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我家的困難后,縣醫保局主動幫我申請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韓紅基金會’)救助,一下就報銷了2萬多元,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劉集鄉劉集村村民呂佳成說。呂佳成屬于邊緣易致貧戶,3歲的孫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光動手術就花了8萬多元。所幸縣農業農村、醫保等相關部門及時監測并給予救助,通過醫保、大病救助等渠道一共報銷了6.6萬多元,實實在在減輕了呂佳成的負擔。
積石山縣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西面,縣內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干旱少雨、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曾經,積石山縣群眾健康素養普遍較低,醫療保障事業發展滯后,地方病、常見病、慢性病等疾病多發,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十分突出,因病致貧、返貧風險仍然較高。近年來,積石山縣始終把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秉持以民為本的理念,堅持從大處著眼、細小處入手,一家一戶做足繡花功夫,確保黨的惠民政策得到精準落實。
精準核查“實”起來
住在寨子溝鄉瓦窯溝村的馬哈米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2023年初出現胸痛、咳嗽不止等癥狀,到省人民醫院檢查后確診為心臟瓣膜病。面對疾病的折磨,馬哈米東痛苦地要求放棄治療,不想給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增加負擔。這時,醫保局工作人員聯系到他,給全家人詳細介紹了醫保的政策,請他放心治療。最終,馬哈米東2023年底住院接受手術,產生的40萬元醫療總費用中共報銷了28萬余元,個人自付的12萬余元中又有99.8%由韓紅基金會救助,馬哈米東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因他是家庭主要勞動力,一家人收入基本靠馬哈米東,現在因病收入驟降,存在因病返貧風險。經當地醫保部門推送,農業農村部門已經將馬哈米東家納入防止返貧致貧監測范圍并及時實施各種幫扶政策。
馬哈米東家是積石山縣開展基本醫療有保障工作的一個縮影。積石山縣把全面做細做實醫療保障基礎數據作為工作的突破點,按照參保全覆蓋要求,以戶籍人口作為參保底數,州縣鄉村一體推進,動員一切工作力量,逐村逐戶逐人全面進行核查,及時糾正數據偏差,做到工作底數清楚、服務對象明確。經過集中入戶摸排,逐戶逐人“過篩子”,與戶籍信息反復核對后,最終確定參保對象。
逐人逐項核查,保證在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上不落一人,全縣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口和戶籍人口一一對應,低收入人口無一漏保。截至2023年底,積石山縣農村低收入人口醫療費用自付超過7200元的向農業農村部門和民政部門推送530人次,兜底保障落實461人,臨時救助99人,救助金額13.4萬元,納入脫貧不穩定戶7戶38人、邊緣易致貧戶1戶6人、突發嚴重困難戶31戶164人。一般農戶住院醫療費用自付超過1.2萬元以上向民政等部門推送561人次,兜底保障落實29人,臨時救助27人,救助金額2.87萬元,脫貧不穩定戶1戶2人,納入邊緣易致貧戶2戶11人,突發嚴重困難戶22戶114人。
精細比對“準”起來
鄉村基層工作力量是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第一線,縣醫保部門是醫保政策落實和工作推進的主責單位。積石山縣在推進基層醫療保障工作中緊緊依靠鄉村基層工作力量,主抓參保繳費、資助落實、政策宣傳,緊盯待遇享受、網絡建設、即時結報等關鍵環節,對具體任務一一細分,制定《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每個參與其中的單位和人員對照清單領受任務、各負其責、合力攻堅。
積石山縣強化“五比對五確保”數據比對機制,醫保部門與農業農村部門一月一聯動,及時發現返貧致貧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以及因病等剛性支出較大導致生活嚴重困難人口;與公安部門一月一聯動,及時發現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戶籍變動人口;與民政部門一月一比對,及時發現特困人員、孤兒和低保對象;與結報系統數據隨時比對,及時發現并重點關注突發重大疾病人員和長期慢性病人員;與鄉村醫療機構結算數據隨時比對,及時發現“一站式”結報未落實情況,跟進督導解決。
分工細、責任明,確保了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一個責任體系,保障了相關工作上下銜接、環環相扣、責任落實、有序推進。
精心宣傳“活”起來
大河家鎮陳家村村民馬索得家僅丈夫一個人在外打工掙錢,家里還有2位老人需要照料,馬索得的日常生活精打細算,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通過鎮村的持續宣傳,在生活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他們全家還是都參加了醫療保險。2023年初,積石山縣婦聯組織兩癌篩查工作,馬索得查出患有嚴重的直腸腫瘤,驚慌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醫保局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她只要參加了醫療保險,住院手術的大部分費用不需擔心。馬索得很快到了醫院接受治療,花費的7.6萬元中醫保統籌報銷4.59萬元、大病保險近1.8萬元,自付僅1萬余元。
積石山縣偏遠鄉村多、特有少數民族語言障礙等是政策宣傳工作面對的難題。為此,積石山縣醫保部門更多采用直觀易懂的形式,重點向群眾講清楚“參保如何辦、得病找誰看、病重怎么轉、報銷如何辦”等基本政策,組織開展了“醫保政策百日播報”“醫保政策進萬家大宣講”等活動,把“醫保扶貧政策25問”作為重點在州縣媒體、公眾號、微信群和鄉村大喇叭每天滾動播放,讓“醫保政策快板書”在群眾當中口口相傳。
針對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等特有少數民族老年群眾漢語基礎薄弱的實際,積石山縣醫保部門充分發揮幫扶責任干部的作用,把現行醫保政策“翻譯”給每一戶困難群眾,努力使一個家庭至少有一個醫保政策的“明白人”,努力提高群眾對政策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醫療保障工作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方面,關系著每個參保群眾的一生健康,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下一步,積石山縣將緊盯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參保全覆蓋、資助全落實、待遇全享受、結算“一站式”等核心指標,進一步提升鞏固拓展醫保脫貧攻堅成果,持續落實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和幫扶措施,依托醫保信息平臺建立常態化預警監測機制,對參保高額醫療費用支出患者進行動態監測、及時預警、主動篩查。每月定期推送給農業農村部門和民政部門,協助進行綜合研判和認定困難對象身份,及時納入因病返貧致貧預警范圍,全方位落實政策,全方位經辦服務,全方位跟蹤問效。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