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陜西省白河縣 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時間:2024-10-24 10:21:51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構朳鎮中心小學五年級一班教室里,班主任劉登玙正在為學生們講解課文《楊氏之子》。孩子們神情專注,課堂氣氛活躍。

  “備課過程中,李智梅老師給了我很多建議。創新的授課方式,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劉登玙說。構朳鎮中心小學與白河縣城關小學組建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以來,她與市級教學能手李智梅結成“師徒”,有了名師傳幫帶,她的教學、管理能力明顯提升。

  城鄉教育共同體是白河縣開展教育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一個縮影。白河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地處秦巴腹地,屬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面對自然條件艱苦、環境承載能力脆弱的縣情實際,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均衡發展并重,做到規劃建設向鄉村學校傾斜、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配置、優質資源向鄉村學校供給,努力把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都辦成教育樂園。白河縣高考升學率連續二十余年位居全市首位,真正把教育打造成為全縣人民心目中最信賴、最受歡迎的民生工程。

  著眼于條件均衡

  規劃建設向鄉村學校傾斜

  開學季,白河縣宋家鎮中心小學新建的塑膠操場上學生們正在進行體育活動。新操場的落成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不僅優化了全校師生體育運動環境,也為校園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成果取得的背后離不開縣委、縣政府對鄉村學校建設的高度重視。一是組織領導保障到位。建立縣級領導和教育部門領導“聯鎮包校”責任制和縣鎮兩級雙線教育目標考核制度,堅持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經費優先預算、教育資源優先配置、教育用人優先招錄、教師待遇優先改善,最大限度地為教育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二是經費投入保障到位。在本級年度預算收入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白河縣近5年年均教育支出超4億元,其中鄉村學校年均支出3.2億元。每年將教育經費和配套資金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將新增財力40%以上用于教育事業。三是規劃建設保障到位。根據人口流動增減情況科學制定學校建設規劃,每個集鎮規劃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學、1所中心幼兒園,每個較大安置區規劃1所完小(教學點)、幼兒園。加大農村寄宿制和小規模學校建設,多數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優于縣城學校,“鄉村弱、城鎮擠”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十三五”以來,投資近10億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10所,新增校舍27萬平方米,軟化操場11萬平方米,搬遷社區、脫貧村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逐步縮小。

  著眼于師資均衡

  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配置

  師資優先配置。制定《白河縣教師調整、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管理辦法(試行)》,五年來補充教師468人,其中安置381人在鄉村學校;引導35名城區教師交流輪崗至鄉村學校任教。注重鄉村學校“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五年來培養省市縣級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名師135人,占全縣39.5%。實施“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每年為鄉村學校培訓教師1000余名。目前,鄉村教師配備基本均衡,學歷達標率100%。

  待遇適當傾斜。堅持動態核定學校教師編制,合理設置學校教師職稱職級,解決鄉村學校教師流動和職稱晉升不均衡、不合理等問題。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聯動保障機制,每年預算1200余萬元兌現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公務員工資平均水平。制定《白河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意見》,分類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待遇。

  解決實際困難。實施鄉村偏遠學校教師“暖心工程”,近兩年籌措70余萬元為224名教師配置“三柜(衣柜、鞋柜、書柜)一沙發”,改造浴室、餐廳,極大地改善了偏遠學校教師生活條件。推進有條件學校實施教師周轉房、教師子女上學專車接送、教師配偶安排工勤崗就業等措施,解決鄉村教師后顧之憂。

  強化激勵措施。制定《白河縣中小學校幼兒園教育質量綜合考評辦法》,設立“立德樹人獎”,每年拿出300余萬元獎勵教育先進集體和個人。加大白河教育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近兩年評選“白河好校長”41名、“白河好老師”72名、“白河好家長”37名、“白河好學生”51名,激發了鄉村教師愛崗敬業的熱情,營造了全社會關心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

  著眼于質量均衡

  優質資源向鄉村學校供給

  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建成縣級教育城域網,形成了“萬兆出口、千兆傳輸”的“網絡高速路”,實現無線網絡覆蓋校校通;全縣建成智慧教室5個,創客教室3個,教育機器人教室3個,錄播教室17個,標準化計算機教室77個,多媒體教室648個,實現了多媒體設備和優質資源班班通;全縣中小學(含教學點)實現“三通兩平臺”建設目標,師生計算機配置達到標準要求,實現了縣域教育信息化全覆蓋。“十四五”期間,為27所學校各建1間“專遞課堂(雙師同步課堂)-主講教室”,為37個教學點各建一間“專遞課堂(雙師同步課堂)-互動聽課教室”,依托“互聯網+”,實現學生“同處一張網,共上一堂課,共享一名師”,有效解決了鄉村學校特別是教學點師資力量不足、部分學科無法開設的矛盾。

  建好城鄉教育共同體,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成立兩個學前教育協作區,由城區兩所省級示范幼兒園牽頭帶動兩大片區,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加強教研協作,建立學習共同體,堅持協同發展。實行鎮中心幼兒園結對幫扶轄區內村級幼兒園、民辦幼兒園發展,定期開展送教、業務指導、結對幫扶,形成了公辦帶民辦、優質帶薄弱、鎮級帶村級的良好發展態勢。按照市級統籌、縣級試點的思路,組建義務教育階段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探索建立教師雙向流動和骨干教師培養體系,著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化解核心校和成員校辦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均衡化發展。

  著眼于關懷關愛

  協同育人筑教育發展基礎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加速推進及社會深層次變革的影響,大批農村留守兒童,特別是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等原因造成的極度叛逆的學生增多,給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為破解家長“不會教”及特殊群體學生“怎么管”問題,白河縣創新實施家校社“7+3”協同育人模式,通過家庭教育巡回宣講、智慧家長培訓服務、黨員幫聯特殊家庭、群眾評議家風家教、優秀家長案例展播、家長義工支教助學、家長入校觀摩交流等7項活動,提高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水平;通過志愿關愛、專題研學、結對關懷等3項行動,提升對特殊群體學生的教育管理效果。

  (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教育體育局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