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全國兩會期間,“千萬工程”成為熱詞,代表委員們紛紛圍繞“千萬工程”建言獻策,講述各地活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們李祖村臟、亂、差、窮,是遠近皆知的‘水牛角村’(意為沒有發展希望的村莊)。后來,李祖村成為‘千萬工程’示范點之一。我們緊抓機遇,從產業、環境、人才三方面入手,實現了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發展變化,成為共同富裕示范村和遠近聞名的‘國際文化創客村’。”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義烏市后宅街道李祖村黨支部書記方豪龍告訴記者,李祖村是“千萬工程”的實踐者與受益者。
兩會期間,方豪龍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持續深化“千萬工程”的建議》。他認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要因地制宜。要根據村莊的地形地貌、資源稟賦等具體情況決定發展方向,既要發揮優勢,也要揚長補短。必須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所蘊含的發展思路和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好農村的生態和傳統文化。同時,要培育發展好新質生產力,注重引進新事物新理論,堅持發揚勇立潮頭的精神,在鄉村全面發展中實現迭代升級。
“千萬工程”是民心工程,也是共富工程。據介紹,不久前李祖村聯合周邊5個村成立了大李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實現抱團發展。
“把農村建設好經營好,說到底還要靠人。”方豪龍說,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進程中,要堅持黨建引領,既要推選有擔當、有情懷、有干勁的農村干部作為發展帶頭人,也要為能干事想干事的年輕人在農村發展搭建好平臺。
“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年輕人來我們李祖村,為了夢想一起奮斗,一起創業,勇做‘千萬工程’經驗的示范者!”方豪龍說。據介紹,他在兩會期間還提出了《關于深化鄉村運營人才培育工作的建議》與《關于推動鄉村片區組團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張合成說,我國各地區差異大,鄉村情況千差萬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不能簡單照搬照抄,要從自身實際與特點出發,學習好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要統籌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優先抓好就近就業、公交進村、網絡入戶、衛生廁所普及等農民急需、普惠性高、兜底性強、帶動面大的關鍵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紹南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了安排,下一步我們將推進實訓產業化、農業品牌化、農文旅一體化、運營專業化。”
“黃鋪是個泥巴崗,泥土板結禾不長,三天無雨苗發黃,好女不嫁黃鋪郎。”這首民謠曾經是黃鋪村的真實寫照。多年來,黃鋪村按照“雙環并舉,環內建設美麗鄉村,環外發展特色產業”和“因地制宜,依山就勢,不搞大拆大建,整治與保護并重”的發展思路,瞄準鄉村產業、農村環境、公共服務、特色文化等方面重點發力。如今,黃鋪村已經從一個落后村,蝶變為經濟富足、鄉風和諧的“明星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說:“在深化‘千萬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的道路上,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重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探索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寧德市市長張永寧說,寧德將深化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實施“千村示范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努力提升鄉村振興特色化水平,建議支持寧德建設全國鄉村振興樣板區,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傾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