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云南省河口縣蓮花灘鄉 “柑橘+”讓群眾日子更“甜”
時間:2024-11-06 00:40:43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李熙 字號:【

  桂秋時節,紅河河畔,橘香撲鼻,云南省河口縣蓮花灘鄉又迎來了柑橘成熟季。走近位于蓮花灘鄉干龍井村興旺塘小組的柑橘林,人們正忙著采摘色澤鮮艷的陳皮柑。

  近年來,蓮花灘鄉引進了2家農業龍頭企業,實現種—加—銷貫通、農戶—合作社—企業“雙綁”共贏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種植陳皮柑超過2萬畝,占全縣近三分之一。

  “退蕉還果”探新路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河口縣地處紅河干熱河谷區,過去以種植香蕉、菠蘿等熱帶作物為主,但由此帶來生態脆弱等問題,加之香蕉“黃葉病”也給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帶來嚴峻挑戰,需要尋求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在縣委、縣政府的倡導下,蓮花灘鄉黨委、政府下決心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實施“退蕉還果”行動,打造出具有紅河谷熱區特色的綠色食品品牌。

  河口縣首先在干龍井村開展試點,通過反復探索,發現陳皮柑具有采摘期長、產量高、好管理、抗擊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強等特點。以陳皮柑逐步替代香蕉、菠蘿,能被群眾普遍接受。通過幾年的接續奮斗,干龍井村陳皮柑連片種植規模達1.5萬畝,成為全鄉乃至全縣名副其實的柑橘種植核心區。干龍井村采取先行先試的辦法,第一批帶動500畝、30多戶農戶,到現在已發展到第三批,并突破了1萬畝的規模,形成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整體推進的效果。干龍井村401戶農戶中,超50%都加入了陳皮柑種植的行列,同時,干龍井村又帶動周邊的嘎馬、地古白、石板寨等村進行種植,全鄉陳皮柑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目前,掛果的已超過6000畝,每畝產值2萬元以上,陳皮柑種植戶年均增收10萬元。2023年底,干龍井村委會人均純收入約1.9萬元。

  壯大主體增活力

  蓮花灘鄉的陳皮柑種植,始于紅河四瑞農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法人代表張權林介紹,其父親張福瑞從廣西來到河口縣的30多年,前20多年都是種植香蕉,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公司2017年開始種植陳皮柑。現在,公司的種植基地發展到5000畝,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公司還辦起了加工廠。2020年,當地政府投入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6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既為公司開辦加工業提供了便利,也為村集體經濟帶來每年3萬元以上的分紅。但是,由于工廠規模較小,一天只能加工10噸鮮果,其余的鮮果只能運輸到廣西等地去加工,成本高、利潤低。張權林深感產業發展的挑戰和艱辛,決心開始探索新的發展路子,于是橘茗園農業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個占地面積15畝的更大規模加工廠在村民自己的家門口拔地而起。2023年11月24日,該公司正式成立,政府投入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296.11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場地分揀包裝房、冷庫、烘干房等。公司也投入1100萬元,用于購買烘干、分揀設備等。2023年11月,蓮花灘鄉政府將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形成的項目資產正式移交給新街社區居委會和干龍井村委會。2023年12月,公司正式投入使用,主要進行陳皮加工,并制作小青柑茶。2024年6月,村委會與公司正式簽訂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采取“固定分紅+利潤分紅”的模式進行利益分配,在確保第一年固定分紅15萬元、每年遞增0.5萬元的基礎上,公司再按年度生產、加工總利潤的10%分紅給乙方。這樣,一年下來可使村集體經濟收入凈增20萬元以上。

  目前,蓮花灘鄉已具備年加工青柑1000余噸、陳皮柑1.2萬余噸的能力,最高峰用工達到300人左右。公司贏利的同時,給群眾也帶來了科學種植的技術和實實在在的務工收益。公司最高峰用工達到300人左右。臨近的勐橋鄉勐坪村委會鄧文艷、黃秀芬慕名來到公司務工,從家中騎摩托車上班單程只需要10多分鐘的時間,非常便捷。

  聯農帶農促共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鶎狱h組織就是一個地方創新和發展的“火車頭”。蓮花灘鄉黨委書記韓智丞介紹,全鄉在陳皮柑種植的推廣過程中,基層黨組織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橋梁作用。為了滿足村民需要,蓮花灘鄉6個村委會、1個社區共48個小組,每個小組組織2~3名種植能手到公司開展陳皮加工技術以及小青柑茶的制作培訓,并優先安排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參與學習。目前,第一批培訓的50名骨干,全部成為公司的熟練工。

  干龍井村黨總支領辦合作社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熊毅,是成都理工大學畢業的高才生,2016年開始任村干部。為了適應陳皮柑種植發展需要,他帶頭成立了河口興旺隆陳皮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目前,合作社有社員139戶,其中脫貧戶61戶。他積極組織社員參加縣上開展的柑橘類栽培、修剪等技術培訓,率先建立合作社微信群,并邀請技術指導員、鄉土專家、村干部等20余人入群,及時提供栽種技術指導,發布氣象和就業需求信息,就病蟲害防治、施肥用藥給予及時提醒。合作社還種植了300畝示范基地,帶頭先行先試,供大家學習借鑒。目前,全村65名黨員中有20人成為致富帶頭人,94戶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中60多戶有了自己的陳皮柑地。

  蓮花灘鄉的鄉親們“富”起來了,蓮花灘鄉也隨之“火”了起來。一幅幅“樹樹籠煙疑帶火,山山照日似懸金”的豐收景象,吸引著八方賓客。如今,蓮花灘鄉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增收寶地,引來周邊眾多企業、合作社參觀學習。

  (作者單位: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