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農業生產方式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也是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以促進山區農民共同富裕為導向,聚焦農業生產方式體制機制創新,精心打造“三分六統”模式,即農戶“分戶管理、分戶采收、分戶結算”,龍頭企業“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移栽、統一肥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實現了“生產最優化、利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全縣11個“三分六統”模式示范基地所在村,平均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17年的4.8萬元增至2023年的82萬元以上。合作農戶畝均收入從2017年的0.8萬元增至2023年的1.6萬元,最高達3.2萬元,實現收益翻兩番。
“種什么”由市場說了算,“統一品種、統一育苗”,實現產業規模化。山區的土地資源和平原地區相比處于絕對劣勢,但山區能夠借助生態優勢,發展高值特色農業,使產品獲得更高溢價。為此,浦江縣成立了特色農業產業辦公室,安排專項資金提升發展葡萄、蔬菜、茶葉、香榧、花卉等五大產業。制定出臺了扶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根據規定,立項獲批成為“三分六統”模式示范基地后,可以獲得一筆5萬元的一次性補助。此外,基地建設、大棚搭建、統一育苗等均有相應獎補。當地“葛老頭”“綠而康”等一批龍頭企業在政策激勵下,加大集中土地流轉力度,與農戶簽訂合作協議并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撐起“保護傘”。短短幾年時間,示范應用該模式的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3400余畝,花卉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余畝;示范基地的年總產值達到1.35億元,帶動農戶1200余戶,還吸引了200多名大學生和農創客回鄉創業,松陽縣周安村、蓮都區峰源鄉等村紛紛赴浦江學習。
“怎么種”讓企業來操心,“統一移栽、統一肥藥”,實現生產高效化。積極實施農業“標準地”實施工程,由龍頭企業負責修繕水渠、溝道等基礎設施和大棚、滴灌等生產設施投入,再將設施提升后的土地分塊免費交由農戶經營管理,實行統一育苗、移栽和肥藥標準。通過集約發展、連片種植,使全縣農機使用率和滲透力有效提升15%以上。出臺《蔬菜“三分六統”生產經營規范》,制定間作套種、測土配方、科學施肥等種植方案,進一步落實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邀請省、市農科院技術團隊深入田間地頭,變農戶“學技術”為專家“送技術”。葛老頭生態農發公司帶動杭坪、檀溪、大畈等鄉鎮數百戶村民種植高山蔬菜,引導村民使用生物肥和有機肥,使病蟲害發生率、農藥使用量、化肥使用量均降低15%以上,畝產量提升20%左右。
“如何賣”讓團隊來運營,“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實現利益最大化。秉持品牌強農理念,浦江縣浦創產業投資集團注冊了“浦色浦香”區域公共品牌,各類農業企業注冊了“葛老頭”牌高山茄子、“壺江源”牌高山蔬菜、大塘村“高山番茄”“花點時間”等農業商標530個,成功打造了大塘番茄、程家香榧、裕民茄子等“一村一品”特色村10余個。隨著農產品品牌價值的不斷提升,聯合生鮮超市、飯店食堂、淘寶微店等線上線下渠道持續發力,讓“好鮮花”“好蔬菜”找到了“好用戶”,賣出了“好價錢”。比如,大塘村“高山番茄”,企業與農戶約定按1.5元/斤的保底價格收購達標果品,對農戶而言,只要品種達標,產量越高,收入越多。烏漿村每年有超過600萬支鮮切花賣向全國各地,村民種植花卉每畝凈收益可達4.5萬元。
(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