培育管理條例》公布,自11月1日起施行。為什么要出臺一部專門的條例,條例有哪些主要內容?

  楊金泉:近年來,“甘味”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已成為甘肅“三農”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亟須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把“甘味”品牌培育管理的成熟經驗和有益做法固化下來,將培育管理活動納入法治化軌道。另一方面,“甘味”品牌建設仍然存在環節銜接不緊密、職責不清晰、機制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亟須通過地方立法科學設定品牌培育管理的工作機制,明確品牌培育、認定、推廣、保護、動態管理及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具體規范,推動相關問題解決。

  《甘肅省甘味農產品品牌培育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全國首部關于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小切口”式創制性立法。《條例》共十五條,對品牌的法律概念界定、培育創建、認定授權、宣傳推介、品牌保護、品質保障、激勵機制及法治保障等方面作出規定。

  在政府和部門職責方面,《條例》對各級政府、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以及有關部門在“甘味”農產品品牌培育管理工作中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同時規定省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甘味”農產品品牌培育管理有關配套制度,健全分級分類管理機制。

  在規范化建設方面,《條例》規定“甘味”農產品品牌實行認定和目錄動態管理制度,明確規定認定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接受社會監督,組織開展認定不得收取任何費用。省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場監管、商務、衛生健康、林草等部門制定“甘味”農產品品牌認定辦法,明確認定標準、認定方式、認定程序等。

  在宣傳推廣機制方面,《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甘味”農產品品牌宣傳推廣,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建立健全“甘味”農產品營銷支持保障體系,支持建立省內外“甘味”農產品營銷中心和互聯網銷售平臺。鼓勵運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甘味”農產品營銷活動,積極拓展“甘味”農產品國內國際市場。

  在保障保護機制方面,《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和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甘味”農產品質量監管,開展質量安全檢查監測。建立聯動機制,加強對“甘味”農產品品牌的保護。經營主體應當嚴格投入品使用,規范建立全過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記 者:下一步,對于如何貫徹落實《條例》、進一步提升“甘味”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價值,有什么思路和舉措?

  楊金泉:《條例》對于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動員各方力量,共同推進“甘味”農產品品牌高質量建設和保護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們將從四個方面推動《條例》的貫徹落實。

  一是深入宣傳貫徹,增強品牌意識。聯合省人大法工委、農工委編印《條例》宣傳手冊,組織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認真學習。同時,通過舉辦專題培訓、聯合相關媒體制作宣傳短視頻等形式,利用報刊、電視、新媒體平臺等渠道,對《條例》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宣傳解讀,不斷增強農業企業法律意識、品牌意識,為貫徹落實《條例》營造良好氛圍。

  二是健全工作機制,放大品牌效應。準確把握“甘味”由“樹品牌”向“拓市場”銜接轉段的階段性特征,健全完善從傳統市場、品牌門店、線上平臺到專場活動的一攬子營銷布局,大力推動“甘味出隴出海”,帶動特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將資源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完善聯農帶農增收機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加快農業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夯實產業基礎,筑牢品牌根基。立足特色地理氣候條件,緊盯“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和地方特色產品,實施特色產業擴量、提質、延鏈、增效行動,引導特色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引導各地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為重點的優質農產品,推進農產品加工向產地下沉、與銷區對接、向園區集中,推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同帶動農戶增收掛鉤,讓產業鏈收益更多惠及農戶。

  我們將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全力抓好《條例》和政策落實,切實把“甘味”品牌建設作為全省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把“甘味”農產品品牌打造成引領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實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