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肥還田追溯平臺不光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為項目提供了數據支撐,極大地方便了后續運行。”沛科公司綠色種養循環項目管理員姜勇說。
在湖南省衡陽縣山盟村渣沖組的沛科生態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內,姜勇正在用微信小程序就一天的糞肥還田的工作量給各運輸車輛下派作業任務,而遠在幾公里外的車輛接到派工單之后,則開啟了一天的工作。
2021年,衡陽縣被遴選為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試點縣之一。三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省、市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圍繞綠色循環持續發展,在“三高三創三化”上著力,借助糞肥還田追溯平臺大膽探索、開拓創新,建機制、創模式、順市場、暢循環,獲得了豐碩成果。2021年,衡陽縣遴選出的5家第三方社會化服務主體共對接大型規模畜禽養殖場28家(年出欄生豬當量1萬頭以上),規模種植戶/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96家(戶),處理水肥57615立方米,堆肥32280噸,完成還田10.67萬畝。2022年,按照要求遴選出8家第三方社會化服務主體,共對接大型規模畜禽養殖場38家(年出欄生豬當量1萬頭以上),規模種植戶450家,處理水肥73597立方米,堆肥17262噸,完成還田面積10.23萬畝。2023年,衡陽縣從原有的8家社會化服務主體中擇優遴選出6家第三方社會化服務主體,共對接大型規模養殖場46家,規模種植戶/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466家(戶),對接的種養大戶涵蓋全縣所有鄉鎮。截至目前,已完成還田面積10.2萬畝,其中,水肥143676立方米,還田面積71838畝,堆肥19865噸,還田面積30162畝。畜禽糞污經過處理轉化形成糞肥,施用到農作物上,解決了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難題,同時提高了農田質量,減少了化肥施用,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2023年,為更進一步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高糞肥還田的監管力度,實現監管的方便快捷,增加糞肥施用的安全性,衡陽縣農業農村局引進了綠色種養循環糞肥還田的追溯系統,構建了糞肥流向全程可追溯管理機制。通過追溯系統實現糞肥來源與數量、收集處理組織與方式、應用區域與主體、應用作物與數量、補貼發放及管理、還田效果等全程監管與追溯。使各參與主體有據可循,為綠色種養循環糞肥還田工作提供信息技術保障。
此外,應追溯系統的需要,衡陽縣還為35輛綠色種養循環項目組的作業車輛裝上了具有GPS與稱重功能的車載裝置,實時記錄車輛在作業過程中的行動軌跡與重量,為每個業務單據提供真實客觀的數據支持。管理人員只需打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登陸追溯平臺,通過大數據展示頁面,全縣的糞污消納總數、糞肥還田情況、各實施主體的工作進展等信息就能一目了然。通過種養結合數據與現場實際運行情況,項目管理人員實現了對全縣項目實施單位糞肥還田工作的精準指導。“有了追溯系統,不光能讓我們實時了解工作情況與進度,還幫助我們完善了糞污收集、糞肥處理、糞肥還田的管理臺賬,讓項目開展得更順利。”姜勇說。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