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持續深化“雙減”。隨著國家教育各項改革政策有序推進,如今許多中小學校愈發重視體育、美育等薄弱學科教育,體育、美育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雙減”政策加速落地。但是在有些農村中小學,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仍亟待完善。
“走出農村又回到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遼寧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十家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穎,對本地區的農村教育發展十分重視。通過深入調查所在縣農村中小學、農民家庭后她發現,不少小學生對唱歌、跳舞、運動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在部分邊遠欠發達的農村學校,由于教育經費投入相對較少、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施陳舊等原因,體育、美育的開展受到限制,專業教育資源較為稀缺。針對農村中小學開展相關工作的現狀,王穎希望能盡快補齊短板,縮小城鄉在體育美育方面的差距,讓農村中小學生擁有更豐富的選擇和更精彩的人生。為此她建議:
積極溝通,多方協調,形成政府、部門、社會三方合力。各級政府需加強推進力度,在藝術類教育基礎投入立項、資金撥付等方面積極爭取支持,加大項目資金投入和撥付力度,保證縣級以下農村體育、美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愛心企業、愛心團體對藝術類教育基礎投入的資金支持和捐贈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對標對表,大力投入,確保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在縣級積極投入的基礎上,國家、省市加大資金扶持支持力度,設置藝術類教育專項經費,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藝術類教育基礎設施問題,用于改善農村中小學校體育、美育辦學條件,定期撥付專項資金用于音體美專用室建設和器材配備,加大學校學生參與體育和美育活動的經費投入,確保學生能夠參加國家、省市縣舉辦的各類文體活動。
培訓提升,配備師資,加強農村中小學體育、美育隊伍建設。全面落實國家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及要求,聚焦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教育改革,以“雙減”工作,體育、美育過程性評價和新中考改革工作為契機,加大對體育、美育工作的宣傳力度,落實體育、美育課程標準,開足開齊相關課程,摒棄“唯分論”;加大中小學體育、美育教師補充力度,國家省市制定每一年招聘體育、美育教師計劃,縣以下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各學段體育、美育教師周課時量、學校班級總數、教師自然減員等要素合理配備體音美教師,減少體音美教師“跨科轉行”;加大教育培訓經費投入,市以上教育主管部門經常性組織“引進來、走出去”、“校際研修”體音美教師培訓工作,積極組織國培、省培、市級業務培訓,提升體音美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水平,建立激勵評價機制,在評先選優、評職晉級、各類活動和優秀課評選中要對農村中小學體音美教師有一定的比例傾斜和政策傾斜;進一步完善美育評價機制,充分發揮指揮引領作用,充分激發學校、教師、學生對美育的重視程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