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產品化思維”培育“頭雁”隊伍
時間:2024-03-27 15:50:2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郝天 字號:【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自2022年起,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重點遴選優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通過“一個月集中授課、一學期線上學習、一系列考察互訪、一名導師幫扶指導”的“4個一”培育模式,著力打造一支鄉村產業帶頭人“頭雁”隊伍。要把“頭雁”項目辦好,就要深入總結近年來各類鄉村人才培訓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用前瞻性的眼光和視野做好各項具體工作。近年來,筆者直接參與近50期鄉村人才培訓的課程設計、跟班管理等工作,通過長期一線觀察,總結出鄉村人才工作相對于干部培訓、企業職工培訓的自身特點,據此提出了以“產品化思維”推進“頭雁”工作的相關建議。

  主要特點

  做好鄉村人才工作與一般意義上的干部培訓、企業職工培訓有著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培訓信息不對稱。不同于機關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廣大農業從業者長期扎根基層一線,工作地點分散,而上級通知往往通過文件自上而下運轉,很難在基層進行廣泛有效傳播,僅靠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在有限范圍內遴選學員,容易出現培訓意愿高的人不掌握培訓信息、培訓意愿低的人重復培訓等信息錯位情況,進而影響培訓質量。

  學員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業從業者奔忙于田間地頭,離開校園已經多年,平時伏案工作也比較少,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農民到學生、從農田到課堂的轉變,難度很大。同時,在紀律管理方面,生硬地執行簽到打卡、點名通報等紀律措施,往往難以構成有效約束,甚至適得其反,直接影響學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培訓內容和形式要求較高。農業從業者的技術和經驗,大都來自日常勞作中的積累,更喜歡務實管用的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授課方式。一些課程盡管理論水平高,但由于表達方式單一、互動太少,學員接受度不高,再加上組織化程度不高的特點,容易出現看手機、打瞌睡、進出教室的情況。

  相關建議

  要做好“頭雁”項目,就要站在農業從業者的角度思考、落實工作,充分調動廣大鄉村人才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切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推進“頭雁”工作應把項目作為“品牌”來打造,建立“產品化思維”,即把廣大鄉村人才當做“目標客戶”,深入了解其痛點、需求,甚至工作生活習慣,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精準宣傳,打磨課程內容、提升服務質量、樹立成功典型,讓效果經得起廣大學員的檢驗,從而打造“頭雁”項目的“金字招牌”。

  重視宣傳,打響“知名度”。從“產品化思維”的角度看,僅是“知道”并不等于“知名度”,一些學員對于“頭雁”項目并不太了解,這就需要加大宣傳。一是宣傳項目特點。“頭雁”項目重點在于“育”,關注的是學員長期性、持續性成長,宣傳時要重點強調“一對一”指導、政策扶持等突出特點,要在廣大鄉村人才中建立有效認知。二是宣傳項目定位。要突出學員選派標準,瞄準“潛在用戶”。“頭雁”項目培育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農民,而是發展潛力大、示范帶動能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要通過產業、科教、合作經濟等部門,重點向這類人群宣傳政策,擴大影響力。三是宣傳培育高校。每個省均有“頭雁”培育機構,有的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有的跟蹤指導扎實到位。要找準各高校的定位,宣傳特色優勢,幫助學員根據自身發展階段選好、選準培育高校。

  引導預期,找準“目標感”。在參加集中培訓之前,有些學員并沒有從思想上做好準備,不清楚通過培訓能解決什么問題,怎么樣才能最大化利用好培訓資源。要在培訓開始前,專門用預備會、第一課等形式,對培訓安排做好說明、預告,細致講解培訓的意義、課程安排邏輯、需要把握的重點、學習方法等等,在思想上進行“預熱”。引導學員結合自身生產實際,確定合理的培訓目標和預期,要通過學習,切實解決一些困惑已久的問題,提升培訓效果。

  直擊痛點,重視“獲得感”。結合鄉村人才“用腳投票”的特點,要把學員需不需要、能不能聽懂作為設計培訓內容的前提,用好內容把學員留在教室座位上。在課程內容方面,要做好調研,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了解當前農業從業者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尤其是著重安排政策、品牌、管理、銷售、融資等農業領域亟待提升的課程內容,引導學員建立“跳出農業看農業”的宏觀思維;在師資安排方面,摒棄唯頭銜論、唯學歷論的師資遴選方式,邀請那些經常深入田間地頭、授課方式活躍親和、學員有口皆碑的優秀師資,給學員輸送實實在在的“干貨”;在教學方式上,要把握好節奏,將課堂教授、現場教學、交流討論等豐富的形式穿插進行,關注學員的聽課狀態,使學習真正入腦入心。

  打磨細節,提升“體驗感”。做好鄉村人才培訓,不僅要靠高質量的內容,還要提升學員的情感認同,即通過把握各個環節的細節設計,提升學員的“用戶體驗”。一是拉近與學員間的距離。可以通過課間互動、參與討論、共同就餐等方式與學員打成一片,注意說話方式方法,給予學員充分尊重,在成為老師前,先成為“老鄉”,為強化組織管理打好情感基礎。二是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一對一”指導。把握好導師跟蹤指導的節奏和方式,采取電話、視頻等多種形式,增加與學員間的互動頻率,在充分了解基本情況的前提下,開展有針對性的實地指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引導學員積極參與。可以評選學習之星、全勤獎、優秀班委等獎項,也可以適時舉辦學員講堂、頭腦風暴、趣味運動會等活動,提升培訓班的溫度、熱度。

  做好復盤,增強“滿意度”。站在“產品化思維”角度做好培訓,要注重在培訓結束后,做好總結復盤,實現小步快跑,迭代升級。一是用好調查問卷。在每個培訓環節后、每次培訓結束前,組織學員對授課內容、培訓總體安排進行評價,開展班委座談會,聽取學員的意見建議。二是挖掘重點對象。對培訓期間表現積極的部分學員進行跟蹤回訪,收集培訓對于其產業發展帶來的幫助和改變,梳理總結普遍好評、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三是穩步推進“微創新”。針對前期匯總的經驗做法、意見建議,力爭每期都找準小切口,進行小幅改進、小范圍實驗,快速反饋實施效果,不斷迭代升級,由量的積累帶來質的提升。

  (作者單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